大丫鬟

242、妹妹

大丫鬟242、妹妹羽外化仙

大丫鬟

242、妹妹

王太后乘著肩輿,衣服上用金線繡的金鳳在晨輝下熠熠生光,灼的云舒眼神一顫。

她急忙收回目光,退避到一旁跪下,給太后請安讓路,可王太后的肩輿卻在她的身前停了下來。

“瞧著不似宮女,怎么大清早的在皇宮里亂跑?”

王太后略顯威嚴的話語在云舒耳邊響起,不待她組織好語言回答,之前呵斥她的寺人又尖著嗓子呵斥道:“太后娘娘問你話呢,沒聽到嗎?”

云舒聲音微抬,說:“回太后娘娘,民女受詔進宮拜見皇上,之前帶路的宮女因有事被人喚走,民女蠢鈍,走迷了路,找不到宣室殿,還擋了娘娘的路,請娘娘恕罪。”

王太后盯著云舒,心中一陣嘆氣,以為皇帝又在胡鬧,帶了外面的女人回宮。之前一個衛子夫,已讓皇后鬧到如今沒有停休,再來個女人,后宮豈不是要被善妒的皇后鬧翻了?

“你抬起頭來。”太后的聲音中已有幾分不悅。

云舒心中沒有這許多顧忌,坦然的抬頭看向王太后。

王太后打量著云舒的容貌,先前還不甚在意,看著看著卻目光一緊,凝重而仔細的又看了幾眼。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家姑娘?”王太后雖然努力平靜,但云舒依然聽出聲音中帶著幾分顫音,沒了先前那樣的威嚴。

云舒不知道王太后是善事惡,不敢牽扯桑家和平棘侯家,就答道:“民女云舒,無父無母,只是個漂泊不定的商女。”

王太后聽完更是震驚,低聲呢喃了一句,云舒沒有聽清楚,心中正疑惑,又聽王太后問道:“你今年幾歲?”

“民女今年二十了。”云舒規規矩矩的回答著。

王太后連問幾個問題,終究不淡定了,她緊緊的抓著肩輿扶手,想了想,說:“我正要去見皇上,你隨我來吧。”

王太后吩咐寺人帶路去宣室殿,云舒就在隊伍后面跟著,一面想著王太后前后舉動的變化。

因有余嬤嬤在前,王太后也是皇宮里的老人,當年與崔夫人一起侍奉先帝,自然對崔夫人的長相十分清楚。她這般打量云舒,是不是也看出些端倪了?只是不知她對當年之事,知道多少……

想著這些,云舒就有些忐忑,不知道一會兒見了劉徹是福是禍……

劉徹下朝之后帶著桑弘羊回宣室殿,還在路上就聽人說王太后帶著云舒在宣室殿等他,當下就跟桑弘羊對視一眼,心中都狐疑起來。

桑弘羊從不跟王太后打交道,不知這是唱的哪出戲,劉徹倒沒多想,只覺得奇怪,說過去瞧瞧就知道了。

到了宣室殿,劉徹把桑弘羊留在偏殿,獨個進了正殿,向王太后拜道:“母后一早怎么過來這里了?朕還打算去給母后請安的呢”

云舒就趁機給劉徹請了安。

王太后的臉色沉沉的,瞥了眼云舒,直接對劉徹說:“皇上,這個女人不能留在宮里,你快快打發了吧。”

劉徹和云舒心頭俱是一緊,云舒更是朝劉徹遞去求助的眼光。

劉徹掩住驚詫,笑著問道:“母后,這是為什么?”

王太后有幾分痛心疾首的感覺,拍著桌子說:“天底下這么多女人,你怎么偏偏喜歡上她?她跟你是決計不能在一塊的,皇上你棄了她,母后再給你找其他女子,皇后那邊,也由母后替你出面解決,只要你速速打發了她”

云舒聽了覺得可笑,原來是王太后誤會她跟劉徹的關系了,她想出言解釋,卻被劉徹擋在了身后。

劉徹目光帶笑,心中起了別的心思,就著王太后的話,說:“母后,兒臣好不容易見到一個真心喜歡的人,怎么能不由分說的就棄了?母后不喜歡她哪里?兒臣讓她改還不成嗎?”

王太后氣的腦袋有些疼了,她知道劉徹現在雖然軟言軟語的跟她說著話,但是心里最是倔強,若不說服他,他是絕對不可能聽話的。

她捏著拳頭緊了緊,對云舒和其他人說:“你們都退下”

眾人自然是屏氣凝神的退下,云舒想著王太后和劉徹的話,卻笑了起來。

在偏殿見到了大公子,大公子關切的問道:“怎么回事?太后怎么來了?”

云舒帶著大公子到了偏僻處,低聲笑道:“事情有變,那公主之位就算是我不想要,只怕也不行了。”

大公子見她在笑,心中就沒有先前那么忐忑,靜下來細細問起原因。

云舒就從早上之事講起,因為是在宮中,云舒撇去了崔夫人跟吳王的那段情事,只說跟自己相關的事:“……余嬤嬤說我長的非常像崔夫人,不用什么證據,她就已經認定我是崔夫人的女兒了。后來我走在來宣室殿的路上,撞到了太后,太后以為我是皇上的新歡,看了我的長相之后,顯得很緊張。她心里估計是起了疑心,怕皇上跟自己的妹妹發生什么不倫之事,正鬧著讓皇上棄我出宮。皇上也看出了端倪,此刻正在里面套太后的話呢……”

大公子聽完也笑了,說:“人算不如天算,竟然會是這樣。”

這個發展誰也沒料到,卻也不知事情會發展到什么方向,大公子收了笑容,靜靜等著正殿里的結果。

宣室殿內,王太后壓低了聲音呵斥道:“彘兒,你就不能聽母后一回?你若不想對不起列祖列宗,速速滅了你心里的那點心思,你跟她是不可能的”

劉徹依然笑著說:“母后言重了,不過是一個女人,兒臣怎就會對不起列祖列宗?兒臣現在一個子嗣都沒有,正是該廣納妃嬪,早日開枝散葉才是”

一聽到“子嗣”,王太后的臉色都灰了,再也按捺不住,低吼道:“荒唐,那女子是你妹妹”

劉徹瞳孔一縮,好等不等,總算讓他等到王太后的這句話了

“妹妹?母后說笑了,云舒一個商女,怎么會是朕的妹妹?”劉徹依然裝作不知。

話說到這個份上,王太后少不得要解釋清楚。

“二十年前,那時候彘兒你還不記事,想來你是不知道的。你父皇的寵妃崔夫人在七國之亂中被吳王劫走,那時她已懷有身孕,聽說她后來在宮外生了個女兒,你父皇四處找她們母女也找不見……今日我看那云舒,竟跟崔夫人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雖說沒有真憑實據,可萬一她就是當年那個女嬰,那可不是你親妹妹嗎?你又怎么能跟你妹妹做出那之事?”

劉徹聽完也吃了一驚,但他轉而笑道:“母后,兒臣有證據。”

王太后一時沒明白劉徹說的什么意思,劉徹一字一句的重復道:“朕有證據證明她就是那個女嬰”

在王太后的震驚中,劉徹把火焰胎記的事情說了。

“原本還不太確定,但聽母后這樣一說,有胎記又長的這么相似,那她定然是我的皇妹了”

王太后這才驚覺自己誤會了他們的關系,又對劉徹套自己話的舉動有些惱怒。

“皇上也太胡鬧,既然知道怎么還口口聲聲的說不能輕易舍棄”

劉徹依然沒個正經的跟王太后胡攪蠻纏道:“她是朕的皇妹,自然更不能舍棄不管前事如何,皇家公主怎么能棄于市井?待查清楚之后,自然要報于太常,早日把皇妹接回來才是”

王太后有些猶豫:“皇兒真的打算把那孩子接回宮?崔夫人當年丟的莫名其妙,這孩子不認也罷……”

劉徹表情變的嚴肅,反對道:“什么叫‘不認也罷’?是皇家的血脈自然就該有個交代,父皇找妹妹找了幾十年,朕如今找到了,也算是對父皇有個交代母后怎能說出如此寒心的話?您怎不想想,若真說不認修成君,就讓姐姐流落市井,您是作何想法?”

瞬間,王太后啞口無言了。

修成君,是王太后進宮前與前任丈夫金王孫所生的女兒,叫做金俗。在劉徹登上帝位,王太后當上太后不久,就被劉徹從民間找回,封了修成君。

對于這個同母異父的姐姐,劉徹沒有太多感情,但她是王太后的長女,她自然是心疼的,特別是王太后早年叛夫棄女,心中一直對金俗有愧。

劉徹拿她出來說事,王太后還能說什么?一個不同姓的姐姐,他尚能如此厚待,又怎么能容忍劉家皇室公主流落在外?

王太后算是默許了這件事,送走王太后之后,劉徹就讓寺人宣桑弘羊和云舒覲見。

劉徹將事情原委一說,果真如云舒猜測的那般。桑弘羊比較關心王太后的態度,聽劉徹說她允了此事,十分驚訝。

三人臉上都浮著笑容,劉徹就對桑弘羊說:“剩下的事就交與你去辦,速速報給太常,讓他們擬出旨意,恢復云舒的身份,選個吉日,去宗廟叩拜列祖,以告父皇的在天之靈”

桑弘羊兩眼灼灼,大聲的回道:“喏微臣謹遵圣意”

云舒見大局已定,便問道:“此事可否提前跟平棘侯說一說?我擔心他突然接到旨意,難以接受,畢竟他們以為我會是薛家的女兒,而且他們年事已高……”

此事已是鐵板錚錚的事,劉徹也沒什么顧忌,就說:“那你回去之后好好與他們說說,薛家子嗣的問題,他們若有另外的想法,朕可以補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