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女廷尉

第一百零九章 想法

“觀音教原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在那個王國,發展起觀音教的是底層貧困落魄的人。他們被王國本地的宗教所拒絕,不被接納,所以漸漸地有人發展了觀音教,一開始是互相抱團取暖,后來被和國王敵對的民間政治勢力利用,漸漸發展處了新的勢頭。”

“在北地的這些觀音教,說起來充其量也就是人家正經八百的觀音教里的一個小分支,可能連小分支都算不上,因為真正的觀音教其目的只是奪取那個王國的政權,打壓原來的宗教。而北地的所謂的觀音教,不僅增加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噱頭,而且他們是在謀財害命,嗜血殺人。”

這番話倒是讓人對他有幾分刮目相看了。

只是,謝明歡又問道。

“既然你知道,為什么不聯系官府?觀音教在北地肆虐,他們殺害了多少無辜的百姓,你就冷眼看著,心里難道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嗎?”

對于謝明歡的指責,男人幾乎沒有什么反應,甚至還笑嘻嘻地道:“小姐,你這可是問了兩個問題,確定了嗎?”

謝明歡目光冷然地射向他。

男子卻攤攤手,毫不在意地道。

“我應該有什么反應?心懷愧疚嗎?”

“呵呵呵,果然是富貴窩里長大的人,才會有這么泛濫的同情心。你知道活著多難嗎?我光是拼盡力氣,努力讓自己活下去,活得久一點,就已經足夠艱難了,又憑什么要去管別人的爛事?”

“他們自己愿意相信那些蹩腳的騙局,你以為你去告訴他們真相,就會有人信嗎?什么時候一個裝睡的人能夠被輕易叫醒?”

“更何況——這北地的官府,你們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有幾個是真的想要為百姓做事的?告訴他們?哈哈哈,可笑不可笑,告訴他們,怕是會轉頭就和觀音教同流合污,一塊造反去了吧!”

男人的話,說的謝明歡、齊盛等人均是面上浮出了深深冷意。只是,想要斥責的話卻又說不出口,因為心里或多或少是有那么幾分,認可他的話的,雖然這些話里,是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但人為了活下去,最基本的好像也是要先實現個人利己吧。

壓下胸中復雜的郁氣,謝明歡又繼續問道。

“觀音教中的二佛爺是什么人?”

男人詫異地看了謝明歡一眼,像是沒有想到,她竟然會知道這么多。

“嘖嘖,沒想到你們還有點手段嘛!竟然連二佛爺都知道。”

“這二佛爺,那可是個人物,手段厲害著呢,聽說還是前秦貴族出身呢,好像是個小公爺,但是在戰亂的時候上戰場,丟了一只眼睛,后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逃亡到了西邊,陰差陽錯進了那邊的觀音教。北地現在這些觀音教的教徒,都是這位二佛爺運籌帷幄,發展起來的。”

謝明歡倒是沒想到這個二佛爺的分量這么高。

她又問。

“既然如此,那觀音教里的頭又扮演著什么角色?”

男人搖搖頭。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二佛爺是管理觀音教的人,雖然他的名頭,讓人聞風喪膽,但是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他。但是觀音教上面那位,真正的觀音娘娘到底是什么來歷,我是真不知道。”

謝明歡見他神態不像是在作假,這才繼續問下去。

“觀音教殺人的事背后還有其他目的嗎?”

男人有些沒聽明白。

“什么其他目的?殺人就是殺人唄,殺人能有什么其他目的啊。”

謝明歡搖搖頭,解釋道。

“觀音教在北地一開始是單純的殺人,但是現在他們在插手政治,制造政治事件,從現在的情況看,他們之前的殺人行為,很可能具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目的,你可知道他們有什么目的?”

男人好像聽明白了,又好像沒明白,他試探著道。

“這個我還真說不好。”

“不過有件事,我也是最近才聽說的。據說這位二佛爺啊,特別憎惡女人,所以他發展的觀音教,只收女教徒,明面上說是幫助女人,其實是為了滿足他的私欲,供他殺害,但這是不是真的,我就說不清了,哦,對了,我想起來了,這位二佛爺,以前做小公爺的時候,好像是姓秦來著。”

“這條消息就不收你錢了,免費送你的。”

謝明歡朝男人點點頭,領了他的示好。

最后兩個問題,謝明歡又分別問了男人,在西域小國中是否有能夠聯系到當地觀音教的方式,還有觀音娘娘所在的真正的宗教到底是什么。

男人對這兩個問題,答起來很是輕松。

“我也是前些年去的那邊了,當時活不下去了,實在是窮,所以去找生計,確實在那里認識一些人,但他們現在在做什么,我也沒把握,已經好多年不聯系了。我可以把他們的地址和名字告訴你,但能不能找到,我不能打包票。”

“至于你說的這位觀音娘娘最開始傳播的原始宗教,源于西印度,其實這是一個講善和緣的宗教,他們的教義對教徒的要求很嚴格,要求苦修、清修,有很多戒律,我曾經在那個王國遇到過一位傳教的教徒,他面容堅毅,目光平和,是你期待的那種胸中有大愛的慈悲之人。”

“那你可知道什么辦法聯系到他們?”

男人搖搖頭。

“沒有辦法。”

“他們一般都云游四海,四處漂泊,根本沒有固定的住址,而且我跟你們說,這些人是真的有大手段,他們精通一些普通人不會也沒有的法術,能夠上天入地,推演前后命勢,很是神奇呢。”

謝明歡有些遺憾,她本來聽了男人之前的話,心中是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的,這個想法雖然有些大膽,但卻很符合眼下晉帝推行的君權神授,教化百姓的政治要求,如果能夠找到這些真正的有大慈悲的人士,來教化北地百姓,輔佐晉王,那么對于掌控北地,和南方的晉帝、太子互相配合,開創一片盛世的前景,也許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