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空間游紅樓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章

康熙一回到京城,便頒布圣旨廢黜了皇太子礽。/去看看/還沒等朝臣、宗親們從這令人震驚不已的消息中醒過神來,隨后又召了所有皇子入乾清宮,宣召曰:“諸阿哥中,如有鉆營謀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斷不容。”

不管這道圣旨是警告還是隱含著什么暗示,總之,諸位被關押了許久的皇子們算是松了口氣,至少他們沒被皇父一怒之下真的圈禁個幾年。話說,那囚禁之所對于他們這些養尊處優的皇子來說,還真是個不小的折磨。只不過十三阿哥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康熙似乎忘記了他或是對他極為不滿,其他皇子無罪釋放,而他則是被不聞不問的丟在了養蜂道。

正在人心惶惶,朝臣們夜夜不能安寢之時,康熙又下旨將一貫以嫉惡如仇、剛直不阿聞名的法海(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的老師),降職并調往他出。此時稍微精明一些的人一聯想就明了了,或許那法海此次被突然降職調任,恐怕與十三阿哥有關吧?只是不知道是學生連累了老師,還是師傅攛掇著學生大逆不道。不過稍稍聯想一番,從往常的情形來看,恐怕是學生被老師利用的可能性比較大。法海一直同大阿哥、八阿哥一黨親密,對太子向來是不冷不熱的,又極為屬意十四阿哥……,恐怕十三阿哥是被當成了出頭的椽子了!哎,可這又怪誰呢?識人不清、莽撞行事,這位向來頗受圣寵的十三阿哥并不是為君的好材料。不過也是因為此事,膽小謹慎的朝臣們暫且壓下了蠢蠢欲動的野心,能夠擁有從龍之功是很好。但也得有命享受啊,那法海可不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他們還是安分些吧。如今皇上還龍精虎猛的,惹怒了圣上可沒有好果子吃!

由于十三阿哥做的事確實不大光彩,再加上皇父似乎對他極為失望,心中的怒氣并沒有消失殆盡,禛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為他求情,要是弄巧成拙了可就不好了,還是等過段時間皇父氣消了再說吧。不過雖不能立即將弟弟從那囚牢之中解救出來,但私下里使些手段讓他舒服一些還是可以的,畢竟那么多年的父子情分。皇父也不忍心身為高貴皇子的兒子卻如階下囚一般凄慘的煎熬著。

康熙并沒有特別注意禛私底下的小動作,只是關心兄弟而已,并沒什么地方該受到指責的。他如今也沒那個閑情逸致去關注那些小細節,此時的他已經被如今動蕩不安的朝廷弄得精疲力竭了。他原以為他已經下旨警告過眾皇子了。他們在這段時間應該會收斂一些。可惜沒有想到的是。皇太子礽被廢后,太子之位虛懸,希冀儲位的諸皇子及其支持者競爭紛起。爭斗更加不可遏制,每日朝堂不是我參你的人就是你彈劾我的人,各自結納權臣,招納門客,植黨互斗。一時間竟比往常還要亂上幾分……

康熙雖是皇帝,掌握著天下之人的生殺大權。可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此時的他就面臨著這樣的尷尬。一向習慣于掌握一切權力的康熙自然是怒火中燒。可也知道此事不能太過鐵血魯莽,否則可能會弄巧成拙,給大清帶來更大的危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幾方人馬相互攻擊詆毀,朝廷一時間變得烏煙瘴氣。直到九月二十五日,大阿哥也不知是覺得自己奪嫡無望想要擁八阿哥奪儲立功呢,還是直接想陷害八阿哥,他向康熙奏稱,相面人張明德言皇八子當大貴,并說:“今誅礽,不必出于皇父之手。”

康熙頓時震怒不已,斥他“兇頑愚昧”。三阿哥祉又乘機揭發禔曾用喇嘛魘術謀害礽。康熙見差不多該出手收拾了,便下令將禔革爵幽禁,張明德等凌遲處死。剛好八阿哥奉旨查原內務府總管凌普家產后回奏,康熙稱他所查未盡,到處妄博虛名,又傳諭:如有人稱譽禩,必殺無赦。雖一時制住了幾個最活躍的奪嫡熱門人選,但大阿哥與八阿哥可能勾連的事情卻令康熙心驚不已,他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八阿哥一黨經發展到如此地步了。八阿哥是不錯,他自小的努力及長大辦差的種種表現他也看在眼里,可是這樣的八阿哥并不是他理想中的繼承人,過于仁慈的帝王并不會給大清帶來什么好處。康熙決定要將這種勢頭打壓下去,讓百官及站在八阿哥身后的勢力看清楚他的心意。于是第二日康熙又召集了眾阿哥,將八阿哥罵了一頓。

十四阿哥禎忿忿不平,上前理論:“八哥有什么錯?!您要如此對他!”接著又一串太子怎么怎么不堪,八阿哥怎么怎么賢良,總之意思就是皇太子之位非八阿哥莫屬。這番“感人肺腑”的宣言令禛及中立的重臣心里一陣嘀咕,您是嫌八阿哥死得不夠早吧?明眼人都看得出,皇上的意思就是想要遏制住八阿哥的勢頭,您這樣火上澆油,究竟是幫人呢,還是害人呢?

看著八阿哥望著十四阿哥時鐵青的面孔,眾人真相了,看來是兄弟間內訌啊!估計康熙心里也明白十四阿哥是在做戲,不過那又怎么樣呢?他需要狠狠的打擊八阿哥一黨的囂張氣焰,十四阿哥這番做戲卻是極合他的心意的,自然又是借題發揮一番,將八阿哥罵的狗血噴頭狼狽不已。只是心里卻對這個先是算計了十三,又找準機會狠狠陰了老八一把十四子震驚不已。由于厭惡德嬪的緣故,他對這個表現的率直英勇的十四子并沒有刻意關注過多少,只是知道他似乎與十三及老八他們交好,對老四向來是不理不睬的,只當他受了德嬪的蒙蔽,心中對他還是有些憐惜的。可沒想到這不是一匹資質上好的千里馬,卻是一只奸詐狡猾的惡狼……

雖斥責了幾只出頭鳥,但效果并不理想。這一番波瀾縱然令康熙膽戰心驚,怒不可遏。但迫于壓力,他不得不讓朝中百官推薦心中賢能的阿哥當太子,以減輕如今眾人擁簇八阿哥的勢頭。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滿朝文武十之八、九竟然都推舉八阿哥為皇太子!令百官推薦太子,本就是康熙迫于無奈下的決定,也是向朝臣結黨不滿的一個態度,立儲向來是皇帝的權利,什么時候輪到百官做主了?又不是皇權衰落的末朝,可是百官楞是看不清這點,或許看清了也想挾勢奪得儲位,總之,八阿哥勢力之大令康熙心驚,這已經不是他滿不滿意他做繼承人的問題了,而是這種勢力已嚴重威脅到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威脅到了他的地位。一位皇子阿哥,在朝中的人心竟比一個皇帝還大,這是想要干什么?!只得無奈道:“立皇太子之事關系甚大,爾等宜各盡詳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

十一月,御史勞之辨奏保廢太子,被奪職杖之。康熙召廷臣議建儲之事,阿靈阿、鄂倫岱、王鴻緒及諸大臣仍以皇八子禩請,康熙帝不允。他對八阿哥的處理也堅決表明了他的態度,他召集議政大臣會議,議皇八子禩謀求儲位罪,削其貝勒爵。禛雖然人緣不大好,但畢竟是除了太子之外的另一個嫡子,他又為人謹慎,萬事以皇上之命為重,所以這次也不乏幾個偏向正統嫡子的清流保奏他為太子。但跟八阿哥的如日中天相比,實在是微乎其微,自然不會引起康熙的重視。

或許是康熙這次被刺激的狠了,竟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做出妥協,復立太子,而是頂著壓力,處理了八阿哥后,宣布他心中自有太子人選,即位的圣旨已被放在“正大光明”匾牌之后,只等他退位后,自有人公布即位人選,誰要是再提立儲之事,殺無赦!

在府中也關注著此事的黛玉也挺震驚,看來歷史已經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以如今的情形來看,正史著實沒什么參考價值。她也仔細思考過,或許是如今康熙身體健康,心有余力也足,自然不會像歷史上那般輕易妥協,他本就是一個極其高傲的人,怎么可能那么輕易的就被人牽著鼻子走?不過如此也好,這樣的話,她或許就能過幾天安穩日子了吧?太子沒被復立,自然跟八阿哥一黨就少了些爭端,而禛這個明晃晃的太子黨骨干,自然也就不會被人明里暗里的算計了。不過也不一定,要是太子黨殘余勢力群龍無首,轉而支持禛呢?畢竟禛這些年來的表現可不錯,做事踏實效率也高,還深受皇上信賴,再加上作為唯二的一個嫡子,自然有資格坐上那個位子。要是真如此的話,她的夫君豈不是要被人趕鴨子上架?黛玉腦中自然顯現出一幅滿臉無奈的禛,被一群跟打了雞血似的朝臣追著趕著往龍椅上推的畫面,頓時有些囧了,要不要那么悲催啊,他要是有一絲心動,順勢登上皇位的話,等以后經歷雷劫之時,不被劈成灰才怪!(。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