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西州豪杰_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03章西州豪杰
第203章西州豪杰←→:
中平三年(186年)十一月。
破虜將軍董卓與左中郎將劉備合領五萬人馬進擊涼州。
大軍兵分四路,但目的地都是同一處——涼州金城郡。
按計劃,董卓領主力部隊三萬,沿渭水向西,先入隴西襄武、臨洮等縣,隨后走狄道向北進攻金城。
董卓故鄉就在臨洮,無論是人面還是地形都極為熟悉,他會先收復隴西,控制隴道,然后集所有力量一舉平定盤踞于金城的叛軍。
劉備則不進隴西,而是帶本部精兵以及三輔各部郡兵共計一萬余人進駐天水,控制冀縣、上邽兩地,保障大軍糧道。
待董卓收復隴西控制隴道后,劉備便將從南安獂道向北進擊金城,形成夾擊之勢。
屯騎校尉鮑鴻、步兵校尉毌丘毅等人為側翼偏師,從北邊安定郡走六盤山小路進軍,在支援大軍的同時防止羌人復亂。
這是很嚴謹的作戰方式,先守住交通要道,不給敵人出奇謀的機會,再不斷擠壓敵軍活動空間尋求正面決戰。
幾路人馬各司其職,最終將合圍于金城郡榆中縣。
這是以正戰破敵,堂堂正正的打法。
此外,北軍中候鄒靖、射聲校尉馬日磾等部作為后軍,留守美陽、陳倉等渭水沿線重要城關,保障軍需供應。
如果簡單點描述……
主教練張溫無法掌控更衣室,且戰術水平拙劣,在大漢西部冠軍聯賽中連戰連敗積分墊底,目前已經下課。
現在是核心球員董卓和剛從河北賽區轉會而來的劉備一起制定戰術。
董卓負責組織進攻,前鋒是郭汜、牛輔、華雄,董卓本人擔任前腰。
劉備擔綱后腰負責攻防銜接,中場中路還有現任扶風都尉李傕領銜的三輔郡兵。
鮑鴻、毌丘毅是邊后衛,馬日磾等人是拖后中衛,鄒靖是守門員。
原本這套陣容還有個中場袁術,但袁術回雒陽控告主教練去了,又錯過了本輪聯賽。
為了調度糧草,劉備比董卓晚出發幾天,隴道路遠,劉備押著糧草走得也慢,進駐天水時已是十一月中旬。
劉備率本部五千精兵駐于冀縣。
三輔郡兵合計也有五千人左右,共六部,以扶風都尉李傕為首,駐于上邽。
冀縣是西部咽喉要地,能控扼隴山各處要道,是大軍的進退根基。
上邽是隴右三郡的門戶,也是最重要的水陸通道。
這兩地已經沒有了地方部隊,兩縣豪族之前見了董卓大軍后便開了城,看起來并沒有對抗朝廷的意思,但也沒有提供任何支援……
很顯然,這屬于墻頭草,叛軍來了他們肯定也會開城的。
但只要他們不支持叛軍就行,做墻頭草也是為了生存,可以理解。
大軍進攻時,最重要的事其實是防守。
其實所謂的攻防都是隨時會改變的,兩軍交戰,都是在攻擊敵人弱點的同時保護自身弱點,大多數時候比的都是誰的破綻更少,以及誰更能抓住機會。
打仗是沒法做加減法的。
己方圍攻對手球門連射二十八腳不進球,結果對手一個快速反擊直接單刀破門,這種情況很常見。
這場仗是否要全面進攻,以及何時全面進攻,取決于董卓是否能快速平定隴西郡。
而董卓能發揮多少能耐,則取決于劉備這個后腰的防守組織是否給力。
只要劉備能守住冀縣、上邽兩地,并截斷隴道,不讓叛軍有機會繞路劫糧,董卓就能心無旁騖的全力進攻。
這算是董卓和劉備之間的相互信任,董卓把后路交給了劉備,而劉備把前途交給了董卓。
若是這一仗戰敗,劉備擅自鼓動全軍出戰,肯定是要負責任的。
為了確保萬全,劉備讓關羽張飛各領了千余精銳入隴道索敵,并讓李傕帶兵北上,打算封住略陽古道。
略陽古道是秦朝時的古隴道,路線呈“九”字形,西通南安,北連安定,南邊的兩個路口一個通往冀縣,另一個通向陳倉。
“九”字的十字路口,便是有名的街亭(街泉亭)。
李傕是北地郡豪族,早年在皇甫嵩手下當過郡吏,但此時他不是任何人的部將,而是正經的大漢官員,右扶風都尉。
劉備監三輔,李傕直接受劉備節制,表現得相當配合。
三輔郡兵中,也只有李傕的部隊稱得上精兵。
李傕本部有一千二百人,其中大半是騎兵,且一看就知道全是久經沙場的老兵。
不過……李傕走的是這年頭的豪族傳統路線,他的部曲其實是用劫掠養出來的。
也就是出征必賞,逢戰必劫,破城必掠,用財貨與殺戮換來部下的戰斗力和忠心聽令。
這不是什么特殊情況,因為絕大多數豪族武裝都是如此,這也是成本最低的換取軍心士氣的方式。
反倒是劉備這種講究軍紀的才屬于例外。
劉備知道自己沒法改變這種天下通行的統兵習慣,只能約束自己的部隊不要墮落,即便這需要投入幾倍的成本和精力。
讓李傕出外封鎖街亭,也是為了避免上邽城里發生劫掠之事——天水、隴西等郡本就因為張溫戰敗后劫掠而心向叛軍,要是再多刺激兩下,說不定原本的墻頭草也得變成叛軍,那可就真沒法打了。
李傕的部隊軍紀不咋地,但行軍效率確實很高,剛出外三天便回軍來報:“劉督軍,略陽古道已有賊人駐軍,至少五千人以上。”
“賊人駐軍于街亭還是略陽城?可知是何人領軍?”
劉備看著董卓給他的手繪地圖,轉身問李傕。
街亭西南不遠就是已經廢棄的略陽古城,但董卓給的地圖過于抽象,只有地名,完全沒標注地貌環境。
“在略陽舊城,堵住了大道……應該是韓遂的人,還有一些雜羌,看起來或有繞道襲陳倉之意。”
李傕上前指著地圖,用手指畫了兩條彎曲的線路:“若賊人沿此道南下,可出于陳倉北部……若我等回援陳倉或是出兵別處,賊人便可直接南攻冀縣。”
很顯然,李傕是比較熟悉環境路線的。
“既然如此,那便應該快速進軍擊破賊人……李都尉可有良策?”
叛軍會在略陽古道駐軍并不意外,只要叛軍有知兵之人,便一定會封鎖隴道。劉備來此本就是為了清理并控制隴道,只是看要怎么打而已。
“略陽古道狹長,大軍難以列陣,若正面攻敵,恐難速破五千賊人。”
李傕指了指冀縣:“不如請督軍領軍出外誘敵,使賊人來攻冀縣,我從陳倉繞道截其后路,前后夾擊?”
劉備點頭,但隨即又皺眉搖頭:“此計是好計,但如今郡內各家恐有通敵之人,無論帶兵去哪個方向,恐怕都很難瞞過叛軍耳目。”
“既然郡內各家可能通敵,那不如驅郡內豪族去略陽道,正面破敵……”
李傕張口就是驅人當炮灰。
趙云在劉備身后聽得直皺眉。
劉備搖著頭笑了:“我等是來平定涼州的,不是來禍亂涼州的……李都尉,我可不是皇甫嵩。”
李傕抿了抿嘴,嘆了口氣:“既然督軍不允,那便請督軍下令吧。”
“李都尉和我吵一架如何?一會兒你我出去,你可大罵我劉備不通軍略……罵得越難聽越好,得讓縣內的閑人聽見……”
劉備看著李傕交代著。
“這……對督軍不敬,不太好吧?”
李傕有點猶豫。
“我會拔刀欲殺你……你可以和我互砍一刀,然后逃奔出城,領軍與我對立。”
劉備把后續一并說完,看著李傕:“我一路追殺你到蘭干,遠離冀縣,與你相互攻殺。這天水郡很多人心向叛軍,必然有人將此事告知韓遂,我就不信韓遂能忍得住。”
“督軍是要演戲誘敵啊……”
李傕恍然大悟:“傕領命……劉備!你個無能之輩,你是要害死我等……咳,督軍,這樣行不行?”
“……行……可這地方旁人聽不見啊,你得出去罵……”
劉備有些無語,這李傕還挺耿直,說罵人就罵人,可這官廨里除了劉備就只有趙云了,罵給誰看啊?
街亭。
韓遂正在此處駐軍。
但與李傕之前探到的情況不一樣的,韓遂帶來的部隊遠遠超過了五千人……
“文約兄,天水有變!”
有人正在向韓遂說起冀縣發生的事。
前日,李傕在縣官廨門口和劉備因‘軍略不合’大吵一架,兩人拔刀相互威脅。
劉備說李傕不服號令,李傕稱劉備不通軍略。
隨后兩人動起手來,舉刀互砍,幸好都被各自的近衛抱住。
劉備揚言要殺李傕,李傕領兵出外,不服號令。
劉備帶兵追擊,在蘭干縣附近攻擊李傕部,兩邊打了兩天了。
“竟有此事?那劉備看來不能服眾啊……”
韓遂想了想,問前來報訊之人:“壽成,郡內可還有其它軍隊?”
來找韓遂的是馬騰,目前天水蘭干縣的黑社會大哥。
馬騰其實是扶風茂陵人士,但其父馬平曾任蘭干尉,馬騰也就在蘭干當了黑社會。
“我馬家部曲算不算?”
馬騰笑道:“董卓入了隴西,劉備在天水與李傕相攻,冀縣無人把守……那劉備還試圖征騰助戰,騰已經應下了。”
“若是如此,那便該速取冀縣,若能斷了董卓糧道,或可驅董卓與北宮伯玉相攻。”
韓遂朝馬騰拱了拱手:“壽成可愿與我同去冀縣?”
“劉備大軍駐于蘭干附近,我若動兵,恐劉備察覺。”
馬騰搖頭:“文約兄自去取冀縣,騰在蘭干盯著劉備。若文約能挾糧道逼迫董卓,便可趁此驅董卓殺北宮伯玉與李文候……文約兄也就不必做賊了。”
“多謝壽成來告!”
韓遂也不再猶豫,起身招呼部曲:“出兵!”
成公英抱拳領命。
不多時,上萬大軍從街亭南下,直奔冀縣。
但是……
韓遂的部隊剛出略陽古道,便有另一支騎兵快速進了山道,直奔街亭。
冀縣城外,韓遂看著緊閉的城門,有些猶豫。
“主君,城內未見兵士,我等不攻城嗎?”
成公英在旁邊問道。
“若是冀縣無人駐守,那就不該關門……縣內之人向來搖擺不定,怎會拒我大軍?”
韓遂搖頭吁了口氣:“你領步卒在此盯著,不要攻城……我領騎軍去蘭干看個究竟。”
城里確實是有兵的,但不多,只有張飛領著的千余人。
正如韓遂所說,若是縣里沒兵,這城門肯定會開著,冀縣各家無力阻止朝廷大軍,但也無力阻止涼州叛軍,誰來都得開門的。
張飛正站在冀縣城頭扒著城墻往外看:“這么多人都不攻城的嗎?這涼州叛軍不會這么沒膽吧?”
但韓遂不攻城是正確的選擇。
有上千精銳把守的縣城,一時半會是不可能被攻陷的。
此時,蘭干縣外對峙的戲碼已經進行到了第四天。
但實際上雙方只有千余人在此打著各自的儀仗,營房和灶火倒是沒減少。
就連劉備和李傕都已經沒在這兒了……
領著騎兵去街亭的就是李傕。
而劉備,此時已在蘭干縣內。
馬騰剛回到縣里,就發現自己出不去了。
劉備接管了蘭干縣的防務,并將馬騰這個蘭干尉強行征召到了軍中。
“備早就聽聞西州豪杰馬壽成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劉備看著有點懵的馬騰拱手笑著:“不知壽成兄可愿與備一同討叛啊?城外叛逆甚多,正是豪杰建功之時……”
“馬某位卑職輕,微薄名頭怎能入劉將軍之耳?”
馬騰身長八尺,比劉備高了四寸。
見劉備主動行禮,馬騰微微躬了躬身,發現還是不夠低,索性下了步臺階,這才仰視劉備:“將軍所言叛逆,可是那李傕?”
“不是,城外叛逆是那韓約……嗯,他現在叫韓遂,同為西州豪杰,壽成兄當比我熟悉他。”
劉備看著馬騰,又問:“壽成兄,你覺得韓遂會來襲我大營嗎?”
目前劉備的大營就在蘭干縣外十余里,站在城頭上能遠遠望見營房升起的煙。
馬騰頭上見了汗:“應該不會吧……”
“可他已經回不去了啊……街亭已有李傕駐軍,韓遂退路已斷,要么攻陷冀縣,要么襲我大營……”
劉備說著又盯著馬騰的眼睛:“要么,來這蘭干縣找他好友……壽成兄,你覺得他會怎么選?”
馬騰沉默了一會,突然拱手道:“韓文約實乃被迫附逆,他也想除掉北宮伯玉!若劉將軍給他個機會,他必能取北宮伯玉和李文候之首級獻與朝廷!馬某愿去說服韓文約不與將軍為敵!”
“不是不與我為敵,而是不與朝廷為敵……有勞壽成兄了……”
劉備指了指城門外的一處山林:“不過,你得快一點,我覺著那韓文約就快踏入吾弟關云長的伏擊區了……”: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