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第214章 自己審自己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第214章自己審自己_wbshuku

第214章自己審自己

第214章自己審自己

“使君,平原王府控告張司馬之事……該當如何?”

趙霖找到劉備請示:“此事若依法而辦,則不合公義。若以情理辦,則不合法度……”

劉備也覺得棘手——這案子其實不是小事,這是平原人故意給自己上眼藥。

對于現在的劉備而言,這事其實比打仗更重要。

因為這案子無論怎么判都會引人非議。

如果判張郃及其族人有罪,無論罪大罪小,都會讓自家部曲不安,也會使將來招攬人才時障礙重重。

如果單判張郃族人謀逆,張郃就必死無疑。

如果想讓張郃脫罪,那就必須使其與族人分宗——但這是個更大的坑。

劉備自己家分宗可以自己說了算,這只算是開枝散葉,但若是要求別人家分宗,無論出于什么原因,那都是妥妥的暴君行為。

這片土地上宗族就是一切,只要稍微被人斷章取義,劉備會成為所有宗族堅決抵制的對象——無論宗族大小,無論貧富,無論階級,所有宗族都會極其在乎此事,而且越窮越在乎。

從陶丘洪的路數以及曹操在濟南的遭遇就能明白,青州士族剛好就是最擅于傳播名聲和潑臟水的。

同時,這事是劉備到了青州之后的第一個案子。

身為刺史,這第一個案子必須秉公處理,否則就別想正常治理青州了。

在任何時代都一樣,作為空降的一把手,這第一把火是不能出差錯的,如果燒不盡障礙荊棘,那就會燒得滿目瘡痍寸步難行。

而且,此事其實是劉備自己的責任。

這件事看起來像是個小麻煩,實際上卻是劉備團隊的巨大漏洞——制度缺失。

以前是初創階段,可以用情義管理兄弟們,屬于黑社會山頭性質,隨便一些也沒什么。

而現在,自家團隊規模已經不一樣了,辦事得有制度有條理,也就是“綱紀”。

雖然劉備手下的人品行大多值得信任,但品行再好也會受人拖累的,關羽趙云等人的道德品質堪稱天下楷模,但照樣會犯法的。

此時,張白騎將賈詡護送到了平原。

“合在一起不好處理……那就分開來辦。”

賈詡得知此事后倒是很快有了主意:“那劉平不是告了三個罪狀么?此三罪不該合審,當分離開來各判各的。”

“若是單審,張家族人隨王芬謀逆之罪就會落定,那雋乂便會連坐入罪了。”

劉備當然是想過這種處理方式的。

“分開審,那自然該從小案審起,怎能一來就審謀逆大案?謀逆之案是要發往雒陽的……”

賈詡搖頭笑了:“謀逆、殺人、侵占……侵占公產是最清楚明白的事實,當然應該先從最清楚的事開始辦。而且……屬下之過,皆罪在其主,上有令,下執行,總得先審主犯,再判從罪啊……”

劉備眼前一亮,任用賈詡為治中從事,讓賈詡負責此事。

別駕和治中兩個職務合稱“綱紀”,別駕總攬綱略,治中把控細紀,是刺史手下地位最高的兩個僚屬。

簡雍目前的核心任務是安置十萬民眾。

賈詡便留在平原輔佐劉備主持政務。

而張郃被劉備派去打通龍湊渡口了,要趕緊與黃河南岸的關羽張飛會合,這個當事人現在沒空參與控告他的這個案子……

劉備要開堂公審了。

平原縣新設了開放式的公堂,縣官署的圍墻被劉備派人拆掉了,并將官署西側的縣丞衙署改成了刺史決曹司。

趙霖帶了些人手在平原縣內敲鑼打鼓,召集平原各家士人圍觀公審,而且還邀請了平原王前來觀政。

平原王名叫劉碩,是桓帝劉志的親弟弟,其實算是個本分王爺,一直很低調——不低調不行,勃海王劉悝前車之鑒擺在那兒呢……

舉告張郃的劉平便是平原王府的人,但不是平原王的親屬,而是王府郎中令。

這不是朝廷任命的官,而是王府內官,在王府的地位大概相當于印度丐版光祿勛,掌管王府禁衛。

王府本身是沒有兵權的,禁衛軍限額一曲(兩百人),平原王府的郎中令只能管著二百來個禁衛,而且這些禁衛是不允許裝備鐵甲的,實質上算是家仆。

王府禁衛也被俗稱為‘錦衣衛’,但這不是美稱,主要是因為不允許穿鐵甲,朝廷有錦衣配額以保持各諸侯王的皇家體面形象,平時禁衛是穿錦衣執勤的。

郎中令這種王府內官也算是錦衣衛指揮使了……

但實際上這只是家臣而已,并不是官,而且通常是國相門下的家臣——國相才是掌管諸侯國實權的朝廷命官,王爺只是傀儡而已,除了地位比較高之外,與一般豪族沒多大分別。

不過,前任平原國相早在青州黃巾復起之初就已經跑路了,縣令職務更是一直賣不出去。

之前陶丘洪是平原士族領袖,而現在陶丘洪死了,平原國大部分地方又有黃巾,國相縣令又沒有,平原王府反倒是成了士族們的主心骨。

這‘錦衣衛指揮使’劉平,實際上代表的是平原本地的士族。

公審當日,沒了圍墻的刺史決曹司被圍得水泄不通。

剛上堂,劉備便很自覺的站到了堂下:“備出使青州,本當保境安民,但備御下無方,以至部屬行為不法,此皆備之過錯。臣下之罪,皆罪在備身,備自領訴狀!”

平原王劉碩坐在公堂主位,本來還打算謙讓一番讓劉使君坐到中間去,結果聽聞此話一下便傻了眼。

左右一看,賈詡坐在賓位,趙霖手里拿著筆在記錄文書,這倆倒是正經在判案的樣子……

可劉備喊了升堂站在堂下右側沒動……那地方是被告的位置。

原告位置站著劉平。

劉平也已經懵了,啥情況這是?

“本案有三,先斷其一,乃堂下劉平狀告張郃侵吞公產之事。”

賈詡見平原王沒敢說話,站起來充當了主持人:“此事已經查證,乃使君劉玄德下令,讓別部司馬張郃擇地安置部曲及其族人,張郃乃奉命而為,此罪確實當訴劉使君。不過……按律,州郡下官無權訴訟使君……”

“除刺史外,無人能訴本使,因此本使以青州刺史設堂,訴訟自己!”

劉備點頭接過話來:“備未經朝廷公議,擅自下令部曲取逆賊家宅田產安營,此事雖乃軍務慣常,但確有目無規程之罪……備認罪!趙決曹,備無視朝廷規程,此罪按律當如何判決?”

除了賈詡和趙霖之外,誰都沒想到,劉備開堂公審居然是要自己審自己……

劉平向劉備狀告劉備的手下……

而劉備自己開堂審自己……

這事可就新鮮了,平原士人們一下子就精神了——雖然是看熱鬧,但這種事真沒見過啊,起碼能吹好幾年。

趙霖起身,拿起簡牘直接念:“官員無視朝廷規制者,當以瀆職論處,需入京論罪。”

“備奉詔平定青州,若青州未定便歸雒陽,那也是瀆職之罪,不能因同罪而廢王事……請問大王,備當如何決斷?”

劉備拱手問堂上坐著的平原王劉碩。

劉碩哪兒知道該怎么辦啊,他現在滿腦門子都是問號……只好說:“孤不通法家,此事還請使君自行決斷。”

“既然如此,那便是備領受王事卻輕慢無綱,應罪加一等從重處置……趙決曹,瀆職之罪加一等當為何罪?”

劉備又給自己多加了個罪名。

“此為怠慢王事,乃失政誤師之罪,應判流放。”

趙霖繼續照著簡牘念。

“好,那就這么判!青州刺史劉玄德令部曲強占叛賊田宅,視罪為怠慢王事,著判流放盧龍塞謫戎戍邊!”

劉備一副鐵面無私的樣子,問在場所有人:“張郃乃備麾下司馬,其行皆備所令,備此自判,諸君可有異議?”

盧龍塞已經是最危險的戍邊地點了,這判罰僅次于死罪,不僅屬于秉公處置,而且還是罪加一等,誰都無話可說。

見無人回應,劉備又問原告劉平:“此判原告可有異議?”

這都自己判自己流放了,誰還能有異議啊……劉平搖著頭,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平原王劉碩并不知道盧龍塞現在是劉備的地盤,甚至覺得劉備判得有點苛刻了,當堂求情:“使君何必如此,若使君自判流放,豈非仍是荒廢了青州之事?”

“那沒辦法……律法就是律法,同罪不廢王事,但慢君之罪明顯高于瀆職,按律必須這么判。總不能因備持節平叛就可以隨意作奸犯科吧?”

劉備搖頭說道:“大王不必為備說項,備向來功過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備自己也當守此綱紀。平定青州黃巾之事便請諸位賢才代勞……”

這下子沒人能說什么了。

隨后劉備畫押定案:“如今侵占公產之罪已罰落,此案既然諸位皆無異議,那便如此決斷,著立刻將刑徒劉玄德發往盧龍塞……備領罪!此案就這么結了!”

這話說完,在場士人們如夢初醒,幾乎所有人齊聲拒絕:“使君不可!”“不可結案!”

劉平是叫得最大聲那個……

是啊,誰敢因為這種事把劉備擠兌走啊?

劉備自己審自己,審得公正嚴苛,這事必然會傳遍天下。

即便平原士族不傳,賈詡和趙霖也會傳,跟隨劉備來平原的那十萬民眾也會傳,這事是藏不住的。

若劉備真的去發配邊疆了,在場所有士人從肉體到名聲全都保不住啊!

所有人都會認為是平原士人逼走了一個清正的好官,且不論劉備手下的兵馬,單單是跟隨劉備來平原的那十萬民眾,也必然會把整個平原縣的士人全部生吞了的。

而且最可怕的是,死了都得留個萬世惡名……

雖然他們沒有攀誣劉備,但有了劉備這一出自己審自己,先把自己是個恪守律法的清正形象定下來,而且給了個高效自發傳播的場景……

這樣一來,任何人都會覺得這事是平原士族攀誣良善,甚至逼得天子使臣自行流放……

那上到平原王劉碩,下到所有平原士族,多半全都會被視為不服王化有意謀逆……

再隨便聯想一下平原目前的情況——諸侯王、士族、叛軍……這個組合意味著什么?

王芬謀逆案就在眼前,也是同樣的組合……而且王芬本人都還在平原監獄里蹲著的。

誰敢讓劉備領罪?

“哦?諸位不愿以此結案?不知諸君可還有其他事狀訴本使?若是有,請在此公堂一并舉告……備之部曲皆奉備命而為,凡部曲之罪,皆罪在備身,備一并領受!”

劉備轉過身,又朝平原士族們拱手。

嗯?一并舉告……

這玩意還能告么?

告個張郃侵占公宅都搞成這個情況了,要是再提謀逆之類的事,那指不定會搞成什么情況呢……

劉備要是不松口,真要是領了罪,那平原士族全得完蛋,這時候誰還敢告?

劉平倒是聰明,聽出了劉備言下之意,立刻躬身行禮:“平之前毛躁不查,上了訴狀,今日得見使君律法森嚴,此必是平誤訴不查,平請當堂撤訴!撤訴……”

“原告要撤訴?那……謀殺士人之案呢?還有謀逆大案……”

趙霖起身問劉平。

“一并撤訴,一并撤訴……平定有失察之處,請諸君諒解,平愿以誤時之罪請罰勞役……”

劉平顯然是很懂律法的,趕在結案之前撤訴,這就不算是攀誣——當然,劉平本來就不是攀誣。

沒人告了,劉備也就沒了罪,劉備沒了罪,平原士人才有活路……

只是查案審訊耽誤了各級官吏的時間,耗費了公務人員的時間和人手,可能會罰款以及處罰勞役——但一般不會真罰,因為這年頭講究個德治,官員考績是訴訟越少政績越好,州郡通常都是巴不得撤訴的。

其實現代也一樣……都是能調解就調解,撤訴向來都比上訴容易,反正是“雙方認可協商解決”的。

“既然原告撤訴,那本案便到此為止……此案已結!”

宣布結案的是趙霖:“決曹司常設于此處,本司所有案件皆公開審理,往后若有官吏不法之事,皆可前來舉告……”

借著此事,劉備在平原有了極其響亮的名聲。

雖然這事在士族們眼里像是作秀,但了解劉備的人都知道,如果劉平不撤訴,劉備是真會自己把自己發配到盧龍塞的……

反正盧龍塞也是自家地盤。

而平民們就沒有那么多想法,他們只知道這是普天之下唯一一個自己審判自己的官……

劉備的部下也沒那么多想法,他們只知道劉備是在幫張郃扛罪名。

畢竟大家都清楚,張家族人謀逆暫且不論,至少張郃強占陶丘洪的田宅確實是草率了些。

張郃本人沒有過多的在劉備面前感恩戴德,他也算是老兄弟了,知道劉備不喜歡這套。

但張郃打通龍湊渡口之后,立刻與河間鄚縣張氏分了宗,也成了獨門獨戶。

隨后不久,賈詡開始主持頒布各項辦事規范和章程。

比如什么事應該有哪些流程,不合規程要怎么彌補,若無法彌補要怎么處罰……甚至在哪些特殊情況下可以不按標準規程特事特辦都有規制。

賈文和并不僅僅只是個出主意的謀臣,他是真能制定具體細則的,把規范做得很細。

從治政到治安,從財權到民權,從門下僚屬到各司曹掾……全都分開列出了章程,并陸續與簡雍、趙霖等人一同補修。

而且,賈詡還把財政章程交給了左沅……

但賈詡并沒有改變軍中的規程。

劉備問賈詡為何不定軍規,賈詡說:“臣雖懂些軍策,但卻不擅治兵……戎祀之事,還請主君自決。”

劉備算是服了,這賈文和確實會謀身,從來不碰風險大的事兒。

劉備只好把軍法之事交給了趙云。: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