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池生春

第637章 ·氣魄

第637章·氣魄第637章·氣魄←→:sjwx

康通渠嚇得不輕,他雖然是一鎮總兵,掌握一地兵馬,可是面對蕭云庭這級別的人物,他實在是不敢輕易下任何的決定。

所以他吞了口口水:“殿下,臣,臣先上一封奏章,快馬送到京城......”

你要冒險那也不是不行,但是總得跟你爺爺說一聲啊!

否則但凡是你少了一根頭發,那他們這些人豈不是全都得給你陪葬?

“來不及了。”蕭云庭面不改色,冷冷的說:“等你送奏章上去,通政司再議論一番,而后還要送到內閣,最后再送到本王皇祖父跟前,到那時候,什么事兒都耽誤了。”

康通渠終于察覺到了這位太孫殿下的強勢。

他張了張嘴:“殿下,這件事非同凡響.......”

“若是不非同凡響,那又何必要找你?”蕭云庭深深地看著他:“一地總兵,這點建功立業的魄力都沒有嗎?”

青鋒和霖海幾人連帶譏誚的看著面前的人。

康通渠被看的面色發紅。

什么意思啊太孫殿下這是?

這若是自己不跟著干,那就是沒有魄力啦?

一個武官,若是真的被打上了沒有魄力的烙印,那他以后還混不混啦?

他深吸了口氣:“聽憑殿下吩咐!”

蕭云庭嗯了一聲,俯身在輿圖上畫了三條線,而后指著其中一條:“放出消息,就說本王會帶著扎爾脫不花從這里經過,前去大同,問罪楊清善!”

他是帶著最大的人證的。

扎爾脫不花既是能證明楊清善罪證的人證,同時還是瓦剌王庭的三王子。

不管是楊清善還是瓦剌王庭潛伏在大周的人,都絕不會坐視不理。

這個圈套,哪怕明晃晃的圈套,他們也得往里鉆。

康通渠也是帶兵的人,一眼看過去就明白了蕭云庭的用意。

他在心里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一時之間手腳都有些沒有力氣:“殿下,太過冒險了!!這里正是前些時候最多瓦剌騎兵聚集的地方,至今仍有許多散兵游勇在游蕩!”

“對!所以我走這里,才能更有說服力!”蕭云庭不容置疑的看著他:“你帶著五千兵馬,本王這里給你兩千人,這一次,讓他們有來無回!”

哪有那么簡單?!

康通渠這回真的是受不住了,也顧不得現在面對的是最尊貴的太孫殿下,他嘴唇干澀的看著眼前的蕭云庭:“殿下,您可知道,一個瓦剌騎兵,抵得上咱們十個!咱們就算是有七千人,又能有什么用?”

而且若是真的按照蕭云庭所說的話,楊清善是內奸,那么楊清善就絕不可能增派援兵。

到時候怎么看都是個死啊!

蕭云庭面不改色,對著青鋒挑了挑眉。

青鋒立即走出來,然后打了個呼哨。

隊伍中便又走出三個士兵,一起扛著一把長型的火銃模樣的東西。

康通渠一時有些茫然:“這,這是何物?”

一句話還未問完。

青鋒已經揚手,一個人便開始裝填彈藥,而后猛的扣動了開關。

隨即康通渠只覺得轟隆一聲,一陣巨大的黑煙冒出來之后,他的帳篷被轟出了一個洞,他傻眼了,意識到了什么,急匆匆的跑到帳篷外頭,而后便忍不住呆住了。

正前方原本是有一棵兩人合抱那么大的樹的,此時那棵樹已經攔腰折斷,枝葉亂了一地。

康通渠目瞪口呆,隨即猛的轉過頭看著蕭云庭:“殿下!工部是何時......”

何時造出這么厲害的火器的?!

蕭云淡淡的說:“這樣的火銃,孤帶了兩千!”

這就是永昌帝寵愛自己的孫子了。

工部原本研制出來的給三大營的火器,永昌帝先給了自己孫子的近衛,好保護自己的孫子平安。

康通渠倒吸了一口冷氣。

怪不得蕭云庭敢把步子邁的這么大了!

他正要說話,蕭云庭卻又忽然露出袖子,而后輕輕一動,一柄鋒利的袖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擊破了桌上擺著的酒甕!

康通渠的眼睛都亮了!

好東西,都是好東西啊!

但凡是他們邊關的將士們能有這樣的好東西,怎么可能讓那些瓦剌人這么放肆!

欺辱他們的百姓,找上門來欺負人?!

他渾身都忍不住激動的顫抖起來。

而后大聲說:“好!殿下,臣跟著您干!”

拼了!

說不定就能拼出一場從龍之功呢!

他家祖墳說不定也能冒青煙,混到一個免死金牌呢!

蕭云庭輕輕的笑了笑:“好!既然如此,那就勞煩你了,康大人,你這里必定也有楊清善的細作,我相信你也有法子讓他們傳出你想傳遞出去的消息。”

康通渠此時還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當即就重重的點頭。

蕭云庭面色淡淡:“好,那你傳遞出消息,就說你會陪著本王,帶兵去生擒楊清善,為我外祖父正名!”

有人證,又帶著大批的兵馬。

楊清善除非是想坐著等死,否則就一定會出手反擊。

蕭云庭等的就是他動手。

他才不會讓扎爾脫不花的那些證詞先送到內閣去,讓三司會審,讓那些人去慢慢的按照流程給楊清善定罪。

元元說的對。

遲來的正義雖然也是正義,但是對于受罪和被冤枉的當事人來說,這樣的正義,已經沒有任何值得安慰的價值了。

什么是正義?

正義就是,你做了壞事,那就以命相抵!拿命來換!

康通渠渾身發涼,答應了一聲之后就看著蕭云庭:“那殿下,到時候危險......”

蕭云庭看著他:“走這條路的是你,換句話說,需要從瓦剌人和楊清善派出來的一些人是你。而本王,本王要去大同。”

他說著,在輿圖上指了指:“本王,要從這里去大同,直取楊清善!”

真敢想啊!

可真是敢想啊!

康通渠此時都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他總覺得這樣重大的決定下的太過簡單了。

要是碰上內閣,這樣的事兒那不得一年半載才能討論出個大概啊?

蕭云庭倒好,他三言兩語就把這事兒給定了。

就好像他說要去街上買個菜。: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