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國郡主

第四百四十八章;分析

被他這么一說,宣武侯世子和高長婷二人都啞然了。

是啊,皇上都親自開口了,不交,那你是想要做什么?

他們家本身就不算是昭武帝的嫡系,這么些年,他們鎮守在西虎關是為什么,不過是為了秦王,或者說是為了當初懿德太子的遺愿,希望他們家能繼續效忠虞朝。

所以說,他們一家更多效忠的人是已經故去的懿德太子,其次是虞朝,至于說昭武帝,自然也是有一些的。

當然并不算太多,況且就他家這種情況,即便他說一直都忠心昭武帝,別人也不會相信。

在這樣的情況下,拒不交出兵權,只怕他們一家此時在京城的人,沒有一個能活著離開。

而侯爺和世子爺同時折在京城,剩下的那些還在西虎關的家人,又如何能翻得起浪花來?

甚至就宣武侯二兒子那莽勁,只怕還會拉著宣武侯府一起陪葬,甚至三族,九族都有可能,可不就是頃刻之間就會覆滅嗎?

“可是,咱們沒了兵權,以后咱們宣武侯府要如何立足?”

宣武侯世子還是有些不甘心,不光是為交出兵權,更多的還是為宣武侯府未來而感到擔心。

“走一步看一步,再不濟只要咱們不出亂子,皇上也不能真把咱們怎么樣,做個閑散的富貴侯爺也不錯。”

話到這里,宣武侯雖然語氣中也有些失落,但還是強打起精神看向高長婷說道;“小婷,今時不同往日,這次你應該也見識到了京城和西虎關的不一樣,為父希望你以后能改一改性子。”

此時的高長婷只是沉默的點了點頭,內心到底有沒有接受這樣的變故不得而知。

“女兒知曉了,要是沒事了,女兒就先回去休息了。”

宣武侯點頭,等到高長婷離開后,宣武侯給宣武侯世子使了個眼色,父子倆很默契的沒有言語,而是直接轉身去了書房。

“過幾天,為父打算上書給陛下,直接交出兵權,你一會夜里找人回去西虎關找向鐘詢問一下我離開之時交代他的事做得怎么樣,盡快將消息帶回來。”

宣武侯世子點頭,也并未詢問自家老爹他離開西虎關的時候做了什么安排。

“一定要小心,找一個信得過,身手好的,咱們父子現在身邊肯定會有不少人盯梢。”

接下來的幾天,宣武侯倒是跟沒事人一樣,按照前面跟霍敬之說的那樣,在宣武侯府弄了一個宴會,邀請了當初一起征戰天下的那些好友聚一聚。

宴會期間,宣武侯也沒有隱瞞自己打算回歸京城的事,當然說法可不是說皇上問自己要兵權,而是他覺得年紀大了,孩子們也都長大了,為了他們能有個好的前程,總不好一直待在西虎關,所以打算回歸京城,還希望諸位老友能看在他的面子上,將來多多提攜一下后輩。

宣武侯這個人其實很不錯,所以大家伙也都很樂意給他這個面子,當然那也是要在宣武侯府沒搞出大麻煩的時候,真要是有大麻煩,人家也不見得會幫忙。

對此,宣武侯心里非常清楚,所以也一點不介意,畢竟這是人之常情。

又是兩天過去,這天大朝會散,宣武侯直接上書請辭西虎關大將軍職務,打算回歸京城。

昭武帝假模假樣的詢問了一番后,恩準了宣武侯的上書,當然就此卸甲做個閑散侯爺肯定是不行的,至少在面子上昭武帝是不會這樣做。

所以直接就在兵部那邊給宣武侯安排了一個職務,同時也把宣武侯世子安排進入了兵馬司做了一個副統領,可謂是給足了這父子二人面子。

宣武侯欣然接下賞賜,在上書說,他打算親自跟隨接替者一起前往西虎關處理好交接事宜。

對此,昭武帝只是沉思了片刻就答應下來。

隔天宣武侯就跟隨著接替他西虎關位子的永嘉侯一起去往西虎關。

在宣武侯離開的當天,御書房內,昭武帝招來了方喬和霍敬之。

“二位覺得宣武侯如此爽快,這里面可有問題?”

對于這兩個忠心的心腹臣子,昭武帝到也沒有隱瞞什么,直接就把自己心里的一些猜忌說了出來。

宣武侯這次的爽快,雖然他很高興,但是他總是覺得太過于容易了一些,難免心里就會覺得這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畢竟,他也就只是在宣武侯當初回京拜見的時候,旁敲側擊的詢問了一番,甚至意圖都不是那么太明顯,結果宣武侯沒過幾天就直接上書表示答應交出兵權。

這完全就跟他設想的不太一樣。

聽到他的文化,方喬皺眉沉思了片刻,拱手道;“皇上是覺得宣武侯有問題?”

“并不是這樣,朕就是覺得太輕松了一些,心里有些不踏實。”

有些話,他雖然沒說,但方喬還是能聽明白,仔細想想,皇上會如此想,到也在情理之中。

“那臣斗膽詢問,皇上可調查過了?”

“已經調查過了,并無異樣。”

這下方喬不說話了,意思也很明顯,你都調查過了,沒問題,那你還不踏實個什么勁?

方喬作為官場的老油子,自然不會順著昭武帝的話說,調查沒問題,那肯定沒問題,畢竟這真要是出了問題,他只怕也少不了會背鍋。

“皇上,臣覺得既然已經調查過沒有問題,那也沒必要多想,若是皇上覺得實在不放心,那就繼續安排人盯著便是。”

霍敬之也開口了。

“而且宣武侯雖然過去有些立場上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忠于虞朝,過去的那些年,他一直鎮守在西虎關,使得吐谷渾和吐蕃不敢犯邊,為我虞朝邊民帶來了安定穩妥的生活,這是一份大功勞,他既然有心卸任,并且在沒有任何情況之下,臣覺得沒必要過多的區懷疑,變得傷害了功臣的心。”

對于宣武侯對虞朝的忠誠,霍敬之從來都不會懷疑,同時對于宣武侯的功績,那也是非常的肯定。

常言道,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可宣武侯呢,人家既有功勞又有苦勞,現在還如此知情識趣,如果還一直揪住不放,確實有些寒心。

你即便在懷疑,也沒必要擺在明面上來,你就暗地里盯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