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盈香

第七十一章 曉月雜貨鋪

第一卷·一痕沙第七十一章曉月雜貨鋪

第一卷·一痕沙第七十一章曉月雜貨鋪

記憶中這種味道來自于袁楹心,可袁楹心應該已經葬身火海了才對,如何能出現在京城?

但不知為何,沈秋檀始終無法放心,她叫木香過來:“跟著那對母女,看看她們是哪家女眷。”

木香點點頭,悄悄的跟了上去,沈秋檀這才拋開心中雜念,專心的逛了起來。

街上人聲鼎沸,兩側店鋪林立如峰,香車寶馬穿梭其中,熙攘繁華,端的是一副盛世太平景象。

幾人走了一段,忽見不遠處一幢銀樓蓋得富貴華麗、寶光灼灼,很是顯眼,沈秋檀轉眸一看,銀樓上赫然掛著“寶泰銀樓”四個大字,正是當初鄒微與她提過的那家銀樓,她便與喬山道:“喬山叔,回頭您看看這銀樓附近可有轉手的店面。這一間做胭脂鋪子,另外再尋一間做酒坊。”

喬山答應下來,這里人流如織,地段極好,想來無論是租還是買,價格都不會便宜,但姑娘之前給了自己四十錠金,一錠金重約十兩,一兩金又等于十兩銀,這就等于一共給了自己四千兩白銀。

這些錢,去除成本,就算買不到一個好的鋪面,但租幾個月總是能租的下來的。

興義坊里有一間木樓,叫做曉月木屋,門口掛著的幌子上寫著“專接疑難雜器”。

如此雖然名叫木屋,實際上卻是間雜貨鋪。

木樓里又有一處不為外人所知的大屋子,春末初夏的陽光透過薄薄的窗紗灑了進來,一個瘦弱的少年正迎著光坐著木工活。

門口立了一個老太監并兩名護衛,老太監一張嘴抿得緊緊,額頭的溝壑似要夾死螞蟻,一陣風吹來,倒真顯得風燭殘年、老邁不堪。

掌柜在不遠處盤桓,想了想,猶豫再猶豫終是上前道:“公公,剛才有位小娘子交了一張圖紙,說是要做個能燒火的大鐵鍋,小人看著有趣,您看著要不要給殿下也瞧瞧?”

老太監一抬眼,方才那股老邁和凄涼勁兒一轉眼不見了:“一口破鍋怎么不去找打鐵的?殿下怎么就聘了你做掌柜,這腦子,怕是榆木做的,什么東西也敢往殿下眼下拿。”

他說得刻薄,但畢竟年紀大了,聽起來倒沒有多尖利。

那掌柜點頭哈腰的陪著不是,慌忙就要離開,忽然老太監身后的門自己打開了,一個帶著些啞意還有些冷的聲音道:“拿來。”

許是聲音主人也不太喜歡自己的聲音,說話很是言簡意賅。

那掌柜和老太監都愣住了,半晌才反應過來,殿下要的是那個畫著大鍋的圖紙。

掌柜忙不迭的將圖紙遞到門口,從里面伸出一只雪白無色的手接住,半晌,那個怪異的聲音道:“七日后來取。”

“殿下您接了?”那掌柜喜出望外:“那咱們收多少錢合適?”

他伸長了脖子等了半天,結果出了關門聲,什么聲音都沒有了,那老太監拍他腦門:“你個蠢的,殿下做活,豈是用錢能衡量的?”

“這……那咱們不要錢了?”那豈不是白忙活?

“不要錢你吃什么?真要殿下白養著你啊!”

“那那那……咱多要點?”

老太監一揚拂塵,直接打在那掌柜的臉上:“蠢貨,按照市價多三成收就是了!不能叫外人知道殿下在這里做木工,卻不也能太便宜了外人。”

“哎,還是您老人家厲害!”那掌柜拍著馬匹,一溜煙兒的跑了。笑話,再不跑,那老太監再給自己一腳,那還得了?

“什么!一口鍋要一百三十兩銀子?你們怎么不去搶?”望山一聽,首先不買賬了。就算是金子打造的,也不值這個價兒啊。

那掌柜笑瞇瞇的道:“我們的師傅是全京城最好的,你那個哪里是一口鍋?那上面鬼畫符一樣的東西,也就我們大師傅能看得懂,換了別家,哼……”

沈秋檀阻止了要發火的望山,與那掌柜道:“劉掌柜,價錢沒問題,時間也沒問題,只是我還有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劉掌柜隔著帷帽打量這個年紀不大的小娘子。

“我還需要掌柜立個契,無論是那鍋還是圖紙,都歸我所有,那造鍋之法你們絕對不能外傳,若是泄露了……”

“賠你十口鍋!”笑話,殿下能看得上一口鍋?

殿下之所以開個店,就是想接一些奇奇怪怪的活,做做木工,打發下時間罷了。

“不,我不要鍋,我只要立據,若是在世面上看到了類似的鍋,店家賠我一百三十兩的一萬倍即可。”別的可以共享,叫她寫分子式都沒關系,但這蒸餾機,可是預備發家致富養孩子的,這個必須得保密。

劉掌柜張大了嘴:“你是哪家的小娘子……嘴一張一合的,以為想說什么是什么?我告訴你,這字據就沒這么立的。”

沈秋檀將手一伸:“那將圖紙還給我。”

“這……”圖紙已經被殿下拿去了呀,他可不敢去找殿下要回來。

喬山笑著道:“只要掌柜的保證不外傳不泄密,是十口鍋還是一萬倍銀,又有什么區別?”

劉掌柜懨懨的道:“好吧。”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離了曉月木屋,沈秋檀又去瓷器坊轉了一圈,同樣拿著圖紙定制了一批瓶瓶罐罐,才有些意猶未盡的回了沈府。

今日,除了林夫子的課,別的課業一點兒也沒做,少不得要回去埋頭苦讀了。

還有,舅舅那里為何還沒有回信?

五月初九,沈秋檀拾掇一新,由王氏安排了馬車,出發趕往唐家。

唐家距離范家不遠,沒過多久,馬車便停了下來。

沈秋檀就著白芷的手,下了馬車,就見一個中年婆子已經等在了門口:“九姑娘可算是到了,給我們夫人惦記得喲,快里邊請。”

“勞夫人惦記著,也勞媽媽久侯了。”沈秋檀跟著那婆子進了唐府,一路沿著抄手游廊直接拐進了內院。

唐家的內院看上去不如沈家的大,布置的卻極為開闊,但這一回走得路卻是沈秋檀不熟悉的。過了抄手游廊,穿過不大的假山,那婆子將沈秋檀直接帶到了一處八角亭。

穿著常服的唐夫人羅氏對她招招手,眉開眼笑道:“棽棽可算是來了。”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