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璋目中閃過一絲隱忍的怒氣,很快恢復如常,輕聲道:“郡主,你現在尚在病中,需要靜心調養,不宜動怒。”
王璋越是寬容忍讓,高陽郡主心中的怒火越是燃得旺盛,咬牙切齒地怒罵:“王璋,你在這兒假惺惺地安慰我陪著我,心里不知怎生嘲笑我。我們兩個早已恩斷情絕,你做出這副夫妻情深的樣子是想給誰看?”
“你給我滾回王家去!我立刻就和你和離!”
“我不想再看到任何一個王家人!你給我滾!”
最后四個字,用盡了高陽郡主所有的力氣,聲嘶力竭,聲音響亮尖銳。幾乎將人的耳膜震破。
屋子里伺候的宮女們,悄悄對視一眼,默默退了出去,關上門。
高陽郡主尖銳嘶厲的怒罵聲,透過厚厚的門板傳了出來。
王璋恍若未聞,一言不發。
緊握的拳頭和手背的青筋,卻透露出了他此時真正的心情。
如果不是為了王家,他怎么會忍受這樣的羞辱。
“又是為了王家!”
高陽郡主罵夠了也罵累了,忽地神經質一般地笑了起來:“王璋,你可真能忍。一切都是為了王家!為了王家,你可以低聲下氣,你可以忍辱負重,哪怕是戴了多年的綠帽子,也無所謂……”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
被高陽郡主這般奚落嘲諷,王璋再也忍不下去了,霍然站起身來,俊臉鐵青,目中射出憎惡的寒光:“你給我閉嘴!”
“我就是要說,你能奈我何!”高陽郡主昂起頭,嘴角扯出一連串輕蔑鄙夷的冷笑:“王璋,你別以為我看不出你在打著什么主意。”
“王家犯下欺君大罪,又意圖行刺太孫妃未遂,皇祖父絕不會饒過王家。王家就要完了!你現在巴巴地到郡主府來,無非是想借助郡馬的身份,想讓皇祖父看在我的顏面上從輕發落王家。”
“你往日不肯踏進郡主府半步,令我顏面盡失,成為眾人眼中的笑話。如今倒是想起我來了。可惜已經遲了!你滾回你的王家去!”
王璋壓抑了數日的陰郁怒火,在高陽郡主陰損刻薄的話語中,再也彈壓不住,冷笑著回擊:“你說的沒錯。我確實是為了王家。不然,我憑什么要低聲下去地來討好你伺候你?若沒有郡主的身份,這世上還有誰肯靠近你半步?”
“你口口聲聲辱罵王家,我們王家哪里對不住你?”
“你在郡主府里養著男寵,過得逍遙快活,全然不顧王家顏面。如果你不是楚王嫡長女,如果不是看在皇祖母的份上,王家哪里容得下你這樣的兒媳!”
高陽郡主蒼白的臉孔漲滿駭人的紅色,目中噴出憤怒的火苗,毫不猶豫地伸手扇了王璋一記耳光。
啪地一聲響,王璋的俊臉上多了五指印。
王璋只覺得臉上火辣辣地,被掌摑的恥辱和心中的怒火交織在一起。他忽然再也無法忍耐下去,出口就是惡毒傷人的話:“怪不得你喜歡和內侍廝混,原來是像足了你親娘!”
高陽郡主高漲的怒氣,驟然被尖銳的利刺戳穿,瞳孔收縮了一下。
臉上的血色,也在瞬間褪去。
王璋嘗到了一絲快意,口中愈發不留情:“你娘為了一個卑賤的內侍,拋下你跑到靜云庵,一住就是十幾年。現在又害得我們王家到了今日的地步,她就是死了,到地下也不得安寧。”
“你以為你還是高高在上的高陽郡主嗎?”
“有這么一個親娘,你以后還有什么臉進宮見皇祖父皇祖母?還有什么顏面面對眾人?”
“蕭妤,你風光得意的日子已經到頭了。以后只能忍氣吞聲夾著尾巴做人。我為了王家對你諸多忍耐,你也該知福惜福。我若是真的狠心走了,以后這郡主府就只剩你一個人。你就是死在郡主府里,皇祖父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高陽郡主木然坐著,動也未動。
王璋心中一口郁氣散了出來,正想放低身段,說些軟話哄一哄高陽郡主。
卻不料,還沒張口,高陽郡主已經撲了過來:“王璋,我殺了你!”
齊王府。
王敏呆呆地坐在屋子里發愣。
乳母吳媽媽領著玥姐兒走了進來。
玥姐兒如今虛歲四歲,已有了小小的女童模樣。容貌清秀,性子怯懦安靜溫順,乖乖走上前行禮:“女兒給母親請安。”
小小的人兒,行起禮來有模有樣。
王敏滿心陰郁煩悶,根本無暇理會玥姐兒,不耐地揮手道:“吳媽媽,先將玥姐兒帶下去。”
王氏事發,王皇后病倒,王家人遭殃。這幾日,王敏心情極差。
吳媽媽不敢吭聲,忙將玥姐兒帶了下去。
一個宮女匆匆擦肩而進,低聲稟報:“啟稟世子妃,王家那邊送了信來。王郡馬被高陽郡主所傷,被送回王家了。”
什么?
大哥又被高陽郡主打傷了?
王敏一驚,霍然起身:“立刻讓人備車,我要回王家一趟。”
半個時辰后,王敏回了王家。
如今的王家,愁云慘淡,人人面帶愁容。
袁氏兩眼通紅,坐在床榻邊,不停抹淚,口中不停地哽咽低語:“作孽,作孽啊!”
王敏喊了一聲母親,走到床榻邊,看到兄長王璋的慘狀,心里也如刀割一般,淚水簌簌而落:“大哥!”
王璋之前曾被高陽郡主抓傷一回,在府中養了幾個月才能出去見人。這一回傷得更重。
俊臉上一道長長的劃痕,從額頭劃過臉孔,一直到下巴。傷痕頗深,皮肉都綻了開來。滿臉血痕,看著十分可怖。
這顯然是被金釵之類的尖銳之物所傷。哪怕傷好了,也會留下傷疤。
王璋這張俊臉,算是被毀了一半。
王璋雙目緊閉,不想睜眼,也不愿說話。
“這個高陽郡主,實在是欺人太甚。”王敏咬牙道:“我這就去找她算賬。”
說完,轉身便要走。
“妹妹,”王璋木然的聲音傳來:“別去了。王家眼下這等光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