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和鳴

第272章 大善

第272章大善

第272章大善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眼前是已經看得出一些規模的院落,里面很多壯漢光著膀子扛著木材走來走去,“砰砰砰”拍打的聲音不斷傳來。

阿方好奇的望著,問道:“五娘,這是什么地方?”

“太學院。”

姜元羲輕輕吐出三個字。

阿方見五娘似乎并不是很想說話,識趣的提著籃子站在一邊不再問話。

“大人,你來了。”徐峰走過來見禮,姜元羲頷首回禮。

徐峰這些日子幾乎就泡在這里督工,一是為了表明自己不會留在縣衙里鉗制姜元羲,二是對太學院的重視,興教化是關乎丹陽縣的百年大計,全天下都沒有丹陽縣的百姓們幸運,能得到段公和農家矩子的青睞,讓他們親自教導,所以徐峰非常重視。

每建造一處院落,徐峰都要親自視察,他還利用自己縣丞的身份,征召了許多青壯年來幫工。

見到姜元羲到來,他趕緊過來迎接,“大人,可是有示下?”

姜元羲搖搖頭,“我過來只是想來看看太學院督造的如何,約莫還需要多久才能建好”

徐峰胸有成足,每日的進度他都盯著的,“約莫還要一個月就能建成了。”

姜元羲笑著道:“徐大人辛苦了。”

那份圖紙共有屋舍二十多處,學堂也有二十多座,藥堂、工堂那些少些,但加起來也有十來處,就這樣徐峰卻說一個月后可建成。

看著徐峰眼底下的青黑,面色略顯疲憊,這句辛苦是他應得的。

徐峰沒有居功,“都是這些小家伙們的功勞,他們力氣多的是,多干活就能早點建好。”

姜元羲反倒勸了一句,“也不要太勞累,平常一日三餐他們可有吃飽?若是肉不夠,與我說,我會讓人再每天送幾頭豬過來。”

徐峰連忙擺擺手,“大人,你已經每天給這些小家伙們十頭豬了,吃得他們肚子都大了很多,可別再給了。”

那些豬可都是姜元羲派人去外面買回來的,徐峰也不算要多少銀子了,索性只有督促那些年輕人多干活,總要對得起每天大魚大肉才行。

只要勸不住,姜元羲也相信徐峰是個有分寸的人,畢竟那些可都是他丹陽縣的子弟呢,徐峰比她更愛惜他們,“善,徐大人不必擔憂先生之事,我會讓人送信回去給家祖父,家祖父會幫著送先生過來的。”

姜元羲的祖父是誰?

當朝太傅大人!百官之首!

徐峰喜形于色,嘴角的笑意一直沒少,搓了搓手,“真是有勞大人了,大人費心了。”

姜元羲搖頭輕笑,“丹陽縣是我治下,我也盼著這里越來越好。如此,我就先回去了,徐大人不用送了,多多照顧身子,我還要徐大人好生輔佐我呢。”

姜元羲回到衙署,磨了墨,埋頭奮筆疾書,她先把給祖父的信寫了,信上說了自己欲修建太學院之事,把太學院詳細說了,又說要二十位有學問的先生,還要有醫德仁德,頂好醫術還好的大夫,有多少都不拘。

等她把這件事寫了,再鋪紙寫信給阿娘和阿爹,寫完之后裝進信封里,笑著看阿方,“去跟五哥、小哥、良表哥、玥娘、四哥他們說,我要送信回都城,若是他們有信的,一并寫了給我吧。你不是說要給阿娘說我大展神威的事?與郎君們說了之后,快去寫吧。”

今兒那些事,她在信上給阿娘略提了提,要讓她跟阿方一樣事無巨細,連她說了哪句話都寫上去...咳咳,這種事還是留給阿方做吧。

阿方應了,退下去,好半響之后回來回稟,“五郎君說他曉得了,等會兒過來找你。六郎君又跟著朱先生外出了,我已經叫了長隨去找。崔四郎君說沒信,玥娘子說她等會拿信過來,鄭郎君那邊,在莊子呢,我派人去進不得。”

阿方利索的說完,見姜元羲擺手讓她下去,她福了福身退下了。

姜元羲失笑搖頭,低聲道:“崔四哥太過倔強了,為了不讓我起疑連信都不送回去了。”

姜元羲嘆了嘆,鋪了紙又寫了一封信,這封是寫給崔祖父的,簡單的訴說崔玉書在丹陽縣一切安好。

姜元羲把信裝好,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問好聲,“見過五郎君。”

“五哥,你來了。”看著大步走進來的姜伯庸,姜元羲招呼道。

待姜伯庸坐在她對面,她倒了一杯茶遞給他,“五哥寫好給姨娘的信了?”

姜伯庸將手中信遞給她,“寫好了。”

等姜元羲收起這封信,他喝了一口茶,正色道:“五娘,我有事與你商量。”

先前他分擔著戶籍登記造冊的事,十來天才把戶籍重新造冊,這才空閑了下來。

“五哥你說。”姜元羲坐正了身子,正色道。

“五娘,新的戶籍你看了吧?”姜伯庸問道,見姜元羲點頭,姜伯庸沉聲道:“五娘,我們造一個身份牌如何?”

“身份牌?”姜元羲挑眉,饒有興致的問道:“五哥的意思是?”

“你我都知道丹陽縣意味著什么,要不然當初就不會費盡心力要來這里,既然是我們跟腳之所,總要讓它掌控在我們手中。”

姜伯庸娓娓道來,把自己這些人因為戶籍造冊而萌生出來的念頭詳細講述,“雖說現在這地兒很少通外面,少卻不是沒有,且你要建太學院,朱先生又要栽種他的稻谷,六郎還要走商,此后只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

若是我們沒發現鐵礦也就罷了,既然有了鐵礦,我們不可不防。做一個身份牌子,讓丹陽縣的百姓佩戴在身上,哪怕是縣城里頭互不相識的百姓也能一眼認出是自己人,等我們慢慢把丹陽縣的百姓收服,日后有外人或者探子來了,他們就能根據身份牌子辨認出外來人,如此一來全縣城的百姓都是我們的耳目,沒有人能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動手腳!”

這是他深思熟慮之下的想法,他也不知行不行,索性來找五娘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