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長安宮
姜元羲話落,姜伯君帶頭行禮:“陛下詔,臣等敬聞圣命!”
百姓們仍然處于茫然中,卻也跟著高聲齊喊:“陛下詔,我等敬聞圣命!”
姜元羲微微頷首,對左右百姓道:“天氣寒冷,父老鄉親們早些歸家,喝碗熱姜湯祛祛寒吧。”
“擺駕長安宮吧。”姜元羲吩咐道。
姜伯君拔高了聲音,“圣駕擺駕長安宮!”
百姓們紛紛讓了讓身子,姜元羲騎著馬跟在姜伯君身后前往長安宮,等她身后的上千虎賁軍過了之后,姜伯君帶來迎接姜元羲的那些軍士們,沉默的匯入了虎賁軍身后。
寂靜無聲,卻又融為一體,偏又讓人無法忽視。
等虎賁軍過了之后,才是姜氏車隊,接著是鄭家、崔家、盧家等家眷的車隊,最后壓陣的是護送的兩萬大軍,這兩萬大軍沒有跟著前往軍營,而是跟著姜元羲入駐長安宮,成為她最忠誠的守衛。
勒馬停在長安宮前,姜元羲很是贊嘆的看著眼前的長安宮。
恢弘大氣。
這是姜元羲看到長安宮之后的第一個印象。
長安宮是建立在山頂之上,從山腳往上看,足足有九十九個臺階,臺階是用石泥鑄造而成,不怕日曬雨淋。
“陛下,在長安宮之上,您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
霍景山作為建造了長安內外城和長安宮的人,看到姜元羲贊賞的神色,臉上帶出了一絲得意,他原以為他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造出了石泥大船,如今他覺得這一生最偉大的,是自己親手建造了這個國都!
“臺階有些多,霍先生可有想過年老體弱的老臣該如何每日上朝?”贊賞過后,姜元羲突兀的問道。
霍景山笑著道:“陛下,這問題我們也想過,若是陛下開恩,準許老臣們坐轎子上來,那就沒問題了。”
姜元羲搖頭失笑,“霍先生這是張嘴就為虎賁軍找了一個差事呢。也罷,為我大雍效命者,理應體恤年老之人。傳旨,不分官位,年五十以上者,進出長安宮臺階特許坐轎子。”
霍景山等人齊齊躬身:“陛下仁厚!”
“走吧,我們上去瞧瞧長安宮,我還沒俯瞰過長安城如今的樣子呢。”
姜元羲下馬,大步而上,走過了九十九臺階之后,踏上寬廣的廣場,映入姜元羲眼瞼的長安宮,給她的第二個印象是:
雍容儒雅。
恢弘大氣、雍容儒雅,似乎很難把兩者聯想到一起,偏偏眼前這座長安宮就給了她這樣的感覺。
除了這兩個詞,她想不出還有什么可以更合適的詞語形容它了。
宮門上空空如也,隨著姜元羲邁步而進,霍景山的話在她耳邊響起,“皇宮建成之后,所有宮殿的匾額都空著,就等著陛下來了賜字呢。”
其實就連長安宮都不是正式的皇宮名字,他們不敢擅作主張,統一以長安宮暫時稱呼著皇宮而已,想著等姜元羲來了之后再正式命名。
“長安城內長安宮,長安宮內君主坐,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就叫長安宮吧,與長安城一樣,取名長治久安之意。”
皇宮分為內外兩宮,外宮為皇帝處置朝政、接見外臣、以及自己的寢殿之用;內宮則為后妃居住的宮室。
姜元羲稍一思索,就把內宮取名為明樂宮。
明樂宮有大片的宮殿群,常明義勘測用來建造皇宮的地方是九龍繞珠之勢,宮城由九座大山組成,山與山之間縱橫牽連,從長安宮去往明樂宮最后一個宮殿群,怕是走路都要走上一天的時間。
只聽霍景山說到單單長安宮就有九座宮殿群要姜元羲命名,她的神色就有些勉強,再一聽到明樂宮里頭有幾十個宮殿群,她就一陣頭大,趕緊擺手道:“無上皇居住的宮殿就叫永壽宮,太上皇和皇太后居住的宮殿就叫延壽宮,除此之外其他宮殿,上稟給無皇上他們,讓他們取名吧。”
這要是讓她一個一個宮殿群提字匾額,就得寫上一天,有這個時間,她不如去跟段公再商討完善一下律法的制定。
皇宮很大,姜元羲暫時沒有要去一一參觀的意思,只打量了片刻就贊嘆道:“霍先生好本事,才三個月,就把建造出了這么一座讓人驚嘆的宮城。”
哪怕是撥給他三十萬人,要建造整個長安城和皇宮,也是一件辛苦之事。
霍景山沒有邀功,“都是將士們勤快的功勞。”
姜元羲站在長安宮前俯瞰著整個長安城,見到長安城被規劃成四四方方的街道,順著她的目光,霍景山為她介紹,“我們把長安城劃分成了一個一百零八坊市,這是長安城的輿圖。”
霍景山把輿圖遞給姜元羲,姜元羲展開后一看,就見上頭靠近城門處有十六個坊市已經被標記為已住,她伸手點了點,“這些是長安城原有的老百姓?”
“是,長安城的老百姓并不多,只有兩千三百二十一戶,一萬兩千七十八人。”霍景山回道:“因為不知陛下要如何安排長安城,所以只能先暫時把百姓們遷居到那里,靜候陛下的恩旨。”
姜元羲仔細的看著輿圖,用手一圈臨近皇宮東側的幾個坊市,“這些拿來安置三省六部的府衙。”
霍景山記在心中,應道:“諾。”
姜元羲又一手圈了環繞皇宮的十數個坊市,“這些用來安置皇族和有功之臣、以及其他官員府邸。”
這樣的劃分是很自然的事,皇族和大臣們住的距離皇宮近了,要上朝面圣也快,萬一有時候皇帝要傳召某位大臣,這位大臣居住在靠近城門那片地,等他趕到長安宮面圣,恐怕太陽都西沉了,讓皇帝等你一個臣子這么久,是不想活命了嗎?
“至于余下的,讓長安城的百姓們先選了居住的坊市,我會再在其他地方遷移更多的百姓過來,其后的那些百姓們再慢慢分派到其他坊市中。不過每六個坊市必須要設置兩個集市、三個醫館,方便百姓日用。”
霍景山躬身應諾:“陛下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