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偷聽我心聲殺瘋了,我負責吃奶

第528章 傅瑤的擔心

但既然對方不想說出來,她自是不會戳破的。

想到這里傅瑤站起身了:“如今他們雖是將義宣王府看管了起來,但倒是還沒限制我的自由,我還是可以出府的。”

“你們既然在萬隆城中落腳了,不如我去尋你們。”

傅瑤心中有些著急,夫君這幾日不在家,她看起來是與往日里沒有兩樣,可心中實在是有些沒著落。

父親早已不參政議政多年,況且父親也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被皇帝“隱退”,如今父親已經習慣了閑云野鶴的生活,她自是不便再去打擾的。

況且從另一方面來說,傅瑤不愿用這些糟心事去叨擾父親。

可是這么多年來,她身邊除了已經嫁到大楚國為妃的阿冉,便再也沒有其他的朋友了。

義宣王被皇帝的一道圣旨召到宮中,自此也無了音訊,她也沒個人商議。

只是想不到如今竟能碰到青妍一行人到大歷國來。

青妍一向是個有頭腦,又能扛事的,想到了她,傅瑤的忽然覺得自己內心安定了不少。

瓊華也是沒想到,這大歷國皇帝,看管人的方式倒是與眾不同。

難不成只是守著這義宣王府?并不看管人。

只是聽到了傅瑤的問題后,瓊華的面上有些犯了難。

畢竟娘娘一行人是特意在裝束上做了改變,才前往這萬隆城,萬一義宣王妃出現,出賣了他們落腳的地方,那豈不是......

傅瑤這么多年在宮闈中活動,自是看得出瓊華面上的擔憂,忙開口解釋:“瓊華姑娘放心,我會易容前去,不會被人識破。”

“你們千里迢迢的來到這大歷國,我自是不會害了你們的。”

傅瑤說這話的時候,似是怕瓊華拒絕自己一般,面上滿是真誠。

反倒是瓊華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自己的頭發,開口解釋:“我們一到了萬隆城,我便陪著娘娘來了王府,我倒也忘了剛才我們落腳那酒樓的名字。”

“并不是有意不告知王妃。”似是怕傅瑤誤會自己,瓊華忙擺擺手,她也聽說不少關于傅瑤的故事,自是知曉她的人品不差,也不會貿然的害了娘娘。

有時瓊華甚至在想,這傅瑤或許是被娘娘的風華掩蓋了鋒芒,其實也是個前無古人的女將啊!

瓊華頓了頓才開口:“只是聽裴世子說,好像是萬隆城最大的酒樓。”

“好,我知曉了。”傅瑤一向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聽到瓊華這話之后,便迅速的站起身,轉身為自己找起了衣衫。

見她如此,瓊華也不多留,只湊上前去微微福了福身:“既如此,那我便先去告知娘娘,我們先回酒樓等著王妃。”

傅瑤停下手中忙碌的動作,回過頭來:“好,那就有勞瓊華姑娘了。”

又是寒暄了幾句,傅瑤才靜靜的目送著瓊華姑娘從后窗的方向飛身離去了。

見瓊華離去,傅瑤長嘆了一口氣,心中似是有些焦慮。

焦慮于如今王府的現狀。

焦慮于王爺的安危。

也焦慮于如今裴楚彥來到了這大歷國境內。

總覺得接下來的日子,怕是并不會安穩了。

要知道,如今的皇帝,雖然是面上臣服于大楚國,但此人實則心狠手辣,是不達目的不罷休之人。

這些年之所以臣服于大楚國,也不過是有自己的考量。

藏拙了這么多年,如今既然已經培養出了自己的心腹,想來皇帝很快便會有所行動了。

而先前借兵給月豐國,夫君也同自己探討過這些問題,不過是為了試探大楚國的實力罷了!

幸虧青妍擋下了這一切,甚至將月豐國滅國。

在此事上,但凡大楚國落了一點下乘,怕是如今大歷國的軍隊已經攻入大楚。

傅瑤的腦海中又閃過了裴楚彥。

先前皇帝不過是聽聞了關于裴楚彥的事,便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前去查看,更是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想法,對裴楚彥動了手。

好在安國公留給裴楚彥的人都是靠得住的。

如今既然裴楚彥來了大歷國,若是皇帝得了機會見到他,知道了他如今的模樣,怕是一定要殺了他。

裴楚彥,和大皇兄長得太像了。

如今又是在大歷國境內,那裴楚彥豈不是成了案板上的魚肉?

傅瑤搖了搖頭,努力讓自己回城,開始思考目前的情況。

想到如今在義宣王府守著的,都是皇帝身邊的人,傅瑤不由得蹙眉。

她心中清楚的很,如今自己院里侍奉的丫鬟,除了自己貼身的那兩個是從娘家帶來的。

其他的,傅瑤都不敢相信。

其中必然是摻雜了皇帝的人在的,所以她此時也不敢讓身邊的丫鬟陪著自己前去登月閣。

登月閣,正是先前瓊華所說的,萬隆城最大的酒樓。

“寶月!”想到這里傅瑤開口,將自己身邊貼身侍奉的其中一個丫鬟叫了進來,“你且進來,我有些事要吩咐你。”

寶月這兩日,也一直因為王爺被宣入宮之后再也沒有回府,心中忐忑不安。

她一直跟在王妃身邊,自是知道如今的陛下看起來是個敦厚大方的,實則最是小氣之人。

先前到不少大臣,都是因為在朝堂之上說了得罪陛下的話,便被扣留宮中。

多則四五日,少則二三日。

因為義宣王與先太子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所以自從陛下登基之后,表面上是封了王爺為義宣王,也賜了王妃這樣有實權的女子為王妃。

可實際上,王爺雖貴為義宣王,卻并沒有任何實權。

甚至陛下親自開口叮囑過了,王爺是不必上朝的。

素日里也不過是派給王爺些不輕不癢的任務,例如先前出使大楚·,包括之前在月豐國戰敗之后,陛下也只是派遣王爺前去議和。

甚至并沒有給王爺任何實權。

好在王爺是個命好的,或許是因為有先太子在皇天庇佑,王爺每次都能在危險的境地絕處逢生。

這么多年,也是這樣一直過來了。

而之所以將王妃這樣手中有實權的女將軍嫁給王爺為妃,不過是因為王妃是先皇在世時,親自為王爺指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