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大結局第675章大結局←→::mayiwsk
傅知易拍了拍路蓁蓁的后背,沒說話。
這一夜,因為傅知易在身邊,路蓁蓁睡得格外踏實。
等到醒來,床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傅知易睡過的地方一片溫涼,想來他已經起床半天了。
外頭聽到動靜的丁香和忍冬進來伺候。
路蓁蓁往日這個時候,三個孩子肯定要進來鬧騰的。
此刻居然安安靜靜的,一問才知道,蘭氏和三老爺早就帶著孩子出去玩去了。
路蓁蓁一笑,知道他們久別重逢,肯定要好好親熱一番的。
知道傅知易已經去前頭衙門處理積壓許久的公事去了。
路蓁蓁吩咐人整理昨日傅知易帶回來的各種賞賜。
有幾個口大木箱子,是貼了鵝黃簽字的,一看就知道先帝留下的東西。
擺手示意其他人都出去。
路蓁蓁親自打開了箱子的封條。
一箱箱的看了過去。
一口箱子里頭是一些適合小孩子和年輕小姑娘的珠寶配飾,粉粉嫩嫩的,全是內造或者進貢的貢品。
一看就知道這是單給橙子的。
一口箱子是一些文玩小擺件什么的,亦非凡品。
一口箱子是字畫。
里頭還有一個小匣子。
打開,里頭居然是一張地契和一張房契。
京城外數十里外地一個皇莊,還有行宮附近的一個三進小院。
除此之外,地契和房契的下面,居然還有一道明黃的圣旨?
路蓁蓁的心一下子砰砰跳了起來,立刻吧嗒一下關上了匣子。
深吸了幾口氣,穩住了心神后,將匣子塞到了枕頭下。
又將幾口大箱子都蓋上了,這才叫人進來。
讓丁香帶著人登記造冊,收入庫房。
卻聽到外頭嘰嘰喳喳的,不知道在說什么,說得挺熱鬧的。
路蓁蓁順嘴就問了一句:“外頭這是怎么了?這么熱鬧?”
丁香忙湊過來八卦:“是大滿他們鬧著讓山爺他們請客呢。山爺和跟著大人的那些人,這次回京城,論功行賞,都封了官呢。別人也就罷了,山爺如今已經是五品的偏將了。”
“大家都說要湊錢,賀一賀山爺他們幾個呢。”
昨兒個傅知易只說了幾件大事,倒是沒說傅山他們也得封賞的事。
路蓁蓁自然是為傅山他們高興的,忙命請葉嬤嬤過來,兩人商量給送什么賀禮合適。
路蓁蓁知道傅山一直單身一個人,還沒成家。
就打發了人去問他,要不要府里幫著他們辦個小宴,請府里的人,還有同僚和關系不錯的朋友一起沾個喜氣。
有路蓁蓁幫忙,傅山自然求之不得。
這次跟在傅知易身邊的這些人,可都是立了功的。
別人都擔心功勞被人搶占了去,他們跟著傅知易是不擔心的。
那唐梁這次也帶了人跟著傅知易深入了西戎,已經升到四品的參領。
聽唐梁那小子的口氣,這次護衛傅知易的任務完成,回京述職后,就想外放了。
以前在京城,只覺得天子腳下好。
出來后才知道,外頭天高地廣,四品武官外放,在當地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比起在京城里苦哈哈的,可逍遙多了。
而傅山這次也被封賞了一個五品偏將的職位。
其他的人也各有封賞,不僅有官職,還有金銀呢。
而且這些都還不是虛職,都是實打實的位置,手下管著小兵的那種。
他們會在不久后,被安排到西北駐軍里頭去,成為傅知易,或者說成為新帝在軍中的人脈。
這相當于傅知易給他們搭了一條通天梯,只要他們忠心不二,未來前途可期。
如今誰不知道,跟著甘寧巡撫傅大人,不圖別的,只圖在他身邊不擔心自己的功勞被人搶了,就這一點,就勝過無數上官了。
不知道多少人想投到傅知易麾下來呢。
接下來的日子,路蓁蓁在家整理先帝,還有皇太后和四公主,皇后的賞賜。
還要酌情參與傅知易的屬下的升遷宴。
偶爾也還要舉辦個宴會,和甘寧官員的女眷們聯絡聯絡感情。
閑時還要打理幾個鋪子,這些鋪子在甘寧這一年多來,可是成了甘寧,甚至西北道鼎鼎有名的商鋪了。
畢竟不是誰都能有路蓁蓁這樣的門路,直接從南越市舶司拿到頂尖的各種南洋西洋貨物的。
好些東西比起京城的都不遜色。
甘寧這邊看似偏遠苦寒,其實有錢富商也不在少數。
之前是拿著錢都買不到好東西,如今有了路蓁蓁開的這鋪子,他們可算有地方花了。
路蓁蓁從南越那邊發過來的西洋南洋的舶來品,幾乎是供不應求。
路蓁蓁又將從附近收的皮毛,還有藥材之類的,再運回京城,又能賺上一筆。
如今這幾個鋪子,可謂是下蛋的金雞,寶貝得不得了。
可等她看到傅知易忙完了這段時間,趁夜搬回來的堆滿了一間倉庫的大個小個的箱子后,沉默了。
難怪都說戰爭財最好發。
傅知易在西戎征戰這三四個月,就已經積攢了這潑天的財富了。
用傅知易的話說,這還只是他按照慣例只拿了自己該拿的,大頭還是都送到京城獻給新帝了。
就這么忙忙碌碌的,很快就到了年底。
西戎那邊剛經歷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之戰,日子都不好過,好些普通牧民人家,家中幾乎都要斷糧,合家都要活不下去了。
以前還能劫掠大順朝的百姓,如今是這條路也斷絕了。
多少人都只能在家中等死。
這個傅知易以傅真的身份出現,帶著大順朝的賑災糧草出現在西戎草原。
一時間,傅真成了西戎草原牧民的救世主,吃著大順朝的糧草,聽著宣揚大順朝皇帝如何愛民如子的洗腦宣傳,大家不知不覺中對歸降大順朝有了更多的認同感。
畢竟最底層的百姓,誰能讓他們活命,那就是再好不過的統治者了。
規劃西戎的事,就這樣緩慢但是順利的推行著。
最起碼,目前西戎上下,對抗大順朝的情緒并不多,這就足夠了。
再慢慢耐著性子,教化上幾年,等到西戎那邊徹底認同自己大順朝子民的身份,到時候再設上官衙,派遣大順朝的官兵過來,就穩當了。
接下來的兩三年里,因為西戎草原局勢的穩定,傅知易也敢帶著路蓁蓁和三個孩子到草原上偶爾小住幾日,處理事務了。
草原上如今也流傳著,傅真大將果真是長生天派來拯救他們的傳說。
傳說中,傅真大將橫空出世,是長生天的指引,他的妻兒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最是善良溫柔慈和不過。
身邊帶著神醫,行蹤飄忽不定。
若是有緣遇到,只要你虔誠祈求,定能解除你的苦厄。
路蓁蓁聽到這個傳說后,哭笑不得。
不過是偶爾在草原上,碰到生病卻得不到醫治的牧民,讓齊小神醫給診治了一番,又給了點金銀,就被傳成了這樣。
這其中自然有傅知易的幾分手筆。
最起碼之后,她和傅知易還有三個孩子,在草原上的安全性提高了很多。
在草原牧民的口中,她已經成了救苦救難的雪山神女,三個孩子也成了長生天之子和雪山神女的孩子。
就,很無語。
三年后。
西戎草原如今設了安西都護府,大順朝拍了官員來管理,更是在安西都護府駐扎了上萬的精兵。
在傅知易的努力下,安西都護府設立了學堂,培養原西戎牧民的孩子,教他們認字,學習大順朝的文化。
表現成績好的,會被保送到京城,可以繼續求學,也能在京城給安排一份工作。
一年還能讓那些成績佼佼者,到京城一游,見識見識京城的繁華。
凡是去過京城的學子,都被京城的繁華所折服。
回來后,都是越發努力的讀書,想著能再去京城。
經過他們的口,說出來的大順朝的繁華,大順朝百姓日子如何的平靜寧和,比起朝廷的宣傳來說,更可信。
越來越多的人,對京城向往起來。
也有更多的人,即使去不了京城,卻也見過大順朝其他的城鎮,確實比西戎這邊看起來更適合人居住。
年紀大一些的牧民還罷了,年輕的一代,對大順朝的向往已經成了一種時尚,都以能到大順朝求學,工作,甚至能去一趟為榮。
傅知易又鼓勵大順朝的百姓到西戎去墾田,兩地百姓聯姻。
不過三年的功夫,遠的地方不說,起碼原來大順朝和西戎邊境百里,已經融合在了一起,分不清了。
至此,傅知易的任務也算圓滿完成了。
朝廷的調令也已經下來了,不日就將回京述職。
將手頭的公務都交代了出去,一些行李早就打包好,派了心腹先送回了京城。
等路蓁蓁處理好了這邊的鋪子和各種事宜,一家人就該啟程回京了。
一家人走出巡撫府大門,回望這株了四年多的府邸,都油然而生一種不舍的感覺。
豆包和湯圓兩個十來歲的少年郎,個子高挑,容貌俊秀,一個冷靜自持,一個灑脫不羈,都是極好的兒郎。
橙子也七八歲了,身子剛抽條,原來圓滾滾帶著嬰兒肥的臉蛋,如今已經瘦了一圈,眉眼之間已經能看得出來,是個美人胚子。
三個孩子雖然有些不舍,可對回京城也不抗拒,反而興致勃勃。
嘰嘰喳喳的和蘭氏還有三老爺一起討論著回京城后,要如何如何。
傅知易和路蓁蓁夫妻倆攜手立在府門口,站立良久。
此次離去,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
可西戎和甘寧會越來越好,百姓也會越來越好,這就足夠了。
上了馬車,回首看著巡撫府慢慢的遠離,直到拐個彎,徹底消失不見。
出了城門,就要上管道了。
才發現,管道兩邊,站滿了來送行的百姓和官員。
西北人的爽朗大方,此刻都化作了不舍。
傅知易下了馬車,交代了官員幾句,又親自扶起了路邊送行百姓里的兩位年事已高的老人。
示意大家不要送了,都回去吧。
百姓不語,只流水也似的跪在了道路兩邊,滿心都不舍。
也不知道這位能干,公正嚴明的傅大人離開后,來接任的又是什么人了。
大家都好日子才過了沒幾年,是真舍不得啊。
只是朝廷任命,大家違逆不得,只得含淚恭送傅知易一家人離開。
傅知易上了馬車,沖著大家拱拱手,放下了車簾。
馬車沒有停留。
看著百姓和甘寧城越來越遠,直到再也看不到。
夫妻倆才相視一笑。
長途漫漫,回到京城又是新的開始……: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