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敵國

第一零七四章 溫水煮青蛙

第一零七四章溫水煮青蛙

與冬訓大軍同時抵達昆明城的,還有景東府的土知府俄陶,和元江府的土知府那直。

兩人進城之后,顧不上到布政使司報到,便直接前往楚海滇王府求見。

護衛知道王爺早就在等著他倆,便直接將兩人帶進了王府。

一見到朱楨,俄陶便以頭搶地,叩首痛哭起來:“嗚嗚,王爺,下官無能,丟了景東,家眷和族人都被思倫發所擄,眼下是兇多吉少,求王爺做主啊,嗚嗚……”

“知道了,你先起來說話。”王位上的朱楨神色平靜。完全看不出,就在前日,他曾氣急敗壞到掀了桌子的地步……

去歲,麓川國偷襲攻下永昌城,盡夷其城,生擒指揮使王貞而去。沐英聞訊率一萬騎兵前往馳援,在怒江左岸追上了,將要渡河的麓川國大軍。

麓川軍的統帥沒料到明軍來的這么快,慌忙背水列陣,同時派使者與沐英談判,說麓川國王無心與大明為敵,只是希望雙方繼續以瀾滄江為界。只要明軍不過江,他們就愿意交出元朝所授的印信,繼續奉大明為主。為表示誠意,他們還愿意當場釋放王貞和被俘的千余軍民。

沐英考慮到敵眾我寡,且背水一戰,真要打起來,未必能討到便宜。加之麓川勢大,到底是戰是和,他也不敢擅專。便同意了對方的條件,在接回俘虜之后,任其渡江了。

回來以后跟王爺一商量,兩人都覺得應該暫緩攻打麓川政權。一個是明軍不遠萬里而來,經過一年多高強度的作戰,將士們已是強弩之末,疲憊至極了,急需一段長時間的休整。

二是大明在云南立足未穩、土酋叛服無常,官軍還要放很大精力在鎮守內云南上,一旦出三江以外作戰,非但超出了彼時明軍的作戰半徑,還容易后方不穩,顧此失彼。

而且麓川國已是龐然大物,坐擁人口數百萬,兵力號稱三十萬。

當然,夸大兵力是國際慣例,明軍出兵時也一樣會把隨軍民夫都算在總兵力中,以求震懾敵膽。

但不管怎么說,麓川國王思倫發,擁有大軍十幾萬是沒什么疑問的。而且地形和氣候上,麓川占據的外云南比內云南更加險遠。

內云南好歹氣候宜人,壩子上的森林已經燒光了,至少瘴氣沒那么重了。外云南可是比嶺南還要酷熱,而且山地縱橫,到處是充滿蚊蟲和瘴氣的雨林,大軍不做好準備,一頭扎進去,怕是會死的很難看。

所以兩人頂住壓力上表,奏請朱老板先同意冊封思倫發,為大軍爭取喘息的時間,待條件成熟后,再一舉將其殲滅。

這種保守的建議在老子天下第一的大明朝,是要被言官們噴死的……不過朱楨不在乎,被言官們罵的太多,他已經免疫了。

朱老板審時度勢,同意了兩人的建議,于是派使者出使麓川,冊封思倫發為麓川平緬宣慰使,忠順將軍,賜蟒袍金牌,令其安分守己,不可再生事端。

這讓思倫發十分得意,認為明軍跟軟弱的蒙古人是一路貨色。他也可以像父王那樣得寸進尺,一步步把明朝趕出云南,建立一個比當初的大理、南詔國還要強大的西南大帝國!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他一悶棍。

大明冊封他,根本就不是怕了他,除了緩兵之計外,還有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與其確立君臣名分!

從思倫發接受大明冊封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再是大明平等的對手,而是大明無數臣屬中的一員。

以大明對其冊封的宣慰使之職而言,他甚至連個藩王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大明冊封的一個大土司。

那么大明當然可以名正言順的冊封,麓川平緬宣慰司地界之外的土司了。而這些地方,其實早就被麓川政權吞并,或者至少是實際控制了。

今年三月,原本屬于麓川的威遠、遠干等地被朝廷劃到楚雄府境內。

五月,朱楨又改鎮康府為州,灣甸為縣,并設置土官管轄。而這些地方此前都是麓川進行統治的。

最讓思倫發不滿的是,八月份,朱楨再次于三江之外,設立了金齒衛,并自楚雄至景東,每百里設一營,駐兵墾屯!

要知道,麓川政權原本只是前元金齒宣撫司下轄的六路總管府之一。思倫發他爹思汗法發跡后,又反過來吞并了金齒宣撫司。

現在大明在麓川國的勢力范圍內重設金齒衛,其意昭然若揭,屬于是貼臉輸出了。

思倫發對朝廷這種公然挖他的墻角,還在他家門口跑馬圈地,耀武揚威的舉動,感到十分的憤怒。

憤怒之下,還有深深的恐懼。因為所謂的‘麓川國’太年輕了,擴張的太快了。疆域內又民族繁雜,大小土酋多如牛毛。

麓川政權強勢時,那些異族土酋自然俯首帖耳,任其宰割。可只要一場敗仗,或者一露出頹勢,那些家伙就會蠢蠢欲動。

這是從他父王那時起,就存在的嚴重隱患。只不過思汗法屬于天降猛男,一生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滅國十余個,拓地八千里,只有大勝,沒有敗績。

攤上這么個君主,哪個不開眼的敢蹦跶?

但在思汗法死后,他兒子們開始爭位,各部叛亂就開始多起來了。

思倫發最后得到了傣人將領們的支持,最終登上了王位,然后又靠傣人將領,討平了異族土酋的反叛。

之后,一是為了酬功,當然也是出于穩定政權的實際考慮,他開始推行大傣族政策,一舉廢掉了所有土司,將其土地作為采邑封給了親信的傣族將領,讓他們進行統治。

這固然增加了統治民族的凝聚力,可那些被剝奪了世襲土司之位的異族首領們就不高興了。

這時候,麓川政權再向大明稱臣,其實是一步臭棋。因為它狠狠削弱了‘麓川國’本就不充分的政權合法性。

你是大明的臣子,我也是大明的臣子,憑什么你能接受大明的冊封,我就不能接受?

而大明給那些土酋首領開出的條件也十分優厚——既不用納稅也不用接受云南兩司的管理,只需要接受朝廷的冊封,就能見月領取一大筆賞賜了。

這也是朱楨能大挖麓川國的墻腳,一下子拉過去那么多人的原因。

(本章完)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父可敵國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