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基地

第三百零七章 訪談錄(上)

提醒:在“89”可以迅速找到本書

第三百零七章訪談錄(上)

話說,徐臨淵雖然最近總出現在新聞報道之上,但那也都是他與別人在打交道時,新聞媒體攝影編稿,并剪輯以后播放的。

像那些場景,都不需要他刻意去做什么,或者是表現什么,我做我的事,你拍成什么樣子,怎么報道是你的事。

而這次,可以說也是第一次上這一類訪談節目。

雖然他與董曉以面對面坐著,董曉以很動帶動氣氛,也保持著融洽自然,但他們還是得聽導演安排,所以這里就有了一些限制,不是什么話都可以說,也不是什么小動作都可以做,就讓人有了一種拘束感,自然不起來。

好在一直都是在以董曉以為主導,徐臨淵也不去看那些攝影、燈光音響什么的,只是留意下導演舉牌的引導就可以。

不過他在這方面沒有吃過豬肉,但總見過豬跑,大概怎么一回事還是知道一點的,再加上董曉以的話題將圍繞著他為重心要展開交流討論,在節目開始前,她給了徐臨淵一段打腹稿的時間。

當徐臨淵的精神集中起來時,倒也就顯得自然多了,心中也很快有了腹稿。

這時,導演舉著個牌子向徐臨淵打手勢,在董曉以問候完之時,燈光就打到了他身上,徐臨淵依然還是淡然溫和的笑容:“主持人您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董曉以的知識面很廣,她主持節目。并不看底稿,都是臨場自由發揮,她先就對汽車產業發展。以及動力引擎技術的變革做了一番簡要的敘述之后,便道:“徐先生,我們以前也做過關于汽車工業就對幾位成功人士的訪談,他們也會經常關注經濟訪談節目。從中獲取一些其它人士的理念或者是啟發,請問您以前有看這一類節目嗎?”

徐臨淵道:“以前倒是比較少關注這一類節目,年輕人嘛,總喜歡看一些娛樂節目。或者是上網看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您很坦誠,您以前曾在外企工作過,回來又從事礦業領域的職業,是什么原因,讓您選擇了發動機制造這個行業呢?”

徐臨淵道:“選擇發動機制造這個行業其實也是個偶然,因為當初我是從事煤炭資源行業,搞礦業機械維護之類的工作的。后來一次偶然結識了周先生,聽他說到煤炭行業的一個新興的工業材料,當時我覺得那材料市場行業很不錯,本是想搞搞那材料。

但經各方面了解。那種材料的提煉生產設備我們國家并沒有自主研發制造的能力,都需要從美國和德國進口生產線,而且這種生產線設備屬于限制出口產品,由于我本人是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當時就突發其想,想過自己想要設計制造一種能夠提煉出那種材料的機器設備來,只是我的知識能力有限,對于這種高科技的生產設備。要實現很困難,這只能算是一個虛妄的夢想而已。

而后來經幾位朋友幫忙。最終也只不過設計出了一款新型的曲軸,不過曲軸的應用領域廣泛。當時因德國進口的光控伸縮機,讓我聯想到了發動機,其實當時也是一時沖動想自己創業,也沒有想太多,就與幾個朋友私下里討論研究,花了點時間將曲軸重新進行優化設計,令其能適用于發動機,當時是準備辦一個小工廠,專門生產曲軸、凸輪軸等配件的。

不過后來,因為某些事情,我的曲軸產品很幸運被政府采納,賺到了第一桶金,再加上得周先生的賞識與資金上的幫助,我又得到了一些專業的人才相助,也有了發動機的草案設計,這才萌生了從事發動機制造行業……”

其實徐臨淵說的一部分內容,早前就有很多人知道,也了解過,所以他只是大略地說了說,并沒有細致地講他的發家史,畢竟有些秘密,他是不可能讓人知道的。

董曉以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多說,她在做這個節目之前,早就已經對未來集團做過詳細的了解與認識。

于是她又道:“目前汽車產業在歐美發達國家處于冷淡時期,但國際市場卻依然保持著穩步發展,而且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那么您的企業在整體發展方面采取了怎樣的戰略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

徐臨淵道:“從未來公司創立之初,我們的初衷只是就那套自主研發設計的in。

曲軸生產線為全自動質鏈模轉流水生產線,配備了完整的在線測量控制儀器和設備,粗加工線由德國的專機自動線(LINDENMAIER)、數控車車拉、數控高速隨動外銑(BOEHRINGER)、圓角滾壓機(HEGENSCHEIDTMFD)和止推面車滾專機、淬火機(EMA)等組成;

精加工線由日本的數控高速CBN磨床(TOYODA)、動平衡機、拋光機(IMPCONACHI)、檢測機、清洗機等組成。連桿軸頸加工則采用了數控高速隨動加工技術,全線采用高速CBN砂輪磨削技術,磨削線速度達到160m/s。

而在這些生產線設備引進以后,我們單獨設計了一套生產線的藍圖方案,又經過了合理精細的改造與優化,使其生產能力與各項技術參數有顯著提升……”

董曉以點了點頭,道:“通過您的介紹,給我直接的感覺就是加工裝備水平是發動機生產的關鍵,那么,你們是如何在世界眾多的加工裝備供應商中進行選擇的?在設備選購上有什么經驗?應該注意什么?”

徐臨淵道:“先進的金屬加工設備是汽車發動機制造的基礎,沒有先進的加工設備就不可能生產出高水平的汽車發動機。

先進的技術具有未來性,易于掌握、修改和升級,可以滿足一定時期內加工產品的更新換代、工藝技術的進步、裝備升級的需要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對于加工設備,則意味著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