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完了嗎?
她看著柳飛憤憤離去的背影,心中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預感。
著實是這兩年的功夫里,她同柳家人接觸比較多,情知那是一文錢扔在油鍋里,都要掀了油鍋撿錢的那種人。
能讓柳飛自州府回來的事情,必然是大事兒,斷不可能只是丟下幾句狠話,就了結的。
偏偏,人卻真就走了。
奇怪,真奇怪。
李花兒這正反復揣測、思量無果呢,耳朵卻被人扯了一下。
她回過頭,就見李大正無奈地看著她。
“你這丫頭,雖說熱心是好的,但也沖動了。”李大道,“他那樣的潑皮,哪里是怕你的?若傷了你,該是什么了局?”
李花兒將弓箭背在背上,兩手捂著耳朵笑道:“什么了局?有爹在,我才不怕他呢。”
馬屁拍得恰到好處。
李大無奈了,又問她:“你娘妹子呢?”
“娘帶著果兒去洗衣服了,玉兒在家幫著照看福寶呢。”李花兒笑道。
李大放了心,這才回身對眾鄉親道:“好了,諸位鄉親也受驚了,便散了吧。”
人群里,就有人贊道:“到底是李督衛,一來就震懾走了那無賴。”
又有人道:“也不知道怎的,就鬧成了這樣。”
還有人議論著:“就那樣的霸王,以后還不知道要怎么樣呢。”
“幸好喜福有些出息。”
這些人說的都是好話,但自然也有那本來和柳家不睦、或者愛譏諷個人、或者與湯娘子不和氣、或者就愛生事看人笑話的,也說了些話。
“好個潑娘們兒,也不知道羞。”比如齊小五的親娘大王氏,如是說道。
“知道羞的人,難道還在這里?擱我要是被下了堂,早都投井死了,還舔著臉留這兒呢。”有人低聲附和。
“嫂子們不知道,也不知道是要留在這兒,勾哪家的漢子呢。”有鄉內的閑漢,流著口水湊過去,如是說。
林林總總,說什么樣的都有,傳在這院子里,眾人也只能當沒聽見罷了。
只是不管是誰,說完了之后,又見沒了熱鬧瞧,便散去了。
寧氏膽子小,拖著孫小小,待人走了之后,才敢湊進去,看自己的兩個嫂子。
童氏和孟氏雖然都掛了些彩,但所幸無大礙,紛紛勸了一言不發的湯娘子,也要走了。
李花兒忙叫住她們,道:“二位嬸子回去將傷口先拿凈水洗了,我家有可好的傷藥了,等給嬸子們送去些。”
童氏推謝道:“哪里就那么嬌貴了?家常里也不知傷多少回呢。”
說著,一家子便走了。
待人都走散了,剩了李花兒并李大、方山在院子里。
屋子里,傳來柳婆子隱隱的哭泣聲。
李大不擅和婦人打交道,又不知道事情到底為何,也不好勸。
而湯娘子則站在那兒,一言不發。
準確說,是自方山來了之后,她就一句話都沒說了,只是低著頭。
她心里空落落的,尤其是想著張氏這些日子給自己耳邊的吹的風,就更覺心中難過了。
她本是個霸道的性子,敢愛敢恨的,以前在張氏家中時,也見過幾次方山,聽了張氏的話,還覺得挺好的。
不過今天的事情一出,只怕也就沒下文了。
縱然李花兒這樣于這些事情頗不通的人,此時也明白了湯娘子為何如此。
她心中也有些嘆息,不過轉念一想,也覺得是好事兒。
如果方山因著今天的事情與那些人議論,就當湯娘子不是好人,那就說明他們不是一路人,這門親事,不做也就是了嘛。
畢竟,湯娘子雖然皮膚黑了點兒,但五官很是漂亮、干活利索、性子爽利的人,年紀也不大,都是好好的人,誰又愿意嫁錯了人?誰又愿意成了下堂妻?誰又愿意大好的青春如此蹉跎?
“嬸子,我們先回屋,換身衣裳吧。”李花兒過去,替她理了理頭發,柔聲道。
湯娘子抬頭看了李花兒一眼,兩行淚珠,猛地流了下來。
李花兒嘆了口氣,佯裝不知道她的心思,拉著她進了屋子。
如今柳婆子這屋子里,早就是一片狼藉了。
架子、柜子、便是水缸都被推翻在地,零零碎碎的東西撒了一地,地席都被掀起了一半。
柳婆子就坐在地席的一角,擎著手,哀哀哭泣。
手上青紫的,顯然是受了傷。
李花兒忙過去看了看,口中道:“柳奶奶,去縣里尋郎中看看吧。”
柳婆子聽見,卻抽泣著搖頭:“不能去,不能讓喜福知道。”說著,又哭了一聲,“我那苦命的孫兒呀!”
李花兒看不得這樣的情景,眼眶也跟著紅了。
湯娘子站在那兒,縱情地流了一會淚,也好轉了,啞著聲音道:“花兒家既然有傷藥,還得求了你,等下送來吧。那孩子心思重,知道了也要生氣。”
李花兒無奈,只得點頭,順手幫著將地席先鋪好,問道:“消停了也有半年的功夫了,怎么突然就鬧起來了?”
自從柳喜福在章太醫那兒當了學徒,柳家人雖然常來勒索銀錢,但也不敢再對柳婆子動手了。
這幾年的時候,他們尋李花兒麻煩的次數,都比尋柳婆子、湯娘子晦氣的次數多。
她問出這句后,柳婆子和湯娘子卻都不說話了。
片刻后,湯娘子冷哼一聲道:“那些不要臉的小人,誰知道他們心中想什么,沒得惡心死人的事兒。”
李花兒知道她們不想說,雖然心中好奇,卻也不再多問了,只是拉著湯娘子坐下,幫她先將頭發整理了。
湯娘子見柳婆子還在哭泣,就安撫了她一陣,才又對李花兒埋怨道:
“你這丫頭也是,過來做什么呢?我還特意讓玉兒去攔著你。你也不是不知道,柳家那群畜生,發起狂來,傷了你怎么辦?”
李花兒幫她挽好頭發,笑道:“難道還能讓你們這么吃虧嗎?來的時候,我就讓三賢去叫了我爹和方校尉來,有個撐腰的,才不怕他們呢。”
湯娘子聽見方山的名字,又愣了片刻,才勉強一笑,由衷道:
“花兒細心,人也仗義,今天的事情,謝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