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涅殃

第七十七章 兩家好

整頓一日,第二日皮照民便正式到了禮部和戶部報道入職。不過回家一月又過半,這一去一返耽擱了時日,日前禮部還忙于今次會考殿試之事,這會兒卻清閑許多。既然兼顧戶部尚書之職,正好今年御用重選將近,皮照民這大半心思都放在了戶部事務上,也很忙碌。

一日盡心疲憊,傍晚回到家中,又多有人送禮上門,皮照民只好一一接待。聽皮襄氏說,今兒白日他不在,都已有好些人送過賀禮來,其中財物難數,光是丫鬟家丁都有好些個。皮襄氏也不太懂京中官職品階,凡是自報家中老爺為朝中某某官員的,皮襄氏都不敢怠慢,禮物收了,人也都留下了。

皮照民聽后細看皮襄氏留下諸多拜帖,不由搖了搖頭,也沒法說皮襄氏什么。他不過初入官場,真正比他官職高的朝中元老都不至如此籠絡于他。這趁著他不在硬塞人進來的,多半都是意欲奉承討好,比他官職微輕者。他們送來的禮物和人皮襄氏已經都收下了,皮照民這會兒也不好退回,日后便不得不多惦念著這些人些啊。

這些到底都是高興的事兒。想來圣上賞賜了這偌大宅邸,日后灑掃,光是安排了那十幾個下人都要忙不過來,也是預知會有這許多人送上門來,事先給他皮府增添下人留的位置。皮照民也就卻之不恭了。除了原本皮家下人和圣上賞賜之人晉級為大丫鬟、大家丁,還有管家一名也是圣上給安排好的,其余人員都暫只做下等仆役便是。

齊管家也早已將此事安排妥當,人員一一入冊,不過是將冊子交給皮照民一看,等皮照民看過點了頭,也就落實了。物品也是,齊管家都會一一細致入賬打理妥帖,不叫皮照民費心,可是稱職。

這剛一入夜,真正讓皮照民既歡喜又頭疼的才是來了,還是一來就來了五個。不就是李毅他們咯。也是他皮照民事先自己應承的,回來便會做東宴請幾人喝個盡興。這五人一進了皮府找見皮照民,不由分說拉著人就出去了,根本也不給人說話的機會。臨走時李毅看了賢香一眼,賢香自己就也跟著去了。

到了薈萃樓,還是他們六人,身后各自有著六香伺候。不過今日,六香已有二香不再是李毅的人。李毅當場將賢香和襲香的賣身契分別交給了皮照民和楊明善。皮照民還多取一份車夫王安的,面上卻不見太多欣喜。反倒是楊明善,一早就樂開了花兒。

捧著襲香的賣身契,楊明善獻寶一般端到了襲香面前,喜道:“襲香寶貝兒,今兒你可就是我楊明善的人了。”

襲香初次露出羞澀樣貌,沒有答話,只側身點頭,輕應,“嗯。”

想來襲香必定會被楊明善收為妾室,這對襲香來說是福氣也是悲哀。能給楊明善做妾都算風光,日后必定吃喝不愁,若是得寵,更該綾羅綢緞加身,金銀賞賜不斷。然而,一日為妾終生為妾。現在楊明善是還未娶親正室,等到楊明善有了正室,襲香也不過是下人身份,還不知道會被正室夫人如何打壓。她生下來的孩子也可能會被正室抱走,都不能養在身邊,又有哪個做娘親的舍得?

素有知心人美譽的楊明善又怎看不出襲香眼藏失落,安慰一番,道若襲香顧慮,可暫只做他楊府丫鬟,日后還可許了一戶好人家做妻。若襲香當真有心于他,他也好多些時日爭取父親同意,要襲香給他做了側室夫人。襲香驚喜抬頭,連連稱是。末了襲香也與李毅對看一眼匆匆,面上各自本就含笑,也沒叫人瞧出端倪。

賢香在一旁看著,心中多有羨慕,面上卻沒顯露出去。

之后,李毅也大方道可將三香送予劉蘭芳三人。不過劉蘭芳當即說劉府丫鬟數多,暫無意增添,拒絕果斷。徐長青和薛志強也道愿賭服輸,沒有收下。李毅也沒多為難,只叫三香今晚再盡心服侍三人。

接下來這一晚上就不多說了,皮照民在劫難逃,到底是被人抬著回府。其余五人除了李毅和“久經沙場”的楊明善,也都這幅慘狀。日后還要被楊明善嘲諷一番,眾人倒也樂呵,感情不減反增。

不日,皮照民收到曲家來信。

先頭搬遷落戶事多匆忙,皮照民趕不及親自上門報喜,也曾去信告知。這會兒先看信上抬頭,見是“曲廣玉書”,皮照民才覺奇怪。再拆開細看,皮照民頓時心下大驚焦促。

不過山高路遠,皮照民無法立即到得曲家細問,光是心急也沒用,漸漸冷靜下來。又看一遍信書,發現曲廣玉字句謹慎,也暗藏透露,叫皮照民無需多慮。曲泰樊雖告重疾,實際休養安身還可過百年。而曲家買賣沉重打擊面上危倒,實際底子豐厚,也能度日。現得知陳㯊諫、湯石墨皆被革職收監,皮照民又高中狀元入朝高官,曲家沾光也還能振作起來。信末曲廣玉還謹慎,叫皮照民無需回信,可收好信件,莫操之過急,叫人看去。

皮照民安下心來,依言照做,沒去回信。

本以為如此兩家皆好,只等著日后陳湯二人正式判書下來,曲家重振,皮照民能幫得上忙的都幫襯一番便好。皮照民兼顧兩部事務也都越發盡心稱職,周全得更多受圣贊。

唯一的小插曲,就是梁允聽皮懷禮說,皮家已搬遷落戶京城,不日待他年滿十四,也會由新竹堂轉入善師堂就學,好親近家中方便照顧。梁允當初答應隱姓埋名入學新竹堂,心下那小心思可是指著皮二月還會再來新竹堂探望皮懷禮,自己先與皮懷禮打好關系,也好趁機與小二月親近一番。如此佳人不在近前,梁允可再在新竹堂待不下去。

梁允實為最是受寵的五皇子,能耐自是大著呢。他當即書信回宮,求著父皇要轉學善師堂,當然也提名要求父皇給皮懷禮開開后門,二人在新竹堂感情交好,也好一同轉學善師堂為伴。當初圣上就是先提要梁允入學善師堂,梁允不愿,圣上才是又試新竹堂。這下可好,圣上大筆一揮就回信答應了。

后圣上親自降旨,命五皇子梁允入善師堂就讀,封皮懷禮為皇子伴讀,一同入新竹堂就學。

皮懷禮這才得知梁允真實身份,也是驚訝萬分。

如此,皮懷禮沾著梁允的光,不但破格以十二歲就能入讀善師堂,還有了皇子伴讀這一榮寵身份。一下子,皮家父子在京中聲明更是遠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