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兒子得蒙圣寵,孫子又獲五皇子欽點為伴讀,得以破格入讀京中善師堂,傍晚放學便可歸家,家人都近在身邊,皮襄氏好生欣慰歡喜。府里丫鬟仆役眾多,齊管家最是得力,既是圣上安排,也不怕家中財物都交給他打理。皮襄氏這日子過得也當真只用享清福,人眼看著起色都紅潤起來。
皮李氏這頭則是欣喜擔憂兩生。府里圣上安排的丫鬟不說,旁人送的丫鬟多有幾分姿色,而且琴棋書畫各有精通,起碼都曾讀書識字。如此對比下來,皮李氏日漸自慚形穢。每見有新丫鬟同皮照民搭話,她心中都要生出嫉妒,隔日便把那丫鬟安排得離皮照民宿院遠遠的。那些丫鬟倒也尊敬她這位夫人,不曾稍有忤逆,皆乖乖聽命,看模樣都算安守本分。
唯有賢香,時日不多已經成了皮李氏的眼中釘。
從前在半坡村家中,皮照民屋內只有杏兒一個丫鬟,還都不用杏兒伺候他起居,只要杏兒幫襯管照皮二月。這次搬遷到了京中府邸,皮照民所居的主人院落頗大,但小二月漸漸大了,也不好再同爹爹同住一屋。皮照民和皮襄氏商量后,便先叫小二月住到了與他院落緊鄰的女主人院落。除杏兒分給了小二月之外,二人又與齊管家商量過,都是撿著圣上賞賜的優先挑揀出丫鬟四人、仆役二人,都是頂聰明伶俐,干活又勤快之人。
皮李氏心中已有不滿。講道理,現在皮家只有她這一位正室夫人,都該是她住進女主人院落。可是她不敢提。小二月為何變成今日這般,需人格外上心照料;她的娘親皮曲氏又是被誰所害……這些陳年舊事,皮襄氏和皮照民都能不再追究,皮李氏又哪能搬起石頭來砸了自己的腳。
皮李氏所分得的院落到底也是除皮照民、皮襄氏、皮二月之外最大的一座。皮洛秋暫時依然與她同居一院。皮懷禮則單獨住進了長子院落,說是方便讀書不叫人打擾。皮懷禮爭氣,皮李氏喜悅,也算平衡了心理。
然而,皮照民屋內除了齊管家做主安排的幾個丫鬟、仆役,皮李氏都看過,那幾個丫鬟都相貌平平,想來齊管家故意如此安排,也是個懂事的。但那賢香卻是皮照民親自吩咐,留在了他院中伺候。
回想皮照民回家接親時身邊就帶著這賢香。皮李氏不得不對賢香另眼相待。得知賢香是李毅送的,見皮照民與李毅感情日漸交好,皮李氏卻又不得不隱忍著,只敢在心中擔憂嫉妒。
幸虧賢香一改往日脾性,只表現得活潑調皮,沒叫皮李氏看出她像皮曲氏去。而且光看她相貌也不算出眾。要不然,還不知皮李氏心中要怎般復雜,許會再漸升暗害之心都說不定。
嘛,日子過了月余,總體來看皮府內一片和諧向好。
這一日,朝堂之上,圣上終于親下判書。經大理寺查辦,陳㯊諫、湯石墨二人罪狀確鑿,此外還搜出湯石墨長久收受賄賂秘密賬本幾冊。過往御用評選多不公正。雖也沒出過什么大岔子,湯石墨家的小金庫卻是堆成了金山銀山,又有珍寶無數。
圣上降罪。陳㯊諫、湯石墨二人皆罷黜尚書職務,但顧念二人為官半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罪當問斬卻不賜二人死罪,只貶為平民,可回鄉種田養老。但父之過,年事已高,子當替父從軍。命陳、湯兩家成年兒子皆充軍為兵。兩家家產全部充公,女眷和幼子才可布衣陪二人回鄉生活。
可見圣上賞罰分明間也有著念舊慈悲之心。陳、湯兩家如此下場,好歹都保住了性命。只是大殿之人,人人仍心下唏噓。所謂伴君如伴虎,一朝失勢,滿盤皆輸。曾是高官的人,現在要回家種田,又哪里那么容易?成年兒子都被充軍,安危也甚是讓人擔憂。
思念及此,曾與陳、湯兩家交好之人都不免搖頭嘆息。但有些嘆息之余,額頭不禁冷汗直流,他們自顧不暇,都該早日警醒。
午后,善師堂突然派人到了皮府,面上急切告知,皮懷禮在學堂之上與人廝打起來,不敵對方年長身高體壯,傷得嚴重。皮照民剛下朝堂回府,立即安撫皮襄氏、皮李氏一番,又直奔善師堂。
到時,梁允親自迎上前來,告知皮照民,道:“皮侍郎無需擔憂,現懷禮人在老師屋中,我已命人喚來宮中御醫為他診治。”
皮照民趕忙向梁允行禮道:“臣,見過宣親王,給宣親王請安。
“免禮。”
皮照民起身后又問:“還請宣親王告知,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原來,湯石墨的小兒子湯道渠,今年剛滿十四,也入了善師堂為學生。早前湯石墨的判書還沒有下來,家人也還沒被牽連,湯道渠仍然每日按時上學。雖然有些學生已在旁竊竊私語,但到底都不曾明顯擠兌。
今日有些學生在上學前偷聽到家中大人講話,知道陳㯊諫和湯石墨兩位原尚書的判書下來了,都被革職啊,家產充公啊什么的。其中幾個品行稍差的學生便是再忍不住,老師在前頭講課,他們就在后頭出言譏嘲起了湯道渠。坐在前排的梁允和皮懷禮都能聽清。
“在座的大多都是官家子弟,或有富商家中長子也不可小覷了。唉,我這一時忘了,你們說說,他湯道渠又是什么來頭來著?”
“這你都能忘了?湯道渠他爹可是大名鼎鼎的戶部尚書湯石墨呀。”
“噗……是你忘了,湯石墨早被收監大理寺,今日判書下來,可再不是戶部尚書咯。”
“聽說湯石墨不只將被罷黜官職,湯家家產也會盡數充公,還有……”
“嘖嘖!可憐呦。”第一個帶頭說話的聽著旁人議論,自個兒面上一笑,指名道姓問湯道渠,道,“喂,湯道渠,你家家產都被充公了,又哪來的學費,還能跟我們共濟一堂聽書學習呢?”
這時湯道渠還能隱忍,不理會那人。
然而,那人見湯道渠不理他,竟然高聲沖著老師大喊,道:“老師,我們這課堂上有罪臣之子,請恕學生無心上課。還請老師將這不該來的人趕出去。”
“對啊!對啊!請老師將湯道渠趕出去。他爹能犯下那等大罪,教出來的兒子又能好到哪里去。我們可不敢跟他在一個學堂念書,別把我們都帶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