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涅殃

第九十一章 探西宅

“小姐,這是這個季度的營銷簿,請小姐過目。”當夜,適逢賢香和雯香各帶了一個季度的賬簿回來,交由小二月合算。

小二月一看,單是上個月的營收便是白銀一十五萬兩,其中七萬兩是梁允店鋪分成所得。這一個季度合算下來,總共營收白銀四十七萬兩。

“你去將庫房的賬本取來。”小二月吩咐雯香道。

“是。”

不多時,雯香將庫房的賬本取了來。賬本末頁,已見皮洛秋從庫房支取了銀三百兩。

小二月皺眉,巧就在這同一頁上,她上次也曾從庫房支取三百兩。

目前家中收入大半來自小二月的纈彩坊,皮照民月俸遠不足數。這管理家中賬本的任務漸漸也落到了小二月手中。她要從家中支取錢財,從來不必向皮曲氏、皮襄氏或是皮照民報備。這許就是誰掙錢誰掌權吧。

從前,小二月每個月固定向家中上交五萬兩做家用。那時纈彩坊剛起步,差不多是全部的營收了,并無藏私。小二月覺得,她能有今天,也全賴家人信任支持。她賺得的錢理應回饋家里。家中需要添置的,從不會虧待了誰,可著這些錢花,都能挑著最好的買。

皮照民向少用錢;皮襄氏和皮曲氏支取也都有數,卻也從不會亂花錢。基本庫里頭每個月都能攢下三四萬兩,如今已有小幾十萬兩攢著。

先頭皮曲氏有話,皮洛秋竟當真不客氣,一口氣就支取了三百兩去,也不知是要添置些甚?

小二月大筆一揮,決定這個月入賬七萬兩上交家用。

賢香見了當即從衣兜里掏出七萬兩的銀票來。雯香將銀票和賬簿一并送回了庫房。

小二月笑問:“你怎多帶了二萬兩回來?”

“小姐前兒不是提過,”賢香將懷中銀票全部掏出,還剩下了三萬兩,道,“如今纈彩坊月入穩定超十萬兩,不想瞞著老爺、夫人,考慮是否全交家里。我覺著小姐這次要上交十萬兩,便是如數帶來。”

賢香如此知心,小二月不瞞她道:“爹、娘、奶奶都少用錢,庫房里頭積壓錢多,還要擔心防賊。我已命齊管家不日到銀莊多開賬戶,一部分存到我爹娘名下,一部分以府名存放,府中只留夠月用。娘也同我說了,纈彩坊賺得多少,其實我不必全交家用。明日我隨你們一同出門,給你和雯香也各開一個賬戶,這三萬兩就存到你們名下吧。”

“小姐可是防著洛秋小姐?”賢香直白問道,不覺歡喜小二月一下子賞了她和雯香三萬兩白銀,只當是替小二月存著。

小二月搖了搖頭,道:“她支取多少,這賬本上都有數,日后要用,也都要同齊管家備份。齊管家有度,想她再是奢侈,一個月總問不過千兩。家中還養得起,隨她去罷。”

賢香心道,哪里是“家里”養著皮洛秋,分明是小二月養著皮洛秋了,但笑而不語。

第二日。小二月一早隨賢香和雯香一同出門。銀莊尚未開門,三人都先到了纈彩坊。

只這一間店面上也是積壓了不少銀兩。小二月留下碎銀,將足十兩的銀錠和金錠合數十八萬兩全部封箱藏在了地窖。余下還有金銀近十兩,大張的銀票若干,則等到銀莊開門,命人全部運至銀莊。

小二月和賢香、雯香都新開了一個賬戶,大半銀兩自存入了小二月賬戶內,但除去昨兒的三萬兩,小二月又添七萬兩,給賢香和雯香各存入了五萬兩。

雯香比賢香有心,當即謝小二月道:“多謝小姐。”

小二月瞅著雯香笑笑,只道:“稍后你店里頭的營收都直接存入你自個兒名下即可。”

雯香眼睛一轉,小二月大方,她也不會過分貪心,主動提出:“還是存在姐姐名下吧。”

“也可。”小二月點頭道。

出了銀莊大門,不想竟撞見皮洛秋帶著多寶進入前方不遠店鋪身影。

小二月抬頭看,那是梁允名下的一間纈彩坊。皮洛秋是來購物呢?還是來會情郎呢?

小二月都無心干涉,當做沒有看見,便是轉身。

“小姐可便回府?”雯香的店鋪在另一方向,已是先行,賢香問道。

“我到西宅看看。”西宅就是小二月買下石榴巷不遠的宅邸,牌匾空置,暫名西宅。

“我陪小姐。”

二人步行路過石榴巷、纈彩坊,再轉個彎,便到了西宅。此宅不大,僅二進四合院規格。因曾居富人,內里裝潢倒是氣派。

“小姐,您來啦。”推開大門,一人立即迎上前來。

一男子年紀十四,個頭不高,體格精壯結實,相貌淳樸,一雙眼睛晶亮倒是透著股機靈勁兒,名何書桓。

“桓哥哥,你年紀長我,說了不必對我敬稱。”小二月先同何書桓打招呼道。

何書桓立即紅了臉蛋,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腦勺,支吾嘗試喚道:“二月妹……”

“您是主子,我們這做下人的,哪里能沒大沒小。”一女子慢了些迎了出來,打斷了何書桓,還瞪了何書桓一眼,又立即端起笑臉,熱情招呼,“小姐快隨我進屋坐。”

“云娘,說了日后我們都是一家人,不分什么……”小二月無奈,沖著李淑云笑道。

又被李淑云打斷,匆匆拉著小二月進了里屋上座,便急著去沏茶。

小二月打眼環顧,這屋子里雖冷清了些,但全無落灰,看來被這母子倆打理得很好。

其實,李淑云和何書桓都不是以下人身份被小二月買來。

也就是兩個月前。

這對母子巧跪在纈彩坊門口叫價賣身。其身前地上寫道:熟惡夫拋妻棄子,走投無路,賣身為奴。

周圍人議論紛紛。這母子倆本不是京城人士。李淑云年近三十,瞅著模樣還像二八,倒是生得清麗,可惜終生未嫁,竟還有了十幾歲年紀大的兒子,原是遇人不淑。不知具體是京中哪個何姓人家,該是從商。稱其曾是意氣青年衣冠楚楚,十五年前到得李淑云老家,騙了單純女娃兒。半年后離去,卻再未返還。

李淑云不日便是挺著個大肚子,已是被人指指點點,后未婚生子,家中父母倒還憐惜,不顧村人惡語相向,關起門來仍養著女兒、外孫。然,貧苦夫婦一生操勞,終于年前雙雙撒手人寰。

那村中規矩,女娃兒不得繼承家中田產。何書桓雖也是李家外孫,但這不知來路的野種,可不被村人承認。李家的田產便是被村人強搶了去,孤兒寡母也是莫可奈何。

時,李淑云手中只剩下那何公子留下一枚金釵、半枚玉佩。將金釵變賣得了路費,李淑云便是帶著何書桓一路上京,尋人。

人,他們是尋到了。但,時過境遷,其人早已忘了他們娘倆,哪怕看到那半枚玉佩明顯目中有異,但其不承認李淑云和何書桓是他的妻子。其早已另謀家事,還是給人做了上門女婿。家中女主人打緊里頭吆喝了一聲,那人就趕忙將李淑云和何書桓推出家門,狠聲趕人。

現在,這娘倆兜里再無分文,留京不得,卻也無處歸去,只得賣身尋個出路。

賢香一直在店里頭瞅著,好一對母慈子孝,雖是布衣,身世凄慘,但母子倆眼中始終彼此相依,不曾灰冷,那男孩兒竟還識字。地上那些就是那兒子寫的。

母子倆在纈彩坊門前跪了好一陣了,只有幾名男子目中猥瑣上前問過。一聽何書桓是李淑云的兒子,大半人頓時胃口全倒,但竟還有人提只想買了李淑云回去給他做小,不愿顧何書桓死活。李淑云自是不肯。何書桓狠相將人趕走。賢香漸漸心生惻隱,忙是回了皮府一趟,請來小二月。

小二月本就想雇人照看西宅,親自一看,覺著這對母子合了她眼緣,便舉步上前,先問了二人名姓。

母子倆都好脾氣的,被人問過幾多遍了,到了小二月這兒還是有問有答,面上全無不耐。可是話說了沒兩句,二人腹鳴聲響。

小二月一問,二人昨夜露宿街頭,已是兩天不曾果腹。

小二月看了賢香一眼,賢香便就近買了街邊小攤兩張燒餅、兩碗漿子回來。小二月請人進店中,好歹有張桌子吃飯。母子二人看小二月年紀輕輕,氣質衣衫不俗,目光純凈,以為遇見了大戶人家的好心小姐,能得了一頓飯也是好的,無疑跟進店中。

看母子二人餓極,仍細嚼慢咽,小二月當即決定,道欲請二人看家護院。這二人一開始還不信,直到隨著小二月和賢香到了西宅。

小二月道,這宅子她買下不久,一直空置。

推開各處房門,果見滿室落灰,家具倒還全活,只需打掃一番,添置些日用細軟便可住人。

“眼下這房子我還不用,你們可自挑選兩間房住下。平日里做些打掃方可。”說著,小二月從身上掏出二十兩白銀來,“這些錢估摸著夠你們添置物什,生活月余。不夠的,你們再隨時到纈彩坊,賢香會支給你們月錢。”

母子倆對看一眼,忽然齊齊下跪。小二月給的二十兩,已足夠買下他們母子二人。

小二月卻道:“說了這些錢是給你們添置物什用的,被子啊、碗筷啊、笤帚、簸箕……這人日常要用的,可是什么都缺,什么都得買。我不是要買下你們母子,只是雇傭了你們母子來給我看家。等日后你們若是能自謀了出路,隨時告知我一聲,便可離去。快起來吧,莫要逢人便跪。”

對小二月來說,這西宅是她向往的普通人家歸宿。在這里,她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商人,拋開官家小姐身份,李淑云和何書桓都不比她身份低微。

瞧出小二月屬實不喜二人跪她,母子倆倒也機靈起身,不用人再多勸。不過不管小二月怎么說,二人還是將小二月當成了自己主子,哪怕沒有契約束縛,他們都自發忠心,甘愿做了這西宅的下人。

很快,李淑云便奉了熱茶來。小二月一聞便知,還是頂好的茶葉沏的。

“你們月錢可還夠用?”小二月問著,賢香已掏包。

“夠用!夠用。小姐之前留的二十兩還剩大半呢。”李淑云連連擺手。

小二月詫異向賢香看去,賢香點頭。兩個月來,母子倆都不曾到纈彩坊向賢香再支錢用。

“怎還剩了這許多?”小二月估量,光是她喝的這茶水,買得一兩已是要一兩銀子。

李淑云看了何書桓一眼,后者跑出,又很快折返,遞給小二月一個本子。

小二月翻開一看,上頭細致記載著母子二人這二月來全部支出,竟是一本賬本。那二十兩,母子二人只用了一兩,買了兩床棉被、兩套碗筷、鍋鏟刀案一副。二兩買了一兩上好的茶葉,一兩是買了一套茶具,店家附送了一兩苦茶。旁的瑣碎,都是幾文、幾文、幾十文的買菜買米油鹽錢,兩個月加起來用的總共都不超出一兩。

小二月看過心中恍惚,都快忘了,普通人家,精細過日子的,原都如此,用不了多少錢的。

小二月察覺遺漏,笑問道:“我瞧著院中多了笤帚、拖把、簸箕、木桶等物,你們娘倆身上穿的難道都不是新添置的衣裳?”

何書桓立即笑道:“這些都沒花錢。”

“沒花錢?”小二月驚呆。

李淑云解釋道:“老家里做些木工,正巧打掃時在這院子一角發現了一把斧頭,院里頭那些灑掃物都是書桓從城外山頭取了材料,拿回來自己扎的。平日里用的柴火也都是他到山頭上砍來。”

“娘還給人家洗衣服,有些大戶人家稍微舊了的衣服還挺好就不要了,娘都討了來。”何書桓補充道。

原來如此。忽然,小二月察覺,這沏來的好茶,李淑云只給她和賢香各倒了一碗。回想那店家送了一兩苦茶,怕是母子二人只喝那苦茶,好茶都是留作萬一她來給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