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嫁到

第217章 求情

三皇子一走,御書房里頓時安靜下來,只能聽到皇上依舊氣憤不已的喘氣聲。

鄭不祿放輕腳步,小心翼翼的給皇上倒了一杯茶,放到了御案上。

皇上被氣的滿腔怒火,端起涼茶仰脖就喝了下去。

“皇上消消氣兒,三皇子年輕,不通政務也是正常的。您若是因為這個跟他置氣,真是不值得。您在這兒氣的要命,他這不還不知道自己錯哪兒了么?”

鄭不祿輕聲安慰著皇上,平息他的怒火。

皇上放下茶杯,冷哼了一聲,不滿的說道,“他還年輕?朕像他這么大的時候,都不知道躲過多少次陰謀詭計!若是都像他這樣,尸骨怕是都要腐沒了!”

皇上繼位晚,他又非長非嫡,當年幾個有勢力的皇子奪位激烈,皇上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的苦難,才好不容易得到了皇位。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不想讓幾個已經成年的皇子手足相殘。

三皇子確實沒有對兄弟下手,可他早就盯上了朝中的權柄。不說他妻族鄭氏也是手握兵權,他自己府上現在就已經開始養幕僚了。

若他真的聰慧過人,那皇上也不至于如此生氣。可現在看看,他也只是有些小聰明,放到江山社稷上,那就完全不夠看了。

皇上嘆一口氣,他這三個成年的兒子,老三自作聰明,老四一心念佛,老五吃喝玩樂,竟是一個站得住的都沒有。

“皇上您還年輕,再說了,下面的小皇子們也是一天一個變化,沒準兒往后就有能抗得住的呢?現在呀,您就放寬了心,別在這兒難為您自個兒了!”

鄭不祿這話說的其實有些逾矩,要是讓外人聽去了,肯定會覺得他肯定會掉腦袋。皇家的事兒是那么好摻和的?這都編排上幾位皇子了。

可架不住說進了皇上的心坎兒里,更何況鄭不祿跟了皇上幾十年,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他自己門兒清著呢。

聽了鄭不祿的話,皇上的臉色確實變的好看了許多,還跟著點了點頭,贊同道,“你說的也對,現在操心這些干什么?就算他們幾個能折騰,也翻不出多大的水花來。就那個腦子,都不會轉彎兒,還談什么權謀呢。”

皇上免不了一番自嘲,心中卻還依舊有些難過,為自己,也為這幾個不爭氣的兒子。

“對了,今兒沈宴錚那有沒有什么新的消息?”皇上又問道。

鄭不祿這才呈上秘奏,安慰道,“這事兒也不是一日兩日就能調查得清楚,您也別跟著著急。”

皇上嘆口氣,揉了揉額角,翻開了秘奏。

三皇子入宮覲言,結果卻被皇上攆出宮,關了禁閉這件事,也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只一個晌午的功夫,就傳遍了皇宮。

惠妃如今在后宮一人獨大,唯一的兒子惹怒了皇上,她自然也是坐不住了。

她親自去小廚房熬了一下午的補湯,然后換了一身素凈的宮裝,端去了御書房。

皇上這會兒早就已經批完了奏折,剛剛送走得了信兒進宮來勸解他的鄭大將軍,也就是惠妃的父親,然后就聽稟報說惠妃前來給皇上送膳。

本來鄭大將軍嘮嘮叨叨的就夠讓他心煩,這會兒惠妃又過來,少不了又是為了給三皇子求情。

皇上今日已經不想再聽到有人提三皇子,便讓人打發了惠妃,讓她回去,不必再往御書房跑。

惠妃被下了臉面,但面上卻絲毫不見尷尬和委屈,還讓傳話的內侍把她帶來的補湯給皇上送進去,她就不打擾皇上了。

內侍不好拒絕,只能接了過來。送走惠妃后,近了殿內,試毒后承了上去。

聽了內侍的傳話,皇上這才緩緩點了點頭,也象征性的喝了兩湯匙。

惠妃在回去的路上路過御花園,迎面正巧碰上了走過來的蓉嬪和李嬪,李嬪手中還牽著九皇子。

見了惠妃,蓉嬪和李嬪上前來行禮。

惠妃沒心情跟她們二人閑聊,見了禮后就要打發了她們。

卻不想蓉嬪跟看不出來她面色不虞似的,上趕著找話兒說道,“娘娘這是去見皇上了?可是因為三皇子的事?要妹妹說呀,您這就是杞人憂天了,三皇子德才兼備,不過是跟皇上爭論了一番罷了,皇上就算是生氣,也不過是一時的。您這去求情,豈不是太不顧及皇上的面子了?”

惠妃自來就看不上蓉嬪這幅小人得志的嘴臉,看不懂人臉色,還專愛往人肺管子上插刀。而且她身份低微,就算是生養了四皇子,但也還只是個嬪。這么些年了,她的母族也依舊沒能擠進京城來,還在地方上當著個芝麻小官兒。

所以不論蓉嬪如何蹦跶,惠妃也從來沒把她當一回事。跳梁小丑罷了,根本不足為懼。

但是她今日這話,卻實實在在是打了惠妃的臉。

皇上別說聽她替兒子求情了,連面都沒跟她見,這不就是直接堵了她的口,不讓她給兒子求情么。

冷冷的看了蓉嬪一眼,惠妃諷刺道,“本宮確實沒有蓉嬪會察言觀色,畢竟有四皇子在身旁讀經念佛,耳濡目染之下,蓉嬪最是會為他人考慮了。”

蓉嬪被冷嘲熱諷了一通,張了張嘴,卻是不敢再刺激惠妃了。

撇了撇嘴,蓉嬪敷衍著讓了讓身,語氣不善的說道,“不敢耽誤娘娘,嬪妾這就回去了。”

說完,也不管跟她一起閑逛的李嬪了,帶著自己的宮女,趾高氣揚的就走了。

李嬪可沒有蓉嬪那么囂張,見狀趕緊行了一禮,解釋道,“娘娘不要跟蓉嬪一般見識,她自來就是這個樣子。”

“本宮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樣的人,豈會跟她生氣?這么晚了,你還帶著九皇子在外面?也趕緊回自己殿里去吧。”惠妃不欲跟李嬪這些年輕的妃嬪浪費口舌,揮了揮手,不耐煩的把人攆走了。

李嬪福了福身,讓開了路,等惠妃眾人先走后,她這才帶著自己的人回了宮殿。

哄著九皇子去洗漱后,李嬪坐在貴妃榻上若有所思。

宮女站在她的身后給她卸頭上的釵環,見她不說話,就輕聲問了一句。

李嬪揉了揉因抱著九皇子而有些酸痛的胳膊,吩咐道,“明日去給承恩伯府和鎮國公府送個信兒,就說我想念侄女,讓她們入宮來陪我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