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滿滿小農女

第一百五十章

金美玉的這個提議算是提在了這些人的心坎上,之前他們商量的也是如此。

但是這事兒要怎么做,卻需要另外商量。

畢竟,他們也不是沒想航海去外面看看。

之前航海外出,收益和損失不成正比,損失要更大一些,這才讓人們打消了去外面看看的想法。

但是因著這次天災,

大量的海商前來和金美玉做交易,為大禹帶來了數不清的糧食和利益,要說沒有人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在天災這段時間,有不少家族勢力在別處建立了港口,出海進行貿易,

這其中,

皇室也參合了一腳。

但是結果卻并不理想,最后的收益和損失依舊不成正比,

完全達不到金美玉那般的成功率!

這些人看著金美玉和海外商人做交易,做的風生水起的。

如果不是金美玉和那些商人只做糧食交易,糧食又都捐給了朝廷,說不準會有那眼紅的對金美玉下手。

畢竟金美玉那邊,成功到達的海商實在是太多了!

現在,海商到來的數量在急劇減少,什么原因,在場的這些人差不多也是心知肚明。

知道金美玉是個好運之人,福氣過剩的那種人,這些人氣也氣不過來,只能從金美玉的身上想辦法。

他們能想什么辦法呢?

很簡單,讓金美玉組織船隊出海!

當然了,為了能在這其中保有最大的利益,他們也會在其中參合一腳!

金美玉還是很上道的,這不,大臣們才開了這個口,她就順著上來了,

那之后的事兒就好辦了!

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

因此當皇上提出,要組織海船出海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金美玉會順勢接過這項任務。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金美玉卻只是說。

“既然大禹有所需求,太平回去后會做安排,讓漁船停止打撈,改為商船,為大禹帶回來更多的糧食產品!”

金美玉這話的意思便是,要更改自己的勢力,自己干了!

這可不是這些人想要看的!

當然了,他們也沒著急,畢竟金美玉能有這樣的想法,所有人都要說一聲覺悟高!

所以大臣們依舊和顏悅色。

“這如何是好,公主已經為了大禹付出良多,不能在讓公主破費下去。既然這是為了大禹組建的商船,公主只要擔個名字便好,其他的不用公主費心,

我們這些老骨頭還有些用處。”

這意思便是,

用著金美玉的名頭,

使用著金美玉的福運,卻不打算給她半點利益!

金美玉像是沒聽懂對方的利用似的,眉頭微皺,反問。

“大人的意思是,商隊不需要我做些什么?”

“公主還是需要掛個名的,日后百姓得了實惠,也會念公主的好得。”

金美玉點點頭,想了想,隨后卻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看了一眼那大臣。

皇上看金美玉這幅樣子,便問。

“太平是有什么話要說嗎?”

所有人都看向了金美玉,他們雖然是笑著,但是畫面總有種群狼環伺之感。

金美玉抿了抿嘴唇,像是有些為難,不過最后還是說到。

“朝堂想要用什么商品和外族做貿易呢?”

這個……

大家之前明里暗里的都在想著如何瓜分利益,利益分配好了,便把金美玉找了過來。

現在金美玉這么一說,他們到是有些躊躇了。

按常規來說,他們大禹的商品不愁賣,不管什么,在外面賣的都挺好的,像是茶葉絲綢,瓷器玉器,這些都能在外面賣上價格。

但是現在金美玉問了出來,他們轉念一想,又覺得是自己思考不周。

如今百姓那邊百廢待興,別說茶葉和絲綢了,就是瓷器玉器的數量都少了。

百姓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期,這段時間,像是茶葉絲綢這樣的商品,數量必然不會太多。

那么瓷器玉器呢?

這些到是可以出口,但是這些東西太脆,在海上容易出現折損,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皇上都曾經組織過人出海貿易,對于這方面的情況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想要販賣瓷器玉器,就必須做好相應的防護,然而這防護做的掩飾了,就占地方了,船就那么大,能帶的商品數量有限,就算商船沒有出問題,走個來回,能賺來的錢肯定沒有他們想的那樣暴力了。

如此一想,現在這個時期,好像最適合的,便是金美玉店里的那些商品。

那些商品,之前的那些海商就很喜歡,現在他們帶著大量的貨物出海,必然也能受到極大的歡迎。

做過生意的人都清楚,想要把一個全新的東西賣出去,最難的時候便是最開始,誰都不知道這東西是什么,功效又如何,多數人都會采取觀望的態度。

但是金美玉的這些商品不同,它們雖然出現的時間還短,但是海外的商人們已帶回去了不少,市場已經打開,運過去必然是不愁賣的!

而且金美玉的商品和絲綢茶葉這些也不同。

因為她長期收購,收購價格穩定,甚至還會賣一些糧食給賣她原材料的人。

因此,給金美玉提供原材料的供應商其實很穩定。

就算有那么一段時間,價格上浮的厲害,金美玉也咬牙吃下了,并沒有讓這條供應鏈斷了。

所以,別看現在民間百廢待興,什么什么都缺。

但是金美玉所需要的原材料卻一直都有,沒有缺少過!

這些不管是大臣還是皇上,都有所了解。

畢竟當初也是他們,在金美玉遭遇海難后,伸手向了金美玉的那些產業!

想要接手這些產業,不對其進行一下了解怎么行!

正是因為了解,所以這些人在排除了那些常規的商品后,第一時間想到了金美玉店里的那些。

金美玉看了一圈,最后默默的,爆出了一串價格。

什么什么商品對應什么什么樣的價格。

金美玉報的都是市場價,這些大臣不用別人多說什么,只是在腦子里一轉,就知道想要裝滿這一船的商品,需要花費多少金銀!

那價格,高到這些大臣都咋舌的程度!金美玉的這個提議算是提在了這些人的心坎上,之前他們商量的也是如此。

但是這事兒要怎么做,卻需要另外商量。

畢竟,他們也不是沒想航海去外面看看。

之前航海外出,收益和損失不成正比,損失要更大一些,這才讓人們打消了去外面看看的想法。

但是因著這次天災,大量的海商前來和金美玉做交易,為大禹帶來了數不清的糧食和利益,要說沒有人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在天災這段時間,有不少家族勢力在別處建立了港口,出海進行貿易,這其中,皇室也參合了一腳。

但是結果卻并不理想,最后的收益和損失依舊不成正比,完全達不到金美玉那般的成功率!

這些人看著金美玉和海外商人做交易,做的風生水起的。

如果不是金美玉和那些商人只做糧食交易,糧食又都捐給了朝廷,說不準會有那眼紅的對金美玉下手。

畢竟金美玉那邊,成功到達的海商實在是太多了!

現在,海商到來的數量在急劇減少,什么原因,在場的這些人差不多也是心知肚明。

知道金美玉是個好運之人,福氣過剩的那種人,這些人氣也氣不過來,只能從金美玉的身上想辦法。

他們能想什么辦法呢?

很簡單,讓金美玉組織船隊出海!

當然了,為了能在這其中保有最大的利益,他們也會在其中參合一腳!

金美玉還是很上道的,這不,大臣們才開了這個口,她就順著上來了,那之后的事兒就好辦了!

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因此當皇上提出,要組織海船出海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金美玉會順勢接過這項任務。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金美玉卻只是說。

“既然大禹有所需求,太平回去后會做安排,讓漁船停止打撈,改為商船,為大禹帶回來更多的糧食產品!”

金美玉這話的意思便是,要更改自己的勢力,自己干了!

這可不是這些人想要看的!

當然了,他們也沒著急,畢竟金美玉能有這樣的想法,所有人都要說一聲覺悟高!

所以大臣們依舊和顏悅色。

“這如何是好,公主已經為了大禹付出良多,不能在讓公主破費下去。既然這是為了大禹組建的商船,公主只要擔個名字便好,其他的不用公主費心,我們這些老骨頭還有些用處。”

這意思便是,用著金美玉的名頭,使用著金美玉的福運,卻不打算給她半點利益!

金美玉像是沒聽懂對方的利用似的,眉頭微皺,反問。

“大人的意思是,商隊不需要我做些什么?”

“公主還是需要掛個名的,日后百姓得了實惠,也會念公主的好得。”

金美玉點點頭,想了想,隨后卻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看了一眼那大臣。

皇上看金美玉這幅樣子,便問。

“太平是有什么話要說嗎?”

所有人都看向了金美玉,他們雖然是笑著,但是畫面總有種群狼環伺之感。

金美玉抿了抿嘴唇,像是有些為難,不過最后還是說到。

“朝堂想要用什么商品和外族做貿易呢?”

這個……

大家之前明里暗里的都在想著如何瓜分利益,利益分配好了,便把金美玉找了過來。

現在金美玉這么一說,他們到是有些躊躇了。

按常規來說,他們大禹的商品不愁賣,不管什么,在外面賣的都挺好的,像是茶葉絲綢,瓷器玉器,這些都能在外面賣上價格。

但是現在金美玉問了出來,他們轉念一想,又覺得是自己思考不周。

如今百姓那邊百廢待興,別說茶葉和絲綢了,就是瓷器玉器的數量都少了。

百姓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期,這段時間,像是茶葉絲綢這樣的商品,數量必然不會太多。

那么瓷器玉器呢?

這些到是可以出口,但是這些東西太脆,在海上容易出現折損,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皇上都曾經組織過人出海貿易,對于這方面的情況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想要販賣瓷器玉器,就必須做好相應的防護,然而這防護做的掩飾了,就占地方了,船就那么大,能帶的商品數量有限,就算商船沒有出問題,走個來回,能賺來的錢肯定沒有他們想的那樣暴力了。

如此一想,現在這個時期,好像最適合的,便是金美玉店里的那些商品。

那些商品,之前的那些海商就很喜歡,現在他們帶著大量的貨物出海,必然也能受到極大的歡迎。

做過生意的人都清楚,想要把一個全新的東西賣出去,最難的時候便是最開始,誰都不知道這東西是什么,功效又如何,多數人都會采取觀望的態度。

但是金美玉的這些商品不同,它們雖然出現的時間還短,但是海外的商人們已帶回去了不少,市場已經打開,運過去必然是不愁賣的!

而且金美玉的商品和絲綢茶葉這些也不同。

因為她長期收購,收購價格穩定,甚至還會賣一些糧食給賣她原材料的人。

因此,給金美玉提供原材料的供應商其實很穩定。

就算有那么一段時間,價格上浮的厲害,金美玉也咬牙吃下了,并沒有讓這條供應鏈斷了。

所以,別看現在民間百廢待興,什么什么都缺。

但是金美玉所需要的原材料卻一直都有,沒有缺少過!

這些不管是大臣還是皇上,都有所了解。

畢竟當初也是他們,在金美玉遭遇海難后,伸手向了金美玉的那些產業!

想要接手這些產業,不對其進行一下了解怎么行!

正是因為了解,所以這些人在排除了那些常規的商品后,第一時間想到了金美玉店里的那些。

金美玉看了一圈,最后默默的,爆出了一串價格。

什么什么商品對應什么什么樣的價格。

金美玉報的都是市場價,這些大臣不用別人多說什么,只是在腦子里一轉,就知道想要裝滿這一船的商品,需要花費多少金銀!

那價格,高到這些大臣都咋舌的程度!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yq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