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農女有空間

第131章:產量

程景看著母親那要哭的模樣,心被狠狠的揪了一下。

他最終還是沒有去唐家。

其一,他不想母親為難。

其二,若是他半夜去唐家,第二日村里怕是會傳出風言風語,這對唐宓的名聲不好。

程景沒有去,可是顧六身邊的人卻到了唐家。

初七帶了兩只人參和一只特制的暖爐,送是顧六送給唐宓的。

和這些東西來的還有一封信。

其實信函上寫的無非是一些客套話,但是唐宓瞧著卻很受用。

只是她也并非是矯情的人,在收了顧六送的東西后,就開始用了起來。

這暖爐是特制的,在里面放了一塊炭,外面用暖爐套子套上,那么放在腹部上能緩解疼痛。也是因為這個暖爐的存在,唐宓這一夜休息的好。

后來蒲家村也有人找上門來。

原來離下河村二十里的蒲家村今年也出了個秀才叫蒲興學,只是這個人的名次沒程景好,沒有拿到稟生的名額。可蒲家村和下河村一樣,也是從未出過秀才,如今好不容易出了個秀才公,自然十分在意!他們聽聞程家辦流水席是請了唐宓,也想請幫忙幫蒲興學辦流水席。

可惜唐宓身子不適,恰好用這個借口拒絕了,但是為了不得罪人,夏荷還是走了一趟。

唐谷和夏荷一起去了蒲家村,還帶去了唐宓特制的佐料,得到了眾人的贊賞。

因為流水席辦的漂亮,后來蒲家村的村長還親自送了夏荷和唐谷回來。

蒲家村的村長給足了面子,其實也是因為唐家人在知道山上的菌子可以吃后,沒有隱瞞的教給了眾人。蒲家村村長的的遠房侄女就嫁到了下河村,她回了蒲家村的娘家后,又教給了村里的人。菌子山里多的很,村里不少人都因為菌子的存在能有一口飯吃,對于唐家,這些人還是知道感恩的。

因為蒲家村村長的到來,唐家人在村里的名聲也越來越好了!

可惜有人歡喜有人愁!

倒是蘇家,一副愁云的模樣。

大越的院試三年之內只有兩次,除非當今陛下開恩科,否則這個規矩是怎么也不會改變的。這也就是意味著蘇亭想要再參加院試就得等兩年后了。

如今蘇亭已經二十歲了,按理這個年紀的男子已經該成家了。

可惜,蘇家這次是和王家結親,而且蘇亭還和王家人保證,他今年必定會中秀才,再來迎娶。

所以王家和蘇家,如今只是定親了。

蘇亭起初不愿意相信自己沒有被取中,畢竟程景都是第三名,而他卻卻名落孫山,這讓蘇亭怎么能接受的了。

程景算什么東西?程景長的沒他好,才華也沒他好,可老天卻不開眼,偏偏讓程景走到了他的前面。

若只是這樣,蘇亭也不會氣陳這樣。

他最生氣的是,程景中了秀才后,程家居然邀了唐家人吃席還讓唐宓去廚房里幫忙。

村里的人,若不是關系很好的,絕對不會讓人在這個時候去廚房里幫忙!像這次,程家也只邀請了唐家和李老大的媳婦程氏。

程氏是程景的姑姑,被邀請也是正常的。

可唐家呢?

也是因為程家和唐家瞧著關系不錯,再加上蒲家村的事,唐家如今在村里居然名聲和口碑都不錯。

相反是蘇家——

因為程景中了秀才,蘇亭便不再是村里最打眼的一個了,連帶著柳氏出門也沒往日有面子了。

本來七月蘇家就要迎娶王家的姑娘了,可如今王家那邊卻很不高興,似乎對蘇亭意見很大,這讓蘇亭也有些難受。

私下,柳氏沒少咒罵唐家,似乎蘇家的所有不幸都來自唐家。

可偏偏的,唐宓還真的沒空搭理他們。

家里監督女工紡線的活交給了夏荷,她便閑下來了。

唐家的院子后面全是竹子,而右側的兩畝地卻沒有種糧食,而是給唐宓做成了‘蔬菜園’。

這里有小蔥、大蒜、生姜,往里面走還有西紅柿等青菜,靠左邊種了一些辣椒、南瓜、西瓜等。

唐宓每天都喜歡去蔬菜園里溜達下,除草、除蟲,她都能做到手到擒來。

離蔬菜園不遠的地方,便是魚塘了。

魚塘里養了不少的鯽魚,這些魚苗都是從良家買的,而且唐宓還瞧瞧從空間摘了很多青草出來丟在魚塘里,結果這些魚吃了后長的不錯。

良六郎來瞧了幾次都有些驚訝!

他們家養魚多年,也沒未曾出現這樣的景象。

唐家魚塘里的魚,不止長的肥美,而且味道也很不錯,不少人都好奇唐家是怎么養魚的。

可無論他們怎么問,怎么猜,都只瞧見唐家喂魚的東西和他們一模一樣,也沒什么稀奇的地方。

于是眾人想,或許就是唐家人運氣好吧!

很快,他們的想法還真的被證實了!

唐家如今的水田是荒地開辟出來的,即使在冬日前窩了肥,可良田哪有那么容易養成?所以今年就算種了稻谷,不少人也猜想著一畝地能收一百斤谷子就很了不起了,可誰知道等快到了收谷子的季節,唐家水田里的谷子長勢卻很好,顯然不止這個數目。

等真的到了收谷子這一天,唐家人也發現這一畝水田居然收了足足三百多斤!

三百多斤的谷子是什么概念?就算是jing心照顧了多年的良田,一畝水田的產量也不過兩百多斤,這已經是很好的情況了。

這下,不止村里的人都震驚了,連唐大石也驚的說不出話了。

“大石,你這谷子的種子在哪里買的?”程亮在得知這個事情后,便主動來問,“我瞧著你這谷子種子很好呀!”

一畝水田的產量,其實跟很多東西掛鉤。

譬如谷子的種子、譬如管理水田的方式、又譬如播種時間等等。

但是唐家也是下河村人,大家的播種時間肯定都是差不了幾天的。

至于管理水田的方式,唐大石是個熱心腸的,他跟程亮仔仔細細的說過,所以程亮下,這問題肯定是出在了種子上面。

唐大石也傻了眼,他笑著說,“我買種子做什么?我這次用的是前一年自己養的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