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鄭顥認真給她磕頭,晁美人覺得女兒已經被磕走了,差點沒掉下淚來。轉頭身邊的含笑道:
“去吧崔藥師和李娘子喚進來。”
霜兒正站在馬車邊和姐姐依依惜別,就看見李雪晴背著兩個包袱跑出來:“萬壽公主等等我!晁美人讓我陪著您一起去!”
這真是個意外驚喜。
原來,晁美人不放心,讓崔瑾昀和李雪晴陪著他們一起去,路途漫漫,帶位太醫還是放心些,更何況女兒還能多個伴。
馬車上坐著李萱兒、李雪晴和木藍,阿哲趕車,鄭顥和崔瑾昀騎著馬跟在旁邊。告別了白云觀,一路向東行去。
“我一直沒問你,你們這次這樣千里迢迢去浙東,難道是你又預感哪里要出事?你這神奇的預感,到底是種什么樣的能力?我可以學嗎?”
崔公子認識他那么久,見過他這樣看似莫名其妙,可最后卻又出奇制勝的行為,也不是一次兩次。
鄭顥笑道:“我的能力快要消失了,現在,有這能力的人不是我。”
“她......”崔公子指指車廂,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鄭顥不再搭理他,加了一鞭,對阿哲喊道:“快一點!趕在天黑之前上船。”
商州,丹水之濱,離京兆府不遠,曲江池的水最后就是南流入丹水。再一路入漢江。
金商都防御使剛剛里外換了個遍,李防御使是李長風的族弟,他們找船曹買船、上牌照、出公文,都由他一手包辦,省去許多麻煩。
他們這次并不走洛陽,賑災米糧有專門的官船運往江浙。阿硯找戶部、度支、鹽鐵幾部,和浙東道駐京進奏院,各換了十萬貫飛錢,帶在身上不過是幾張憑證。
到了商州丹水邊,李萱兒才知道,掌船的是自己府里的楊兆興。
“楊掌院,讓您來掌船,豈不是大材小用了?”萱兒見了熟人很高興。
楊兆興笑道:“公主您在哪里,我就掌哪里,是院還是船有什么關系?”
“出去可別這么叫,”萱兒拉著李雪晴道:“她是李大娘子,我是李小娘子,你別叫錯了。”
這是條方頭平底的江船,船上還有十來個船工,也都是府里那些識水性的暗衛。因為時間充裕,過了今晚,他們打算每晚上岸。
初行時,丹水河面不寬,找準航道就很關鍵,船走得很慢。坐船比騎馬輕松得多,船上還帶了他們的樂器,大家玩玩笑笑倒也自在。
“郎君,前面就是商洛,到了商洛,這段彎彎曲曲的水道就走完了。我跟阿硯說好,在商洛等他,還有半日才天黑,你們可以到商洛城里逛逛。”
“可以逛逛嗎?那我們到城里找個地方好好吃一頓,船上的東西吃好幾天了,水驛的東西又不好吃。”萱兒聽說可以進城,高興得跳起來。
什么都可以馬虎,單單是祭五臟廟這件事,她最是積極。
“好,反正他們也要上去采買,跟著他們去市集,市集邊的酒店吃食新鮮。”鄭顥見萱兒高興,他也來了興趣。
幾個人上了岸,在驛站里要了馬車,向商洛城里跑去。
商洛是個小城,找酒店真是太容易了,因為小城里只有一條熱鬧的街。站在街口一眼望去,萱兒挑了一家酒幌子最大的“仙客來酒家”。
這里離京兆府不遠,口味也差不多。只有一樣菜,看上去很奇怪,名字叫做“漿水魚魚”。
“這是魚嗎?”萱兒舀起一勺正準備放在嘴里。
崔公子一本正經道:“不是魚,難道你不覺得它們像癩蛤蟆的幼仔,蛤蟆蝌蚪嗎?”
萱兒低頭一看,還真是!大頭細尾巴,一個個灰不溜秋、滑不留手的樣子,她一下子把調羹給丟了:“真惡心!哪有人吃蝌蚪的?”
大家都笑起來。鄭顥舀了一個放在她面前,解釋道:“別聽他唬你,這是用面粉做的。”
“面粉?面粉怎么會那么黑?”
“你以為是在京城?這里的百姓大多吃的都是這樣的灰面,白面都在達官貴人的餐桌上。”
萱兒試著吃了幾個,滑滑的,不用嚼就進了肚子,也沒吃出什么味。
丹水里打來的河邊小魚仔,也叫不出什么名字,小魚用油一炸,連魚骨頭都可以吞到肚子里,加了錢,掌柜才給了一小碟椒鹽,萱兒吃得津津有味,就差沒把自己舌頭嚼了吞下去。
“走開!里面有貴人!到別處要飯去!”
大家一聽,都扭過頭去看門口:原以為是個臟兮兮的乞兒,沒想到是個穿著干干凈凈麻布衣衫的瞎子。
那瞎子也不祈求,彎腰鞠了一躬,杵著根竹棍子,轉身要走。
嘎嘎......后面馬上替換
正月初一,是正旦節。自年前臘月廿四祭灶之后,宮眷、內臣就開始穿葫蘆景補子和蟒衣。各家都蒸點心,儲備肉類,以備春節期間一二十日之費。三十日歲暮,就開始互相拜祝,稱為“辭舊歲”。大飲大嚼,鼓樂喧囂,以示慶賀。門旁值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鐘馗等畫。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櫓楹插芝麻稈,院中焚柏枝柴,稱為“(火育)歲”。
從歲暮、正旦開始,都頭戴“鬧蛾”用烏金紙裁成,畫上顏色裝就。或用草蟲、蝴蝶簪于頭,以應節日之景。有些則戴小葫蘆,其大僅如豌豆,稱為“草里金”,二枚值銀二三兩不等。
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紙炮,將門栓或木杠在院子地上拋擲三次,稱為“跌干金”。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其實就是扁食,既現在的餃子。在餃子里偷偷包上銀錢一二,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這一天互相拜祝,稱為“賀新年”。
立春前一日,順天府在東直門外迎春,凡勛威、內臣、達宮、武士赴春場跑馬,以比較優劣。到了第二天立春之日,不論貴賤,都吃蘿卜,稱“咬春”。又互相請吃宴會,吃春餅和萊。再用綿塞耳,取其聰明。
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