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039章 第一張牌

且說昨日上午得知二爺回來,孫家就派車去接老太太的二女兒,吃了午飯不一會,又接到老太太的大女兒回府。

大爺便令人快馬加鞭,去他的妹妹家通知,說她姐也回來了。

大爺的意思很明了,就是要她早點來,姊妹多聚一聚。

大姑太太在登州這邊也住不了幾天,還得回北城去準備年貨什么的,要過節了么,家里沒個女主人那哪成?!

老太太的二女兒,嫁給當地一個李姓老員外的兒子,據說李家祖上也是做大官的,后來被貶。

如今家里是書香門第,兒孫都是讀書人,在當地極有影響。

老先生的兩個兒子,都被南都那邊的高官,高薪聘做子孫的家塾先生了。

雖然是書香門第,子孫書讀的好,但從不參加科舉,據說這是祖訓。

因為李家經營的好,雖然歷經戰亂,家中表面財物被搶劫一空,但是有土地房產在,城里的門面還在,所以稍加經營,便又成了當地的富戶。

再說誰家把大量錢財放在兵匪能找得到的地方?亂世了,往地下一埋,誰能找著?等到和平年代,再把它挖出來使用,沒兩年又家業興旺,下人繁多了。

老太太的二女兒也就是李太太,第一天在太陽落山前,就迎來娘家人來接,臉上的驚喜還沒有過,又迎來娘家的一個小廝,說是大爺讓來的,告訴二姑太太另外一個喜訊,大姑太太來了。

李太太開心的是熱淚盈眶,與丈夫一商議,趕緊備齊禮物行頭,夜里也沒怎么睡,剛過丑正,又忙忙地起來,叫醒兒女,于寅時初就上路了。

因為是月亮地,又是平坦官道,路上又沒有行人,下人們便打馬加鞭,往孫府而來。

還沒到小中午,李家的馬車就到了孫府大門外,老太太聽說,便令大太太二太太等人出外迎接。

這跟老太太親自出門迎大閨女不同,李太太一是常來常往的客,二是身份也不一樣,如今姑太太是二品的夫人。

老太太本是長輩,沒有迎接晚輩的道理,只是老太太太長時間沒見到大女兒,心上自然惦記,想第一時間就見到榮歸的大女兒,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姑太太的到來,更是給孫府增添了喜慶氣氛。

這幾日,孫家的下人們自然是忙的腳不沾地,大批量的采買,以及廚房那邊,是需要大量人手的,來了這么多親戚,誰也別想閑著。

少爺小姐們,自然是十分的喜歡,兩個姑太太來,除了要帶一些禮物給他們,這二姑太太還帶來了他們的或是表哥表姐,要么就是表弟表妹。

有差不多大的小親戚來,自然是開心啊,在一起說說他們那里的新聞,講講這里的新聞,是有著說不完的話。

在這樣的場合,蓮兒自然是出盡了風頭。

孫家兩個姑姑見面,唏噓一番,等孩子們見了禮,各各拿了禮物,看著漂亮的蓮兒飛奔外去帶小親戚去逛園子。

想起她的爹,自己的弟弟,兩位姑太太垂淚哭泣。

想起她們還沒出閣時,與這個弟弟在一起美好的時光,如今回來,卻只能在他一雙兒女身上找尋兒時的記憶,怎能讓她們不傷心?!

她們傷心,又勾起老太太喪子之痛,母女三人哭得眼睛紅紅的。

三太太早就哭得不行了。

兩位大太太,連同一些上了年歲的媳婦,也都流著淚,一會勸勸這個,一會又勸勸那位,說大家聚在一起,也不容易,就都開心點,別在想這些傷心的人和事,說三爺在天上若有靈,也不希望看到老太太與兩位姐姐這么傷心,就都往孩子身上看,多疼疼三爺這兩個孩子吧,三爺在天上看著也歡喜!

于是漸漸地,幾人這才止住。

蓮兒哪里懂得這些,她跑前跑后,帶著二姑太太帶來的跟她一般大的兩個表姐表妹的,自然是開心的不得了,全府里都能看到她們飛快而過的咯咯咯聲影,后面是跟著一大幫喘吁吁的丫鬟們。

馬丫就是其中之一。

馬丫又跟別的丫鬟不同,她是要緊跟蓮兒的,蓮兒到哪兒,她就到哪兒。

把馬丫從廚房調回蓮兒房里來,上面對她有交代的,這是她的任務。

馬丫是要陪蓮兒上學的,要跟在蓮兒左右。

所謂陪,跟當初馬丫給戎兒伴隨左右不同。

也就是說,蓮兒上課,馬丫也得上課,蓮兒寫字,馬丫也得寫字,蓮兒有作業,馬丫也得做作業。

就是用這個辦法,來阻止馬丫幫蓮兒寫作業的。

當然,她們的邊上還有個花姐時時監督,花姐會說,馬丫,你還不陪小姐寫字?

于是,她兩就一起寫作業。

有個伴兒一起寫,蓮兒也就不那么討厭學習了。

如今親戚來,學堂又放了幾天假,她們沒有了任務,自然要玩得瘋。

跑累了,蓮兒自然有新鮮玩意拿出來跟她們一起玩。

她便領著表姐妹,拿了自己的幾個蛐蛐罐子,去找周大清戎兒了。

他們進了戎兒的院子,果然見到戎兒周大清,正跟二姑太太的兒子,頭頂著頭,在那里斗蛐蛐呢,于是蓮兒馬丫等人也參與進來,又是一番的熱鬧。

馬丫的半邊腫臉,一點都沒影響馬丫今日的好心情。

從昨天起,也就是馬丫被打之后,馬丫在一番疼痛之后,馬丫才知道,什么叫“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了,從三太太賞她每個月的月例五百錢,從蓮兒對馬丫護下人的態度上,馬丫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的命運將改變了。

是的,多少年后,馬丫回想起自己在孫府的日子,就是從自己被打的那一天起,命運改變了。

她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在孫府的生存問題,再也不用擔心,會有人打她的問題。

因為從這一天起,三太太母女已經完全接受了馬丫。

馬丫要動腦筋,成為這蓮兒身邊的紅人,她得有靠山啊!

所以馬丫在這一天很快樂,她也很配合。

馬丫跟著蓮兒,跑遍了孫府的每一個角落。

蓮兒是帶著自己的親戚參觀孫府的房子的,所有的下人對她們在臉上都堆滿了歡迎的笑臉,但同時,他們也都驚訝地注意到了半邊臉的馬丫,那上面還敷了膏藥,黑乎乎的。

這可是花姐的杰作。

是花姐給馬丫一大早敷上去的,花姐對馬丫說,難看是難看了點,但是它好的快呀。

花姐知道馬丫心情好,也知道馬丫為什么心情好。

姐這么一說,馬丫才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丑與不丑呢,活著就好!

馬丫那半邊臉,被花姐涂了黑乎乎的膏藥,猶顯突出。馬丫跑到哪里,哪里就都會有人問:“馬丫,怎么啦?”

馬丫就笑笑,不說話。

馬丫越是不說,這些人越是好奇,便相互打聽,結果,馬丫被大奶奶跟前的鄭大家的打的消息,一時間傳遍了整個孫府。

有的說:“馬丫幸虧不是三太太跟前的紅人,要不然,可得有好戲看了!”

有的婦人就撇了嘴,道:“你知道什么?那馬丫被攆到大廚房去,你以為那是三太太的真心嗎?那是三太太在錘煉她呢,我當初說馬丫時間不長她就會回來,你們一個個的還不信,如今怎么著?馬丫跟在了蓮小姐身邊陪讀了,知道那是什么位置嗎?!切!”

有婦人就搭腔道:“錢大嫂子,你當時這么一說,我是贊同的,我也覺得三太太這是在鍛煉馬丫,讓她去大廚房,是要提醒她一下,以后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三太太這是在敲打她!”

“也就你還算個明白人。”被叫著錢大嫂子的女人就道:“走著瞧吧,她鄭大家的我也看透了,她蹦跶不了幾天了,上回子我就做錯點事,瞧她那個樣子,都快把我給罵死了,我算是受夠了她!”

“別這么說,要是有人把話傳到她耳朵里••••••”

“我怕什么?大不了,把我打發到南都那邊的田莊上,與李媽作伴去!”

有人就笑:“你想的美,如今誰不知道,咱府要搬到南都去?南都的田莊,將劈一塊好田,做府里的菜園子呢,誰要是把我貶去種菜,我給她磕三個響頭!”

于是,錢媽等女人,又都哄堂大笑。

她們私下里都說,看著吧,等孫府搬到南都去,蓮兒的奶媽,將要成大人物了。

因為蓮兒越來越大,已經對大奶奶構成一定的威脅了。

要知道,李媽被攆去南都,可是大奶奶干得事啊,蓮兒可是記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