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046章 如愿以償

年前,也就在大姑太太走之前,就把孫府的大奶奶這個管家給換了。

大奶奶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沒辦法,在這個家,本來老太太就做主,又來了這么一個霸道的大姑,她能有什么法子?

大姑周太太,甚至都不考慮大奶奶心里的感受,直接說出她的能力有問題,在為人處世方面,還需要磨練。

當然,大姑太太對大奶奶,也并非只是打壓,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她這也是教育,教育她在以后的日子里該怎么做人。

姑太太說,你要是把鄭大家的早先處理了,這事就做的完美了,誰也說不出你的不是來。

你非要等到自己的公公回來,訓一頓,你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大姑太太打壓了大奶奶,但是臨走時,也給了她顆糖吃。

大姑太太說,我回去后,跟清兒他爹說一說,咱正兒可是孫家大子,也該豎立一下威信,等到時候,你公公他們老了,他做了高位,那說話自然就不一樣,小兄弟都得聽他的。

大姑太太這話說的真心,她當然希望娘家能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娘家有勢,她的臉上也有光么!

這話也讓下了臺的大奶奶,心里好受了許多,她把希望,又寄托在自己丈夫官職右遷這事情上來。

二姑太太雖然向著大奶奶,可她的話沒人聽。為什么呢?說來說去,還是要看女人的背后站著的是誰。

二姑太太家有錢,她的丈夫,充其量算個儒商,那能跟大姑太太的丈夫比嗎?人家可是坐鎮一方的朝廷大員。

二姑太太跟丈夫此次來孫府,不就是想跟大姑太太商議,他們想把生意做到北城去嗎?

說商議那都是抬舉他們,不客氣的說,應該是二姑太太兩口子,是求大姑太太幫他們忙。

當然,兩個親姐妹,都是一奶同胞,這個忙肯定是要幫的,大姑太太當時就拍板的,大姑太太只說了兩個字,就把他們開心的不知怎么奉承這位姐姐了,大姑太太說:來吧!

所以在孫府,大姑太太說話,那是有一定份量的,她要扶持三太太!

那么大奶奶下馬,三太太上臺,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三太太也想學諸葛亮,想讓劉備三顧茅廬。

可在孫家,老太太就是那個劉備啊,花姐就悄悄跟三太太說:“客氣歸客氣,可別客氣過了。要是這個時候大太太站出來••••••”

三太太被花姐這話嚇得從椅子上縱了起來,她的腦子嗡嗡的。

所以當老太太跟她說的時候,她沒敢推讓。

“正兒媳婦如今有孕在身,不易勞累,你呢,在幾個媳婦里算是年輕的,就辛苦辛苦,把這個家里的大小事情,接過來管一管吧!”老太太道。

“我也沒管過家,老太太,我怕是管不好!”三太太就羞澀的笑了笑。

二太太臉上也笑著,卻笑得很僵硬。

老太太就道:“有什么管好管不好的?誰一開始就會管理家事的?你有不懂的,可以來問我,也可以問問你大嫂子。你的兩孩子一天天大了,以后難免要你出門去應酬,你也該學一些本領了。”

老太太說完,就把眼光看向大太太二太太。

二太太點點頭:“老太太說的是,三妹是該鍛煉鍛煉了!”

“我早有這個意思了!”大太太就接過二太太的話笑道:“蓮兒那會兒還小,還需要妹妹盯著,如今一天天大了,妹妹也該練習練習,怎么待人接物,不至于到時候,搞得手忙腳亂的,那樣多失禮啊?!”

大太太這話絕不是諷刺,大家都聽懂她說的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蓮兒一天天大了,要是被皇家選中,那三太太難免要與上面的女眷比如王妃什么的有一番往來,要是縮頭縮尾,倒顯得他們孫家沒見識似的。

蓮兒的事,不能拿到桌面上說,只能私底下說,只能在桌面上隱晦地說。

所以大太太二太太不傻,在老太太姑太太面前,表現還是不錯的,還是要為孫家考慮的。

她們是不是出于真心呢?

要知道,在得失利益面前,才是衡量的標準。假如蓮兒要是真的進了皇家,到那個時候她們再巴結三太太,是不是有些遲了?

就像三太太一樣,在三爺戰死后,她沒有靠山,也偃旗息鼓了一段時間,直到李媽被打發,馬丫被打,又把她心中的戰火給燃燒了。

而今,老太太姑太太給三太太撐腰,那兩個太太,就得識相!

三太太管理這個家的事實已成定局,她們便來一個軟手真心話,一時把她們之間的恩怨擱下,把思想覺悟提高到以大局為重的高度上來,這豈不是皆大歡喜?!

于是,三太太又開始意氣風發,開始接手孫府的管理事宜了。

在年前這段時間,大奶奶要伙同三太太,走過接手過渡階段,所以每天安排孫府的事,是由兩人共同完成的。

過了年,大奶奶算是正式下崗,這事也就不再說了。

且說大姑太太在孫家,一直過到了臘月十五,她不得不回去了,她得帶著周大清,回去跟他爺爺團聚過個年,到了明年春上,還得把他給送到孫府來,然后下半年,孫府在南都的房子蓋好了,好讓他一同跟孫家人一同搬遷過去,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晃悠,以此來向皇上宣誓,他們周家是效忠于皇上的!

周大清要走了,他原先的愿望,是要帶走馬丫的。

馬丫雖然回到蓮兒身邊,他要是跟三太太或者老太太說,要馬丫。

那老太太跟三太太在這個時候就沒有拒絕的理由,因為他的娘大姑太太,如今是夫人了。

夫人可不是瞎叫的,不是一二品官員的妻子,那都不能叫夫人,夫人可是上封的。

大姑太太不但身份珍貴,她來一次,還給孫家帶來好處,比如答應了二姑太太兩口子請求,他們將在北城開李家分店做生意,靠上周太太這棵大樹,那生意肯定紅火,他們將等著發大財。

她還答應大奶奶,回去跟自己的丈夫說,要抬抬孫正。

所以周大清要是想要孫府的一個小丫頭,那真不在話下。

但是有幾個人知道,馬丫她真不能去周家。

比如花姐,比如老太太,比如大爺。

這三人都是不愿意馬丫去周家的。

在老太太與大爺看來,把周家撇開,即便馬丫真的是惠武帝時期哪個重臣的女兒,那么周大人還能替孫家在皇上面前說些好話,還能在大臣中活動活動幫孫家說些好話。

如果把周家也牽扯進來,那就不好了。人家會說,孫家是知道馬丫身份的,吶,他們怕保護不了馬丫,還把馬丫送到官職更大的周家給保護起來,那樣一來,兩家都說不清楚。

當然,花姐是更不想讓馬丫走。

最近三太太已經管理這個家,花姐還沒反應過來,她就被三太太調到身邊來了。

這不是三太太的意思,是老太太的意思,老太太說花姐記性好,在三太太身邊,能常常提醒三太太。

花姐就想,自己看來是滑不脫了,若是哪天馬丫能成功地回到皇宮,自己想脫離干系,怕是不能。

原先花姐是考慮跟馬丫好好拉拉關系的,到了關鍵時刻,只要馬丫一句話,就能救她的。

周大清要帶走馬丫,花姐當然不愿意,花姐給蓮兒出主意留馬丫在蓮兒身邊,就是這個意思。

周大清在之前,曾經跟蓮兒要過馬丫,被蓮兒拒絕了。

但是在他要跟他娘走的那天,周大清還是跟老太太提出要馬丫。

雖然周大清只是隨隨便便說,但還是讓幾人心頭一驚。

最后還是花姐化解了這場尷尬,花姐說:“清少爺真會開玩笑,明知馬丫陪小姐讀書寫字,還來要。再說了,您明年春上不是還要來嘛,到那個時候,你們四個一般大的,又可以在一起讀書玩耍了。”

周大清的話,讓大姑太太皺起了眉頭,她轉頭看著老太太,好在老太太輕描淡寫道:“不必理會,他們小孩子家,就喜歡鬧,我估摸著清兒怕他走后,蓮兒會哭鼻子,才說這樣的話。”

蓮兒就道:“我才不會哭鼻子呢,他要人要到我頭上了,算什么好哥哥?!我以后再也不想跟他玩了!”

眾人聽了這小孩子家的玩笑話,哄堂大笑。

不過周大清下面的這句話,才是重點,他道:“我是怕馬丫在你身邊,再被人欺負,我才想把她帶走的!”

大奶奶挺尷尬的,但是她嘴上卻笑著道:“不會的,欺負馬丫的人,不會有好下場,你盡管放心好了。如今馬丫在蓮兒身邊,那可是紅人呢,她都跟蓮兒一起上學讀書,儼然就是半個主子了,誰還敢欺負她呀?!”

大家又都笑。

周大清這才滿意去了。

周大清在最后說要馬丫,這是在向孫府的下人宣示,馬丫是他喜歡的友伴,不可以被欺負的。

周大清把馬丫被打的事再重提,為的是他走后,他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