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083章 周大清不走了

基兒來了之后,壽宴結束,他就找戎兒跟周大清玩!

當然,蓮兒馬丫必須到場,五個人這就像綁到一起去一樣。

幾日不見,基兒發現他們兩有點異常,這哥倆臉上雖然也消了腫,可完全消下去談何容易?起碼留給基兒參觀參觀吧?

于是這哥倆就把打架的緣故敘述了一遍,依舊還是他們商量好的措詞,那就是因為一只“柿子頭”蛐蛐。

基兒就笑了,嘲笑他們沒出息,不就是一只蛐蛐嘛,用得著打架嗎?

基兒沒敢把下面的話說出來,那就是他要做了皇上,他要動用好多人,去幫他找好斗的蛐蛐,到時送他們一千只也是有的!

周大清就說都是喝多了,酒后腦子不做主,第一天兩個打架,第二天看到彼此鼻青臉腫,才想起是怎么回事!

基兒因為得到福康帝的口諭的,要他好好習武,到時候要帶他上戰場,交給他一支軍隊去統領。

基兒此次來,也是要跟戎兒說到這事的,基兒說到時候,讓戎兒做他的副手,遇到什么事情,兩人商量著來就是!

在基兒看來打仗有什么呀,只要練好本事,只要不做孬種往前沖的同時,不莽撞就成!

基兒道理似乎很簡單,而且聽上去太淺顯。

可別忘了,基兒是福康帝最得意的皇孫,不光基兒的文化功底比福康帝強,福康帝對于基兒的軍事卓見也是很欣賞的!

基兒也是讀了許多兵書的呀!

基兒常掛在嘴上的話就是:想當年項羽,那是一馬當先誰見了誰怕。關羽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

不管是書本還是民間傳說,基兒都能侃侃而談!

基兒這也算是正式通知戎兒跟自己上戰場了。

基兒除了透露這個信息,基兒還跟戎兒周大清他們說,趁著上戰場之前,有空他們五個就在一起玩玩,喝喝酒,聊聊天,斗斗蛐蛐。等到了戰場,那刀槍是不長眼的,說不準就回不來了!

馬丫心想,這貨真是及時行樂派!

有關于周大清走還是不走的問題,是在老爺過完壽第二天,戎兒起了話頭,周大清說了一句話,才打消他的爹娘要把他帶走的念頭的。

戎兒跟老爺說:“小王爺(基兒還沒封王,但是一般都這么叫)跟我說,要我伴隨他左右,做他的副手!”

戎兒說這話的時候,是帶帶著驕傲的口吻的

三太太聽說戎兒要上戰場,害怕他跟他爹一樣,戰死沙場。就含了淚花道:“老爺,戎兒還小,能不能跟小王爺說,咱過兩年再上戰場?”

戎兒就道:“娘,大丈夫當早立事業,我爹在十五歲時就跟隨祖父帶兵打仗了,如今我都十六歲了,正是我立功的大好機會!”

大家都知道三太太痛在何處,所以姑太太就安慰道:“戎兒跟隨小王爺身邊,小王爺也還是個孩子,皇上不會讓小王爺離開他視線的!”

“此次北征!”老爺就緩緩道:“皇上親自統領大軍,定會大勝而歸。我朝人才濟濟,再說上了戰場,那么多名將都要爭做先鋒,我這幾個孫兒,也是立功的大好機會,即便戎兒想上,哪有他機會?休要再提了!”

孫正見老爺說的這么直接,就變相安慰三太太對戎兒道:“戎兒,你可知道你此次責任重大么?保護好小王爺,就是你的任務,小王爺要是有什么散失,你可是擔待不起的!”

“就是!”老太太就道:“這爺們的事,咱們娘么就別摻和了!”

老太太是有喪子之痛的,可誰敢說,現在孫府的名利,不是三爺用生命換來的?

人處在這個世道,啥事都得想開點。想當年太祖皇上,殺了多少大臣?殺了多少地方官?最多的一回殺了三萬多人!

別以為不上戰場,在家做官就保險了,說不準哪里做得不對,死的比上戰場還慘,就比如方大人,死得老慘了,還株連家人!

老太太是看得開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個人一個命。有時候,往往上了戰場立了戰功,還能保命呢!戎兒能跟隨基兒,伴隨皇上左右,這就已經不得了了,別人想跟隨皇上去,他還不得呢!

大伙兒都在議論戎兒的事,姑太太就清了清嗓子,道:“我有一事,要跟爹娘商議,此次來,我是想把清兒”

姑太太只說到這里,話就被周大清給搶過去了。

周大清就對他爹道:“爹,昨兒個”

“你娘還沒說完你搶什么話?”周大清的爹怒道。

他早就想揍周大清這小子了,可在老丈人家一直不得手,都快急死他了,他只能把心中的怒火夾在語言上攻擊周大清。

周大清默聲了,他呆呆地看著他爹,把下面的話給咽回去了。

“你讓他把話說完,先說后說,這能多大的區別?”姑太太就跟自己的丈夫笑著和稀泥道。

在娘家,她可不希望丈夫在這里對孩子發火,讓太太們看了笑話去!

老太太也笑道:“清兒,你說,我不想聽你娘說,我就想聽你先說,誰要是不讓你說,得先過我這一關,不信咱就試試!”

老太太說話時還向二品大員的閨女婿瞪了一眼。她的插諢打趣,惹得眾人都大笑,說老丈母娘發怒,這回姑爺可不敢亂說話了!

這才把周大清的爹的火給壓下去!

他見周大清還在直愣愣地看著自己,就道:“老太太讓你說,你倒是說呀,這會子怎么又啞巴了?”

周大清聽了他爹這話,又見眾人都笑,他這才道:“昨天小王爺跟我說,他要我陪他多玩玩。”

爹娘要帶周大清走,娘已經跟周大清透露過了。周大清心里有了馬丫,當然不愿意跟爹娘回去,可是他做不了主啊!

所以當基兒說要他們多陪他玩玩時,把周大清給高興壞了,自己即便求老爺老太太把自己留下玩些日子,都不如這個理由來得正當!

周大清把這個理由一說出,姑太太以及姑爺果然愣住了,兩個人是面面相覷。

“這可是好事!”大太太就道:“清兒,你也機靈點,求小王爺給你謀個差事,他那里也是要人的!”

“我才十五歲,恐怕還小了點!”周大清就笑道。

“誰讓你現在就求了?”周大清的爹忽然就好脾氣道:“那邊也是需要人寫寫什么的,關鍵是你要認讀書,別把學業荒廢了!”

“你爹說的對!”姑太太也笑瞇瞇道。

于是眾人又圍繞戎兒周大清的前程探討起來,二太太就感慨說,他們孫家真是走運,兩個孩子都不需要去科舉,這前途就有了。

于是一家人都歡歡喜喜,竟然忘了姑太太剛才開頭要說的話。

姑太太跟姑爺對視了一眼,硬是把話給咽回去,不說要把周大清給帶回去了!

與兄弟兩個因為丫鬟鬧矛盾,跟周大清的前程比起來,真是不算什么。

再說了,走之前,姑太太是要跟老爺老太太以及自己的兄弟好好聊聊,要對周大清嚴加管束!

看上去馬丫跟周大清之間應該會有好的結局,然而,自昨日起,心情一直不佳的戎兒,可是橫在他們中間的一個障礙。

這個障礙,一直讓周大清不敢越雷池一步,他怕事情鬧開來,馬丫不落好下場,那樣豈不是自己的罪過?!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