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緣何處覓

117 折服

117折服

芳姐兒的兩個例子舉得很好,聽到能靠這種事情賺到如此安穩的銀子,說李某和杜某兩位不動心是假的,不過芳姐兒話鋒一轉,說到:“這些小道要走,但是正經的事情也不能忘記,我沒去過莊子,也不想去,但是我希望莊子對基本的民生還是要爭取自給自足,萬一世道亂了,再恢復平靜的時候,百業待興之時,靠著這些民眾都需要的東西,足夠我們搶占先機。”

芳姐兒所說所想的謀劃折服了李杜兩位謀士,他們兩個甚至在想,老主子都似乎沒有這樣的遠見,這個女孩子真是了不得。說起來這位真像龔家十幾輩子前的垂簾聽政過的太后姑奶奶。要不是那位姑奶奶身子不好,不到四十歲就過世了,梁朝的江山肯定不止傳十九代。

看到兩人的表情,芳姐兒就知道這兩個人算是服了自己,她不驕不躁地說到:“我是個沒見識的小丫頭,有些事情敢想,也敢做,但是做得成,做不成還真是要靠各位捧場。我沒有自己的人馬,你們要是能聽懂我的意思,能好好做,也就是幫姥爺的大忙了,至于我自己,也就只會管孫家那邊的事情了,一旦有好處,我們兩家可以配合著來,不能便宜了外人。明日各處的管事和掌柜就要來聚合,我年紀小,只怕不能服眾,還是兩位叔叔把我的意思傳遞下去,那些人肯定沒有兩位叔叔能領會我的意思。”

李杜兩位謀士也深知馭人之術,他們也覺得芳姐兒不適合把這些高深的東西告訴所有人,如何控制這些人做事確實是他們兩個的事情,聯想到芳姐兒處理四黎鎮的方式,李杜兩人越發覺得芳姐兒是個有腦子會分析的人,懂得根據不同人的性格做不同的安排。

芳姐兒在折服兩位謀士的同時,也順便提出了自己的小要求,她對李杜兩位謀士說到:“兩位叔叔,小女有點私事想請教二位,不知道兩位叔叔可否幫忙?”

小主子這么客氣地求教,兩位謀士豈會不答應,他們請芳姐兒說,芳姐兒就說到:“姥爺給我的陪房,我不算很喜歡,文掌柜是個忠心的,也有見識,但是文段氏和翠景兩個就不太和我投緣,我想換人,不知道兩位有什么不傷他們顏面的辦法?”

李某說到:“這事情很簡單,但是又不是能立刻辦成的。文掌柜一家陪房的名分不能立刻剝奪了,但是你可以調配他們去干別的事情。說到底,小主子是打算如何選身邊的人,您身邊總是要有人伺候起居飲食,聽差跑腿的人。”

芳姐兒說到:“我在孫家山都是自己照顧自己,有些粗重的活就順便指給誰干了,但是將來要是我獨當一面管家的時候就不能這樣了。我必須有合適的使喚人,我覺得不一定要莊子上的人,買來的人只要調教好了也是一樣的。”

李某和杜某表示反對,李某說到:“小主子不能走漏老主子的事情,還是選莊子上的人妥當。”

芳姐兒說到:“莊子上做多只是有一兩千的死忠到頭了,將來我們干大事,這點人手顯然是不夠的,不如就趁著現在把人手布置起來。想要控制一個人,就要控制他的心,洗腦的事情我最能干了,我相信只要待遇夠好,我們可以招攬很多人才,世家的門閥讓很多有能力,又想出人頭地的人無法一展抱負,我給他們提供機會,這些人會愿意給我賣命的。”

對于洗腦和控制人心的事情,李某和杜某是不清楚的,芳姐兒說到:“如果兩位叔叔覺得不理解,我可以去親自采買人口,調教給你們看,有教無類,經過三到五次的培訓再培訓,想要的人才是會有的。”

李某和杜某說到:“小主子打算去買人還是去雇人,您現在的身份是商戶,真的要買使喚人最多也就是四五個,雇人倒是好辦法。”

芳姐兒說到:“說起雇人而言,我覺得有兩種最好,一種是拖家帶口,一個人壞了,全族都要倒霉的大家族的人可以選,另外一種就是六親死絕,孤身一人的最好。前面一種可以放在高位,另外一種最好派出去做事,因為他們可能是雙刃劍。管大事的管事最好是用野心勃勃的人物。”

芳姐兒說這些話的時候,李某和杜某真的忍不住了,他們要記錄下來,小主子的腦路不是他們能夠立刻理解的,難怪從京城回來的同袍都說小主子總是給他們帶來新的想法。

芳姐兒到了這時候卻是不想再說了,她現在要聽李杜兩人說說江南一帶的管事是誰,有什么業績。李杜兩人根據自己的印象說了兩個管事的情況后,芳姐兒便打斷了兩人,她對李杜兩人說到:“以后這些管事可以參照官員的管理方式,每個人建立一本冊子,紀錄他們的生平,每年給莊子上賺了多少錢,提供了多少有用的消息。家里的人口如何,家人相處的感情如何都要紀錄,要是能更細致,還可以畫像,留手印,每年讓大夫把脈,建立個人醫案。將來不管是做什么大的安排,都可以看這本冊子,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你們兩家是龔家的肱骨家族,要替龔家后來的主子想到這一點。”

李杜兩人又學會了一招,趕忙跪下謝謝芳姐兒,他們兩人算是兩個家族的話事人,能夠得到他們的跪拜,也就是間接承認芳姐兒有資格調動兩個家族的力量,這是真正的折服。芳姐兒看過龔家的一些家族資料,明白了這個道理,在兩人跪拜完畢,還是忍不住說到:“要是不嫌麻煩,可以將這個方法推行到我們所有要栽培的人頭上,有些家生子還可以從出生就記錄,這樣對于選拔人才和控制人心都是有好處的。”

李杜兩人站起來之后便記住了芳姐兒的話,他們現在滿心都是對芳姐兒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