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開張(上)

(女生文學)

事情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就這樣,等趙福祥回來,眾人吃完午飯,收拾好東西,李氏帶著趙玉三個孩子做上趙福祥趕的騾車,踏上了去往青平縣的旅程。

再一次回到青平縣城,騾車上的幾人都很高興。

尤其李氏,心情尤為激動,前幾次過來時,都是為了鋪子忙前忙后。

而眼下回來,則是準備直接開張。

趙福祥家里還有旁的事,所以在送完四人之后,沒做任何停留的回了家。

鋪子也剩下了李氏和趙玉姐弟三人。

因為鋪子是縣衙的,眼下被李氏租賃下來,李氏隔三差五也會過來整理一下,所以鋪子看著還算干凈整潔,里面的各類擺件也不需要太大的調整。

尤其是在將鐵匠鋪那邊定制的廚房用具全都放進后廚之后,四人只需要再簡單的布置一下,就可以開張了。

“這個鋪子位置不錯,緊挨著青平縣主街道,街坊鄰居都是好相處的,而且這邊的人流量多,租賃的價格雖然有些微貴,但卻很適合做吃食,”李氏摸著下巴,繞著鋪子來來回回走了一大圈,臉上笑容很是歡喜,“二丫,你們家的鋪子不就在這對面,等到時鋪子開張,咱們也能互相照看一些。”

不待趙玉回答,李氏又繼續摸了摸鋪子大廳的桌椅板凳,“就是這些桌椅有些太過陳舊了,趁不上新開的鋪子,該換一換。”

畢竟是新開張新氣象,有些錢李氏不想省。

趙玉聽了,也伸手摸了摸,覺得換成新的沒毛病,不過,“眼下現訂怕是來不及。”

想重新定制這些桌椅板凳需要好久,而鋪子后天就開業了。

畢竟這個時代,生產效率可沒有她記憶中的那般迅速,桌椅板凳全部純手工的勞作,耗時不小。

“不急,先定著,等后面慢慢換過來,”李氏擺擺手,她也沒指望能一口氣全都換掉,因為那樣,必然是一筆很大的銀錢支出。

雖說李氏不差這些錢,但能省則省嘛,畢竟他們眼下光花錢可還沒有賺錢呢。

而且鋪子原有的桌椅板凳,都是公家的,他們家不用,也不能隨意丟掉,李氏也需要專門騰出一個地方以此放置這些桌椅板凳,這個時間,也要準備出來。

這也是李氏說不著急,慢慢換的原因。

聽了李氏的話,趙玉跟著心動了,“那我們鋪子也要定一些,”因為他們鋪子也是縣衙的,里面的東西雖然齊全,卻也不怎么新。

李氏聽完,大手一揮,直接應了下來,說就和她一起訂,定制的數量多,也能節省一些銀錢。

趙玉點頭同意。

見沒什么事,趙玉閑不住的又繞著鋪子又走了兩圈。

其中關注更多的,就是鋪子的位置。

正如同她奶剛剛說的那樣,這個鋪子的位置很好,毗鄰主街,也就是人流量最多的街道。

大概是青平縣的構成問題,青平縣是呈現那種四方結構,和上哇村很像,一個大大的田字,中間兩條主路,貫穿南北,東西,周圍大大小小的小路穿插其中。

她們兩人租賃下來的鋪子,都位于那條東西貫穿的主街道上,雙方還是那種斜對面的位置,直線距離不足十米,很是相近。

而且青平縣的街道都非常寬敞整潔,青磚鋪就的路,房屋建設的很整齊,高度基本都是在兩層至三層的模樣,很有趙玉記憶中的房子面貌。

商鋪里面的構成和長樂縣的很相似。

水井,偏房,廚房,雜貨房通通都有。

就是廚房距離太遠,李氏為了鋪子方便,特意在鋪子里又開了一個廚房來做吃食。

倒是趙玉,因為鋪子做的是甜品,廚房就沒有移動。

趙玉插著空,又問了嘴人找好了沒,李氏點頭,說明天上午,牙行的人就會領過來,到時候她們現場定下就成。

聽到李氏找牙行雇人,趙玉有些擔心,她想起自家在長樂縣時發生的事,趕緊詢問道,“奶,這牙行的人領過來的是正經人家的,還是那種有賣身契的?”這可有明顯區別的。

盡管趙玉知道,南面的縣衙是禁止買賣人口的。

但牙行,總會讓她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來。

尤其是在長樂縣,趙玉可沒少瞧見牙行的人。

李氏一愣,聞言笑笑,“嘿,可不是你想的那樣,”什么賣身契,這在南面可行不通。

“咱們這里的牙行可正規,就類似,”李氏皺眉,想了半天,給出了一個模糊的詞,“中間商,”

“它們牙行,就是將想招工的人和想打零工的人聯系起來,然后從中取一些分成當成報酬罷了。”

趙玉……

趙玉聽了吐槽,她怎么覺得這個特別像中介呢?

雖然她知道,自己記憶中的那些中介賣的是房子。

“那縣衙那邊,咱們還需要額外的繳納費用嗎?”趙玉有點擔心有關賦稅問題。

畢竟士農工商,別看商人賺的多,可他們卻是在整個社會的最底層,之前,甚至還有商人的后代都不能科舉的法令。

好在這個制度在前朝的時候已經廢除,眼下也沒有了限制。

不然,就是為了家里的孩子,李氏都不會開鋪子。

“倒是不用,只需要在年末的時候,按時繳納商稅就好,”不過這邊的商稅不多,折下來也沒多少,對此李氏很是滿意,言語之間滿滿都是慶幸,“幸虧來了這邊,不然,可不能享受這么多的便利。”

南面朝廷嚴格,對讀書科舉更加看重,也更加注重寒門學子。

官員也大都是廉潔居多,不會像他們居住的上哇村一樣,每年亂七八糟的什么賦稅都收。

“是啊,可是真是太好嘞,”趙玉舒了一口氣,若是他們還留在原地,不說能否躲過戰爭,單就后面的日子,都不會過的這樣輕松。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很快到了晚上。

因為整理鋪子,李氏也沒顧得上做晚飯。

所以直到最后,他們晚飯才靠著下館子解決。

畢竟過兩天就要忙碌起來,李氏也想趁忙之前吃頓好的。

聽了這話,趙霞和趙明騰兩個小的立刻歡呼起來。

一個炒著要吃包子,一個鬧著想吃熱面,互相爭執不下。

最后還是李氏拍板,就去隔壁不遠的那家包子鋪吃。

那家包子鋪有包子,有湯,有熱面,想吃啥都有。

果然,都滿意了。

等李氏鎖好鋪子,四人去了包子鋪。

沒有打包帶回來,而是直接在那里吃完才走。

回來時,李氏不忘買一些豬肉排骨之類,打算明天燉著吃。

路上,李氏和趙玉說著接下來的安排,趙玉一邊聽著,一邊幫忙出謀劃策,讓開張前的準備更加充分。

等回了鋪子,眾人全都去了后院,在進行簡單的消食后直接躺下睡覺。

沒辦法,早睡養足精神,畢竟明天可要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