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二百九十五章 袁家

(女生文學)

快到田家溝時,袁氏伸手叫醒了睡的正香的趙玉三人。

“快醒醒,馬上要到了,”坐在牛車上,甚至已經能看到前頭露出來的一片莊子。

袁氏動作輕,但架不住她叫的勤。

趙玉迷迷瞪瞪的睜開眼睛,望著周圍那大片大片的金色稻田,伸手打了個哈欠,“唔,這么快?”她還以為要好久呢。

“哈,你爹顧著你們,已經夠慢了,”袁氏無奈的搖了搖頭,又伸手捋了捋三人睡得有些凌亂的頭發。

趙玉半瞇著眼睛,攤開手臂任袁氏上下其手,忽然,她像是想到什么,直接問出聲,

“對了,娘,小舅母也是田家溝人嗎?”

“不是,據你外家來信說,是隔壁楊柳村的,”袁氏搖頭,將信件中有關這位姑娘的其它內容說出,“年紀偏大,已經二十了,是個正經的老姑娘,”

“這姑娘運道不好,前頭早早定了婚,但還沒等她過門,男人就沒了,跟著沒兩年,自家爹娘接連出了事,”

“只剩她這個未出閣的姑娘跟著已成家的哥嫂過,”袁氏皺眉,語氣頗為無奈,“這不,年紀太大,見實在拖不了了,就嫁人了。”

趙玉……

聽她娘這么一說,趙玉真的很難不想歪。

嘖嘖嘖

怎么說了,她這個未進門的小舅母,也著實慘了些。

瞬間,趙玉的小腦瓜里就腦補了一位身世凄慘,爹娘雙亡,還被無良兄嫂欺壓的小可憐形象。

趙玉心說,怪不得這姑娘會嫁人,還嫁給像她舅舅這樣的外來人家,估計是家里催的太急,實在容不下了吧。

這里倒不是說自家舅舅不好的意思,而是他們這些剛從北面過來的逃難人員,相比于其它根基已經穩妥的南面其他人,并不是很受歡迎。

就拿他們草甸村來說,當時和他們一到過來的人家不少,其中也不是沒有適齡的男女青年,但幾個月過去了,在周圍一些嫁娶定親等相親市場中,這些適齡的青年男女依舊無人問津。

推己及人,她舅舅一家能這么快就取到一位南面的土著姑娘,趙玉不驚訝才怪。

心里有些心疼她這位小舅母的凄慘遭遇,趙玉低頭不在說話。

她不接話,袁氏也沒說啥,連帶著牛車周圍的環境,再一次安靜下來。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牛車駛進了前方的村子。

相比草甸村這種新興村子,田家村就顯得有些古樸。

寬敞明亮的大道,周圍如點狀分布其中的各式房屋。

牛車一進來,仿佛駛入了桃源之所。

袁氏沒有來過,浦一進去,就被其吸引,一雙眼睛緊盯著周圍不方。

“爹,外祖父一家,到底還有多遠?”趙玉見趙善川趕車不停,遂問了一嘴。

“你外祖父一家位處偏僻,房子就在村莊后面,眼下距離這里隔著一段長路,”趙善川過來送過幾次青菜,知曉袁老爹一家住在哪里,一邊說著話,一邊趕著牛車直奔目的地。

牛車穿行,繞過村中的各式建筑,來到村子后面的空地之上,一家人也是在一片青綠之色間,看到了掩藏在里面的一間青磚屋舍。

正是袁老爹一家所在之地。

說來也是正常,因為袁老爹一家是獵戶的原因,所以袁老爹在一家子遷過來后,和村里的里正商量一通,便直接將宅基地定在了村里的山角。

一來,山腳下的地方比村里要偏大一些,不管干什么都會方便許多,二來,他們一出門就能直接上山,這也極大的方便了他們進山狩獵,三來,就是為了避開還不熟悉的人群,盡量減少暴露自家所狩獵物的數量,在為站穩腳跟前,保持低調。

為此,袁老爹都沒有分家,而是特意花了好些銀錢蓋了數間漂亮的青磚石瓦房,帶一大家子都住在這里。

算算時間,明日正是袁小弟娶親的大好日子,袁家院子,此時熱鬧的很。

木門盡情大敞,袁老娘和袁二哥一左一右站在門口,臉掛笑,招呼著過來瞧熱鬧的來往村民。

牛車已駛到門口,袁氏抬頭就看到她娘正背對著她,和圍在她身旁幾位婦人高聲說著話。

還是袁二哥眼尖,見妹夫一家趕來,趕忙揮手招呼一聲。

而一旁,袁老娘聽了動靜,忙從婦人堆里竄了過來,伸手將牛車上的趙明騰和趙霞抱下,

“我還想著,你們什么過來,到沒想著,你們來的這般早,快,別愣著,老二,幫你妹子搬東西,杏花,你快帶著孩子進屋歇歇,”

袁氏聽著她娘叫她閨名,忙不迭伸手抱上了袁老娘的手臂,領著早一步下車的趙玉,跟著袁老娘往院里走。

而后邊,落后一步的趙善川則被袁二哥攔住,兩人先是將套著板車的牛車卸下,跟著,將牛車遷到門口臨時搭的棚子里喂上草料,方才拿起板車上的東西跟上。

“娘,家里怎的不見爹和大哥他們?”袁氏邊走邊說。

“嘿,他們兩個上山狩獵去了,明日生子成親,村里的人都要過來吃酒席,”

“今早我起來,去廚房數了一下家里備下來的肉食,怕不夠用,他們爺倆這才去上山了,”袁老娘說著又抬頭瞧了眼天,“快去一個多時辰了,按往常的速度,他們晌午之前就能回來。”

顯然,對獵戶上山狩獵這樣的事,袁老娘已經習慣了,話說的輕描淡寫。

袁氏點頭,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偏偏打聽起了旁的事,

“娘,生子這事,咋這么快就定下來要成親了?”袁氏瞧著院子周圍見處貼滿紅喜字,緊擰著眉,明顯是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嘿”

袁老娘聞言擺了擺手,也是無語的很,“我們本打算明年五月份辦的,結果那親家提的突然,”

“說是家里的侄女年歲大了,最近也要想看人家,他們怕拖到明年太趕,覺得麻煩,”

“嘖,就這么的,婚事便提前了好幾個月,”

“索性咱們家里將要準備的早就備好了,其余的物件也都好弄,到不怎么麻煩。”

袁老娘說的含糊,其中有一部分也沒解釋清楚。

不過她也不準備追問,放開了挎著袁老娘的手道,“娘,左右我也無事,就先去瞧瞧生子,這冷不丁的,要成親了,”袁氏話說的頗為惆悵。

“行,你去吧,他眼下無事,就在自己屋子呢,”袁老娘擺手。

袁氏見狀,自己走過去,而趙玉三人則被袁老娘帶回了正屋。

至于落在后面的趙善川,此時正被袁二哥纏著,兩人站在門口說著說閑話。

袁老娘姓薛,名金花,四十年前也是村子有名的漂亮姑娘,只不過時間久了,年紀大了,原本飽滿的臉上都是深深淺淺的褶子,不過仔細辨認,仍能從眉眼間看到袁老娘年輕時的漂亮。

趙玉跟在袁老娘身后,抽空認真的打量起對方來。

通過趙玉的認真觀察,她發現外祖母過來幾個月,周深氣勢已有了好的變化,看來,她這外祖母在這里過的不錯。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這樣她娘也該放心了。

袁家的院子雖然建在山腳,但也是正經的坐北朝南擺設。

而袁老娘和袁老爹兩人所住的正屋,位于院子的正前方,陽光極好,一天大部分的時間,正屋基本都沐浴在陽光之下。

也是保留了原本在北面生活的習慣,來了南面之后,袁老娘和袁老爹兩人住的還是火炕。

不過一旁角落卻也有一張架子床,原木色的外表,上面裹了一層包漿,看起來泛著光澤,一點毛刺都沒有。

周圍床身用的是那種暗色的碎花布料,垂落下來的羅帳是藍色棉布,很有一股嫻靜的味道。

正房四周,許是為了配套,袁老娘愣是用了差不多的木料,又是打了一張方木桌和幾把椅子,角落放著兩個衣柜,為炕尾,放著兩個橫過來的樟木箱子。

袁老娘將三人趕上炕頭,因為早晨剛燒火,炕頭摸起來還是溫熱的。

三人脫了鞋襪和外邊衣服,就勢滾作一團。

袁老娘則又出去一趟,等再進來時,手里端了三大碗冒著熱氣的肉末粥。

粥是用家里的谷米熬的,碎碎的特別容易下腹,而湯粥里頭則被她放了好些燉得爛爛的肉糜子,包括熬粥的湯用的都是家里一早剩下的純正骨湯,聞起來噴香無比,吃起來味道更是好到爆!

“快,趕緊吃些墊墊肚子,晌午飯還要等一會子,”袁氏伸手招呼一聲,同時將三碗肉沫湯放在炕邊。

而被肉香吸引的趙玉三人忙湊了過來。

端起比手掌還要大的粥碗,就著上面的湯匙,吭哧吭哧的吃了起來。

唔,這肉末粥的味道,真的太香了!

等三人吃完回過神之時,捧起來的一大碗肉末粥早就一滴不剩的進了他們自己的肚子。

戀戀不舍的放下舔干凈碗,趙玉意猶未盡的舔了舔嘴唇,忍不住還想繼續吃,

“那可不成,還要留著肚子吃晌午的飯嘞,”

無視三人吵鬧,袁老娘麻溜將吃干凈的三個碗端了出去。

等再進來,手里則捧著一個托盤,里面裝的都是一些干果,例如花生,瓜子等等,

“閑不住就先嚼嚼,困了,炕尾有被子,自己睡一覺。”

“嗯,外祖母,我曉得了,”趙玉乖巧的點了點頭。

“好,二丫你們先呆著,外祖母去忙了,”畢竟家里的事情多,袁老娘也沒有很多時間陪三人多待。

靜靜的目送袁老娘轉身離開正屋,三人跟著小聲歡呼一聲,跟著一人一把,捧著手里的干活,盤腿坐在炕里,一邊看著窗外一邊吃了起來。

袁老娘出來之后,立馬叫來還在廚房忙碌的兩個兒媳,讓其趁著有空,趕緊跑一趟鄰里家里,去借些明日用到的廚房用具回來。

“對了,老大媳婦,別忘了在問問里正家的,里正,明日到底能不能來,”畢竟之前他們請人時,里正推諉說家中有事,很可能來不了。

所以袁老娘現下便擔心,萬一里正真若是不來,那他們家在田溝村的面子豈不是丟了。

“娘,你放心,我昨日見了里正娘子,那人說里正這兩日都在家里歇著,我稍后,帶只家里的野兔過去,保準將人給請回來,”老大媳婦崔氏一邊說著,一邊放下自己擼起來的袖子,將自己收拾立正。

“娘,大嫂去請里正,那我就去請些與家里相熟的婦人過來,明日家里來的客人多,光靠咱們自己怕是忙不過來嘞,”老二媳婦羅氏接上話,同時心里合計著村里的婦人名單,順道將與他們家關系不錯的單獨拎出來。

“嗯,那就多請些回來,”袁老太頓了頓道,“也別省,在給一家送只野雞過去,總要給點甜頭,”不然誰愿意過來白白干活。

兩個兒媳點了點頭,轉身去了后院。

當初蓋房子時,袁老娘特意在后院多圈了三分地出來。

眼下,這三分地被分成了兩部分。

其中一部分用柵欄圈成了菜園子,里面種著一些常吃的青菜,另外一部分則是搭起來的方架子,里面裝了好些從山上抓回來的野雞野兔等一些活的野物。

崔氏和羅氏進來之后,互相配合和抓了各自需要的野物,方才一前一后出了家門。

而袁老娘趁此機會,自己又回了一趟廚房,再看一眼明日要用到的青菜和肉食。

院子的另一邊,袁氏正坐在新房里和袁小弟聊著天。

因為袁小弟成親之事,家里的新房也已經收拾出來,里頭的大件物品,例如,木床,桌椅板凳,木箱衣柜,全都是新打的不說,上面還刷了一層紅漆,擺放在房間中的各個角落。

新床正對面是火炕,炕頭放著兩床新做好的被褥,被褥里續著厚實的棉花,外頭套著紅色緞面,上面繡著鴛鴦戲水的圖案。

這些,都是袁老娘花錢從城里鋪子買回來的,為了自家兒子的婚事,袁老娘頗為用心。

總的來說,對于袁小弟這門親事,袁家一家準備真的不算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