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事兒,沈承安生怕再被他娘給揪著問,出了門就趕緊跑去車上了,簡直就是在一直躲著了。
也不怪他會這么直接跑開了,面對親娘的惦記,他這個做兒子的也不能說啥,因為他理解他娘為何會這么擔心,可同時他又是個如今眼界心思都不同于從前的,但這個跟他娘又講不通,無奈之下只能這么做了。
不過其實沈承安也只是暫時躲一躲罷了,因為沒法答應他娘說啥時候一定能給領個媳婦回去啥的,但其實他心里也有數,并不會一直避著這個問題,真要差不多了,他還是會該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畢竟他年紀也不小了不是?
沈承厚是隨后跟著出來的,上車看見自家弟弟一副躲藏的架勢,沒忍住笑了出來:“你躲個啥,咱娘不也是為你著想的?”
“我當然知道。”沈承安無奈道,“可我也沒法回答啊,三哥你說我不躲能咋整?”
“咋就沒法回答了?”沈承厚一聽不贊同了,坐好了之后轉頭看向弟弟,“我知道你想跟著大家伙兒多學點兒東西,可這倆也不耽誤啊,你往后想干啥,咱家酒樓田莊啥的,也都可著你做事兒,可親事也不能就不提了啊……”
兄弟倆一向感情好,因而有什么也都是直說,加上如今沈承安跟著三哥一家來了縣里,日后必然就是都在一起了,對于弟弟是怎么想的,沈承厚自然也是清楚的。
其實這也是三房早就有了共識的,將來若是家業越來越大,必然要自家人幫忙打理才會放心,沈承安本身又是對這個感興趣的。更三房感情一向好,自然更是合適的人選。
而這樣對彼此都好,三房也從來都不是小氣的,就好比如今鎮山的鋪子雖然沒有明說,但基本算是給了趙源來打理是一樣的,日后不管是繼續跟三房還是想自個兒,都不會虧待他的。
“沒有不提……”沈承安越發無奈了。也跟著正色看向自己哥哥。“我也得想想不是?三哥你放心,我自己好好想想,保證很快就會跟你們說的。”
沒成想躲到了車上還是躲不過。因為他三哥也一樣跟著擔心這個問題,沈承安原本就沒有想要逃避,不過是覺得該自個兒琢磨清楚有個結論再來跟家人說,如今聽他三哥這么一說。更是覺得該加快腳步了。
而沈承厚聽了弟弟這么說,想了一下就也沒再追問了。畢竟他知道這個弟弟不是個會隨口亂說的人,就點了頭:“好,那我不催你,可你也抓點兒緊。要不我跟你三嫂可就真不管你了,我們跟娘自己個兒商量去。”
說到了最后還是沒忍住“威脅”了一下,這讓沈承安聽得是哭笑不得。不過也知道三哥是真的擔心他,至于說要跟他娘一起不顧他的意思直接替他做主了。他知道也就是故意說給他聽的而已。
在沈承安的不住點頭之下,哥倆算是暫時達成共識了,而沈承安不知道的是,另一輛車上,他親娘和對他一向關心的三嫂,幾乎一路都在討論這件事兒。
再次趕路馬車行得依舊平穩,只是路上也沒再停下,倒是一氣就到了鎮上。
進鎮里的時候張氏說叫沈承厚夫婦倆直接在鋪子那下車就是了,不用送他們回去村里,李氏拒絕了,并且瞅著前頭的馬車根本沒有停下來,就知道丈夫應該也是跟她一樣的想法的。
“我們送娘回去,也去看看爹,再說這些東西呢,我們幫著一起拿下去,要不娘回去都不好收拾。”李氏笑著搖了搖頭,溫聲說道。
張氏聽了就沒說啥了,只是拍了拍三兒媳婦,她知道老三兩口子一直都是懂事的,這么說其實還是因為孝心,不管自家老頭子平時再咋地,倆孩子回來了都沒忘了去瞅瞅他,所以才格外不理解老頭子怎么就能這么對孩子們。
坐在一旁挺安靜的沈云蘭沈云歡也都沒吱聲,兩個孩子就算是老宅那些事兒都不摻合,但該知道必然是都知道的,爺是咋對三叔一家的她們都看在眼里,不過爹娘也都囑咐過她們,不管他們之間如何,她們家這一房都不說啥,該咋相處還咋相處。
原本就是懂事的孩子,加上沈敬海的事兒讓她們尤其感謝三房,這一次意外跟著去縣里更是跟表姐妹們相處極好,因而聽見三嬸這么說話,想起她爺是怎么對三房的,難免心里頭就覺得有些不平了,只是并不會說出來罷了。
馬車里便沒有人再說啥了,李氏瞧了瞧大約就猜到了她們是怎么想的了,猶豫了一下,也沒非得勸著啥,畢竟所有事兒都是心知肚明的,若非得要圓話,反倒是太刻意了。
所以該如何就如何吧,事實上李氏比起先前來說,這一次回來鎮上,甚至是去老宅的話,心里頭還真是沒有那么排斥了。
大約是因為家里已經算是搬去了縣里的緣故,雖然沒有明說,并且一家子也是分了幾次去縣里聚在一起的,但只要看看村上的宅子已經借給秦家住,鎮上的鋪子也有人幫著照看,而他們往后心思多是要放在縣里頭,就都清楚了,這根本就算是搬家了。
因而這次回來對李氏來說不算什么,頂多就是送老人回來順道給沈云仙送個賀禮,也并不擔心會跟老沈頭再有什么沖突的,可以想見,就算李氏不說出口,但對于可以遠離老宅這些人過自己的日子,她心里頭還是很高興的。
進了鎮子再到村里就幾塊了,兩輛車前后進了村里的時候,還是引起了村里頭不少人的注意的。
就算這兩年因為種種緣故光是老沈家就來過不少好的馬車,可三房這兩輛到底看著還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停在了沈家門口。
沈承厚李氏都先下了車,過來又扶著張氏下來,還不等后頭孩子們跟著下來,一些街坊鄰居正好看見的就過來搭話了。
張氏其實有些疲憊了,想要進屋去歇著,可這會兒也只好停下說話,聽見人問這是兒子兒媳婦親自送回來了,張氏心里頭還是挺高興的,連忙道:“是啊,我說不用那么費事兒,孩子們不干,這不,非得一起送回來了,還真是折騰著孩子們了。”
其實張氏從來都不是愛炫耀的人,之所以一聽人問就毫不避諱地說,從心里還說,還對當初三兒一家分家出去的事兒有些虧欠心思,所以在有人問的時候,她老想叫人知道,三兒一家自個兒是有本事的,分出去之后日子過得比誰都好。
“可不能這么說,啥折騰不折騰的,老嫂子你這是有福氣啊,孩子們孝順你得高興才是。”鄰居一聽就接話道,順道不住地瞧著兩輛馬車,更重要的是那往下搬的東西。
沈承厚夫婦倆也有些日子沒跟村里人說話了,當然見了面都是先打招呼,隨后在張氏嘮嗑的時候,他們就先幫著把帶回來的東西往下拿。
對于一向勤儉慣了的鄉下人來說,非年非節的誰都不會老去買東西,更何況是很多真的沒見過的,這一瞅見張氏去了趟縣里,兒子兒媳婦給帶了這老些東西回來,頓時就說啥的都有了,羨慕的人委實不少啊。
張氏一邊高興一邊還得連連擺手:“我說不讓買,孩子們根本不聽,瞅見啥都想要買,我一尋思那花的錢就心疼啊……”
這說得還真是實話,張氏從來不是大手大腳的人,即便是往常家里過年置辦年貨,也沒有說花錢那么樣的時候,因而瞅見三房毫不顧忌看上啥買啥,當真是嚇了一跳,根本是啥都不去想的。
旁人一聽就笑了:“老嫂子你心疼個啥,那是孩子的孝心,再說老三家日子過好了,也不差這幾個銀子不是?”
說著的時候一旁的人也都跟著附和,倒是都沒有惡意,該說羨慕多一些,如果說一開始三房的人通過擺攤子賺了些銀子讓大家伙兒眼饞,那后頭人家家里越過越好,現在已經搬去縣里頭,這就已經不是眼饞的事兒了。
機會就擺在那里,說是擺攤子還是干啥的,誰都沒說不讓去做,可不是誰都有膽子從干慣了的地里活計轉到做生意上的,也不是誰都會把生意給越做越好的。
若是當初只比旁人好一些,估么還有些人說一些酸話啥的,甚至打旁的主意的也不少,當初不就有人惦記魚塘還偷過餃子嗎?
但一旦距離拉大了,反倒是沒有人會說那樣的話了,因為誰都知道差距在哪里,羨慕可以有,但若是說些嫉妒的話,還是都省省吧。
“好在也都是能吃能用的,我也就不說啥了……”張氏一聽連忙又道。
其實街坊鄰居說得也都沒有啥錯,三房在買東西的時候能這么不顧忌地買,說明這些銀子還不至于那么在意的,畢竟還算不上啥大的花銷,張氏對這一點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