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姝

第一百零三章 嬉鬧

一幫子小太監擠在廊道下面,一人倒了一大海碗生姜紅棗茶灌進去,通體舒泰,總算是有了點兒熱乎勁。

這種茶是甜的。

大家喝的都很珍惜。

別看好些主子不愛喝甜湯,那些個宮人們,卻無一人不喜歡。這些人從小吃苦的多,可能逢年過節都不一定能吃到一塊兒糖,怎么可能不愛甜?

而且宜秋宮新進的粗使太監,大部分是剛剛進宮的小太監們,好幾個剛九歲,最大的也才十二。

哪怕在大殷朝,在窮苦人家,九歲也還是孩子,這么小就背井離鄉進了宮,不知道受了多大的罪呢。

雪一日不停,就清掃不盡,剛剛掃完了,很快又鋪了厚厚一層。

許薇姝看這般下去的確勞動量太大,萬一要是病上幾個,未免得不償失,干脆就讓大家不用都掃,先清理出一條路來,不要耽誤出去提飯就行。

事實上,院子里的雪景,幾個娘娘都挺喜歡的。

陳妃還披紅掛綠,坐在雪地里唱歌,一唱就沒完沒了,誰也勸不回去。

許薇姝沒轍,干脆也坐在廊道下的石凳上,扯開嗓子唱——

“片片飛花霜染顏,水剪瓊瑤醉蓬萊。廣寒冰階猶覺冷,人間柳絮似春開。幾度梅枝赧低眉,一世滄海傲清白。鴻鵠玲瓏千疊羽,洞賓仙袂衣上采。漁樵苦釣寒江雪,忽聞云邊謫仙來……”

不一會兒,就吸引得陳妃坐到她身邊聽,目光癡癡纏纏,顯然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不能自拔了。

宮女們趕緊把手爐塞到娘娘懷里,又給系上厚厚的毛斗篷。

宜秋宮里,好幾個娘娘都有點兒不知寒暑,連冷了也要往雪地里面鉆。

許薇姝瞧著沒辦法,只好讓宮人給她們準備防滑防寒的馬靴,就是在馬靴底下,鑲嵌個刻了防滑紋的木底子,和后世的雪地靴差不多。

皮子外面套兩層比較防水的粗布,打上一層蠟,勉強算是能穿。

許薇姝指揮著宮人,全給她們換上棉手套,手指頭都分開,方便這幾個打雪仗玩,再系一條帶子,給她們掛在脖子上,省得容易弄丟了。

包裹得嚴嚴實實,就放了幾個娘娘隨意賞玩,其實也好,她們知道笑鬧,總比一天到晚死氣沉沉,所有的郁氣都憋在心里要好些,再這么悶下去,宜秋宮的娘娘們還能活幾年,她也算不清楚了。

無論幽居冷宮的生活多么的艱難,人還是要活著,活著才有希望,死了便什么都沒有。

宮里的娘娘們,開始賞雪,賞梅,宮里也開始準備過年。

郭淮郭大太監帶著將作監的人四處敲敲打打,把一些平時不容易注意到的角落都給裝扮一新,御膳房那邊的大師傅,也琢磨起新菜來。

年終大宴上的菜,年年都是那些,但萬歲的家宴,偶爾娘娘們置辦的酒席,總要有些驚喜才好。

方思齊這些小娃娃一個個心野了,上課不大用心,孔大儒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大管束,還是孩子呢,終日拘著讀書也挺可憐。

閑來無事,方思齊就往宜秋宮跑。

誰讓宜秋宮好玩呢。

許薇姝給他戴上貂皮帽子,圍上厚厚的,能把小臉蛋也包裹起來的圍脖,弄得方思齊又圓又萌,討人喜歡的很,就牽著他的手一起去滑冰。

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許薇姝不怎么會溜冰。

她沒什么運動細胞,不過去了歸墟,每年冬天她都是把溜冰代替步行。

這會兒宜秋宮的池子正好是冰層最厚的時候,許薇姝溜起冰來,花樣百出,身段舒展開,比舞蹈還漂亮,看得宮人們都目瞪口呆。

方思齊也眼睛亮晶晶。

許薇姝就招手,把小家伙招過去,帶著他一塊兒風馳電掣。

反正渾身裹得和圓球似的,就是不小心摔一跤也不會疼,而且冬日里吃得多,騎射課也停了,怕這些小主子們再凍著了生病,就連伺候的嬤嬤們也不大樂意他們出去玩,一個個缺乏運動,怕是要養得身子骨更嬌弱。

又是溜冰,又是打雪仗,還堆了個大雪人,一直到雪停了,太陽都爬出云層,許薇姝才拉著意猶未盡的小王子回屋。

玉荷取了熱水來,先讓兩人洗把臉,又拿熱毛巾捂住額頭,捂到頭皮發熱。

許薇姝舒服地呻吟了聲,想了想道:“去御膳房問問,讓他們鹵一鍋羊肉燉湯,多加辣子,味道重一些,再烙幾張薄餅,攤個雞蛋,把餅蓋上去裹起來。”

玉荷一聽就明白了,她見自家姑娘自己用小爐子做過這樣的餅加蛋當早餐。

人家御膳房那邊做得就不像許薇姝說的這般簡單,不光樣子做得好看,還加了各種從溫泉莊子里出產的小青菜,涂上醬料,切成四四方方一大塊兒。

先試吃了幾次,選出味道最好的記下配方。

這會兒不能做,餅一涼就不能吃了。

宮里的人疲憊嬌貴的很,可不像外面那些老百姓,硬邦邦像石頭的餅,吃個三五天也沒事兒。

鹵羊肉用的時間更長,羊肉這東西做不好就容易有腥味,好在許薇姝要的味道重,到容易做。

可喝羊湯非要用鹵羊肉來煮,王師傅聽得實在是牙疼的厲害。

那么煮出來,哪里還能叫羊湯,怕全是作料味了。

即便如此,像這樣當紅的,還管事的女官發了話,御膳房不做也不行,王師傅擼起袖子自己試著做,御膳房這邊鹵羊肉有不少,一早備下給各個主子享用的,配方都大有不同。

沒辦法,宮里有人愛清淡的原味,有人不加足了調料那就下不了口。

王師傅琢磨著,許書官應該是想喝味道濃些的湯,還要配著餅吃,就特意加了辣子和鹽。

“再煮些蓮子湯備下,最近主子們都吃得燥熱,喝點兒下火的湯有好處。”

王太監交代了幾句,拿毛巾抹了把臉,看了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叫了倆小徒弟把油餅加蛋給做出來。

剛做出來沒多久,宜秋宮提膳太監就到了,正好提著熱氣騰騰的羊湯,端著剛出鍋的油餅走人。

“姝娘姐姐這兒吃飯都好簡單。”

方思齊玩了這么久,早餓得前胸貼后背,大碗羊湯喝了大半碗,再沒有他在王府里不吃羊,不吃魚的那股子嬌氣。

他在王府也好,在宮里各位娘娘那兒也罷,吃飯誰不是七大碗八大碟,擺滿了桌子。

都是御膳房的制式菜,大部分為蒸菜,甜口咸口的都有,葷素比例差不多,保證主子什么都能吃到。

可就是膩得慌,每次吃飯難受的跟吃藥似的。

“我就怕皇爺爺找我一塊兒吃,他吃的東西又軟又甜,跟小孩子似的,還擺半桌子素菜,吃得我都快和羊一樣了,真費勁兒!”

許薇姝:“……”

皇帝的口味她自然知道,腦子里無論哪份兒資料,最先偷偷摸摸記錄的都是皇帝的口味。

身為帝王,不能讓手下人看出他的喜好來,但現在在位的不是新皇帝,一個坐在那把龍椅上幾十年的皇帝,天天讓臣子們研究,怎么可能還保持神秘?

皇帝喜歡吃牛肉,不愛甜食,也不大喜歡吃素菜,他老人家當時叫飯,恐怕是為了小皇孫著想。

許薇姝失笑,還是小孩子幸福,皇帝對年幼的孫子是真心好。

吃完飯,御膳房那邊的蓮子湯正好解渴。

方思齊也吃咸了,湯喝了兩碗,讓過來接小主子回去的義王府的太監和嬤嬤,都琢磨著要去御膳房把做湯的廚子要走。

宮里的女人們,對這忽如其來的大雪,還是相當歡迎的,可宮外就完全不同。

今年的雪下得太早,也太大,沒半個月,整個京城就一片冰天雪地。

朝廷也調撥糧草,開始在京城里搭棚子,收攏災民。

近些年這是常態了,天災連年,老百姓們是年年守在逃難,逃到京城的更是多,畢竟京里是天子腳下,權貴眾多,哪怕是在街上行乞,討口飯吃也比別處容易。

朝廷官員們對這類救濟災民的事務都很熟悉,做起來也有條不紊,再也沒有當初一看到災民就手忙腳亂心慌慌,連皇帝都晝夜忙碌,一宿一宿睡不著覺。

許薇姝都不知道該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快過年了,宮里的女官們,家在京城的都輪班回家,許薇姝是第一批。

出了宮門,薛娘子就帶著寶琴,二丫,還有幾個小廝過來接她。

許薇姝上了車,寶琴給她拿了個手爐暖手,笑道:“小郎君還想來接呢,只功課沒完成,讓先生抓走讀書去了。”

不知道適不適合吉水喂的多,智商再次發育,小寶的功課進步很大,家學里那幫先生幾乎算是對他寄予厚望。

只是寄予厚望的結果,就是功課留的越發多,先生們對待他也越發的嚴苛,換了別人能得優的,到他這兒只能是良,到顯得小寶比以前還可憐。

許薇姝搖了搖頭,想了想還是別對人家正經先生們的做法指手畫腳。

對于教導這個時代的科舉人才,她不在行,還是老老實實地聽從專家指導為好。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