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鸞

第三十三章 表面母子

看古文,就上文學度

正文卷第三十三章表面母子

(文學度)

夏夜悶熱,本是晴好的天,晚時卻疾風驟起下了場雨。

涼風入室,甚為解燥。

然老夫人身體有恙,心情更是不虞,正板著臉和長子對坐在臨窗的涼席炕上。

白勝賠了笑臉寬慰她:“母親,您莫要為幾個不懂事的小輩動氣,氣壞了身子,豈非是兒子的不孝?”

老夫人抬手凝了凝眉心,嘆息道:“非是我想插手你房里之事,可這些年來你太縱著秦氏了。你看看如今好好的姑娘都給她教成了什么樣,在外端著是副菩薩心腸,連路邊的乞丐都囑咐好生安置,但在家卻幾次三番對自己姐妹下手;為了攀龍附鳳,更是連女兒家的聲譽都不在乎了,你難道聽不到外面坊間的流言?”

白勝恭順應道:“母親說這話兒子就糊涂了,秦氏是您親自選的兒媳婦,怎會有差?”

老夫人深深看他一眼,“你不必拿話來擠兌我。我且問你,你打算如何處置秦氏?”

“上次的事情,秦氏自知理虧,兒子已教訓過她了。”

老夫人輕哼了聲,反問道:“教訓?你把人教訓到哪去了?打了她屋里的幾個人,就張羅著收拾細軟回娘家,她這哪里是知錯了?”

白勝見狀忙道:“母親莫惱,是兒子讓她回秦家反思己過的。”

老夫人望著眼前官場得意的長子,失望的閉了閉眼,“曾幾何時,你也是不畏權勢的清流世家子弟,現在怎盡學了官場上的那套圓滑世故?”她委實痛心。

白勝面無表情的開口:“母親望子成龍,兒子不敢不爭氣。當初您替我求娶秦氏,難道不為著秦家的權勢富貴嗎?”

“混賬!”

老夫人氣得臉都紅了,惱得拍案道:“我當年之所以替你求娶秦家,還不是你少年得意滿京城的亂出風頭,也不知是哪日被秦家二小姐瞧上了眼。當時是秦家先有意和咱們家結親,否則你當為娘會為了權勢富貴就不顧你的終身幸福?”

這樁婚事,老夫人多年來一直后悔,心知對不起兒子,便好言好語的解釋起來:“我是打探過秦家二小姐的,想著她堂堂侯府嫡女,必然恭良淑德能替你掌管中饋慈育子女。何況,她姐姐能入選為太子妃,可見秦家教女有方,誰曉得秦家老夫人一味的偏寵幼女,把她寵成了霸道任性的脾氣。這件事是為娘草率了,但當初若不是你嚷著非……”

提起往事,老夫人又是痛心又是后悔。那時候宗譽侯府紆尊降貴的托人來府里打探口風,她又著急替長子娶親好斷了他那不該有的念想,便直接應了這門婚事。

白勝表情淡淡,好似談論的是無關己身之事,話中不帶絲毫情緒:“母親考量周全,替我做主娶了侯府千金,是兒子的福分,否則我今日還不會有如此的富貴。

但以白家的門第,咱們家就是高攀了。高娶高娶,既都娶了回來,兒子可不就得縱著她嗎?宗譽侯府世襲勛貴,族親們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何況還有太子妃娘娘和太孫殿下在東宮。自從皇上立了皇太孫后,別說咱們家,誰敢公然和秦家作對?”

“你這話,便是在怨恨為娘的了?”老夫人眸中一痛,震驚的看向他。

白勝連忙站起,不帶誠意的彎身回道:“是兒子失言,但道理如此。就算外面謠傳什么圣上有意改儲,但傳了三四年也沒見什么真動作,兒子在朝中能有今日威望,說到底還是沾了侯府的光,否則就算兒子有蓋世的才華,無人引薦,也不可能平步青云成了天子近臣。

孩兒自幼承母親教誨,做人當知恩圖報,秦家對我有恩,秦氏也替我生了一雙兒女,我托付中饋信任她是應當的。記得早些年,還是母親您苦口婆心的勸我,說秦氏既為白家婦,讓兒子與她相敬如賓。家闈和睦方能仕途順遂,這些都是您說的。”

老夫人傷懷不已,她知道母子間存著嫌隙,知他怪自己當年阻了他和白羽的事情,又將她趕出京城。但這么多年了,沒想到他日日恭順請安的背后,心底里怨氣還這么大,竟然拿秦氏的事情來嘲諷自己。

“勝兒,母親當年確實是實打實為你著想,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怎能害你?”

老夫人虛弱的喘了兩口氣,猶豫半晌終于說道:“阿羽她,她可是當了你十四年的親妹妹,你怎能對她起那樣的心思?再說,你當你父親沒問過她的意思?”

提到白羽,白勝臉上終于有了變化,似驚似喜的期待看去,“父親當年,問過阿羽?”

“你父親疼她,你是曉得的。就因為輕萍回了府,他的眼中還只有阿羽,我才替輕萍感動不平,糊涂著難為了她些。但她是我和你父親親自教養大的,也不忍心真不管她,你父親當時見你心意堅定,便去找她談話,問她是否愿意記名在他江南一舊友府中為義女,等京中風聲淡了,咱們再將府中知情下人都發落出去,待過上幾年替你去下聘求娶好成全你們。”

哪怕時隔多年,哪怕心中已知答案,白勝仍是炯炯有神的望著老夫人等待答案,“那她怎么說?”

“阿羽她是個懂事的,一口就回絕了你父親,說只當你是兄長,從未有過其他想法。勝兒啊,是她自個兒不愿意的。”

因為這事,老夫人當時愈發看白羽不順眼。她出面阻攔是一回事,對方拒絕自己兒子又是另外回事,加之還處處和輕萍爭,讓她覺得養了只白眼狼。

“原來,原來是兒子誤會了母親。”

白勝跪在她腳邊磕頭,“是兒子不孝,辜負了母親好意。”

老夫人也不讓他起身,“我這么說,你是真信了?”

“母親所言,兒子豈有不信之禮?”

白勝知曉自己父母恩愛一生,老夫人斷不會拿老太爺開玩笑。

老夫人這才抬抬手,“起來吧。”

白勝替她奉茶,自責道:“都是兒子的錯,說了好些糊涂話,還請母親不要往心里去。您擔憂的,兒子都知道,說實話,兒子覺著錦瑤和太孫殿下斷了也好。”

老夫人心頭一跳,忙緊張的問:“怎么,可是朝堂上有動作?”

白勝做回原位搖頭,“不是朝堂上。”

“那是后.宮?”

“聽宮里人說,皇上要冊封六王爺的母妃杜貴妃為杜皇貴妃了。”

老夫人面色大駭。

“圣上疼愛貴妃母子是眾所周知的,太孫殿下素來和他這位皇叔不對付,現在朝堂上的風向還說不定呢,兒子不能拿闔府的身家性命和秦家一道兒去賭。”白勝語氣認真。

老夫人望著眼前長子,越發覺得陌生。方才還說有今日都是因為宗譽侯府的提攜,要知恩圖報,這會子就要另謀生路了……

當然,這只是想想。他做什么,自都是為了白家。

“所以你才任由秦氏回娘家?”

白勝輕敲著幾面,忽而嘆息一聲:“品梅軒里那件事,是她做的太過了。不管怎樣,靜好是我白家的大小姐,她就這樣子帶人沖進去,在阿羽的故居里想害死她的女兒,兒子是斷不能姑息的。”

老夫人從袖中取出佛珠,慢慢轉著道:“靜好那孩子是命苦,但總是你親生的,如今我瞧著模樣出落得是越發像阿羽了,我有時看著都忍不住想起她親娘。”

“后宅之事,還是勞母親多費心心思吧。”

見他不愿管,老夫人只道他不愿勾起往日傷心事,也沒有執著再說,遂又問:“那錦瑤的事情,你準備怎么辦?白家的小姐這樣子被人議論,讓家里的姑娘們將來還怎么出去見人?”

“這件事我查了,六王爺自己由得人傳他和咱們錦瑤幽會的事。但他王府里六王妃尚在,這件事急不得。”

白勝剛琢磨著這個難處,然而杜貴妃加封為皇貴妃后沒兩日,六王妃就薨了。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