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城食事

第八十三章 嘆早茶

快樂的日子總是如此短暫,而放假的日子更是稍縱即逝。

周媽還沒有騰出空來,大家伙就要上班了。

周宥西教的是小學四年級,正是皮到不行的年紀。她其實是喜歡跟這些沒有城府的孩子們一塊玩耍的,兩三天一瓶涼茶,防止被氣上火。

年后南彧也成功應聘了楊平的工作室,現在在一個劇組當現場導演。

眾人都開始了新生活,但還沒忘記紀錄片的事。唐知之隔三差五半夜三更在群里哭嚎,讓大家等等啊!再過一星期她就放假了啊!

好不容易湊齊了一個大家都有空的周末,一大清早就開工了。

事前周宥西已經跟要拍攝的幾家老板商討過了,也有交代好了注意事項。沒有一家店鋪拒絕周宥西的請求,這種有出演費用還能免費宣傳的只賺不虧的事,怕是沒人會拒絕。

整部紀錄片就是以周宥西的生活軌跡為主線,串聯起廣城的美食和文化。所以今天拍的就是周宥西周末的一個生活狀態。

第一站是來了廣城就一定不能錯過的廣城早茶。

成珠樓。

相傳成珠樓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清朝末年就是廣城數一數二的酒樓。后來經歷了戰爭等一些列不可抗力的因素,成珠樓也的確沒落過一段時間。

后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創始人的子孫嗅到了商機,重振旗鼓。物美價廉是他們給予顧客的承諾。沒想到幾十年下來了,成珠樓已經開了幾家分店了。

一行人到的時候不過六點出頭,成珠樓還沒有營業,但酒樓的經理,也就是成珠樓的繼承人,已經在門口等候了。

大伙兒一下車,王業成就迎了上來。

“周老師早啊。”

“你好。這位是我們的導演,唐導;這是攝影師南彧,這是錄音師唐知之。”

跟王業成商量所有拍攝的故事和流程都是周宥西一個人完成的,所以王業成只認得她一個人。

“唐導好,唐老師好,南老師好。來來來,里面請。”王業成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中等身材,所幸沒有啤酒肚。文化水平一般,但憑借著成珠樓的百年名聲以及這幾年戰戰兢兢的營業,倒也不負老祖宗的心血。

“都沒有吃飯吧?廚房的糕點都剛出爐,等會各位老師先嘗嘗地道的廣城早茶。”

唐知遠:“已經采購完回來了嗎?”

“早回來了,我們的采購一般是凌晨四五點就采購完的,不然根本來不及做。”

唐知遠點點頭,這些信息周宥西已經跟他講過了,只不過他作為統籌全局的總導演,還是喜歡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覺。

“餓嗎?”

唐知遠著重問唐知之。

周宥西大清早就起來做了幾分簡易的早餐,來的路上已經吃過了,怕就怕正在發育的唐知之餓得快。

“不餓。”唐知之打了個哈欠,“就是有點困。”

“那我們直接進廚房開拍可以嗎?”

“可以可以,來這邊請。”

成珠樓的后廚很大,幾十號人穿著制服,頭發全部藏進帽子里,大大的口罩包裹了半張臉,每個人的動作迅速而不顯慌亂。

趁著還沒到營業時間,唐知遠把整個后廚的狀況記錄了下來,從食材的清洗、碼好放進蒸籠、再熱騰騰出鍋。

七點半一過,就陸陸續續有顧客光臨。

聽王業成介紹,工作日這點鐘最多的是退休的老人家。老人家們一般五六點就出門運動,到七點多鐘剛好進來吃一頓早茶,然后再慢慢踱回家。

一個美好的清晨從早茶開始。

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成珠樓這么多年的物價一直沒怎么變,提價也是因為整個市場物價上漲,不適當提價只能虧本。現在成珠樓的小點是四元一碟,中點六元一碟,大點八元一碟,特點十元一碟,頂點十二元一碟。一般如果是一個像周宥西這般食量的女生,二三十元就可以撐著走出酒樓了。

八點半一過,酒樓的人才真正多起來。

周宥西選擇的是王業成提前安排好的一個角落。這里位置比較寬敞,能容納下這幾臺機器,又不至于影響到別人用餐。

一落座,就有工作人員開單,詢問你喝什么茶。

“嘆早茶”雖然不僅僅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茶,但茶水也絕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周宥西最喜歡的就是菊普。

菊普,顧名思義就是菊花加普洱,清涼祛火,味濃稠,與茶點是絕配。

開完單,立刻有另外的服務員端著一盆熱水上來,詢問有多少位,為你燙一遍碗筷。

燙洗碗筷也是廣城人一個特殊的用餐習慣。最優選當然是用滾燙的熱水將碗筷、勺子、杯子燙洗一遍。如果實在沒有熱水,那涼白開或者礦泉水也可以,只有用飲用水再清洗一遍的碗筷,那才能用。否則這一頓吃下來,心中一定會有一個疙瘩,渾身不自在。

前面的服務員已經端了茶壺過來,為周宥西斟茶。周宥西用食指和中指輕扣桌面以示感謝,這叫做“行叩茶禮”。

燙洗了碗筷,開了單,接下來就可以去端茶點了。

成珠樓仍保留了傳統的用餐方式。食客需要拿著開好的單子前去專門的茶點區,想要什么就拿起一碟,把單遞給服務員。服務員則根據茶點的價位在單上的相應位置蓋上章。一個章就代表一碟。

一般來說,糕點屬于小點,普通的葷菜都屬于中點,像腸粉或者是米粉這類就屬于大點,而西式的糕點一般就屬于特點或者頂點。

聽王業成的介紹,2010年初的時候,經濟狀況良好,他也想重新裝修、定位成珠樓。整個成珠樓的裝修風格變得高檔又明亮,也不需要食客親自去端茶點,就像普通點的飯店,在餐桌上寫下相對應的序號,立即有服務員替你端上來。

這么做仿佛是方便了食客,但也消磨了食客對早茶的定義和認知,這樣的早茶不是他們認知中的早茶。

于是成珠樓的食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好在王業成是個“咩得起”的人,明白了市場需求后,重新裝修回原來的模樣,消費方式也跟以前一樣。

他明白了,他要打造的是:最地道的廣城風味,最傳統的廣城習俗,物美價廉,優質服務,才是一家酒樓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

地道的廣城早茶有“一盅兩件”之說,“一盅”便是指面前的一杯茶,“兩件”是指兩份點心。當然隨著早茶越來越稱為廣城美食的代名詞,點心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但無論怎么創新,像蝦餃、燒賣、流沙包這種傳統點心是無法缺少的。

廣式燒賣與北方的燒賣不同,廣式燒賣以干蒸為主,面色薄,呈金黃色,里面是瘦肉,或者是肌肉加蝦仁的混合成的肉,上面加以蟹籽點綴。吃起來清淡而緊實。

流沙包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茶點。判斷一家酒樓的流沙包做得好快與否有兩個方法:一是看它的面皮是否薄而蓬松,二是看它里面的蛋黃是否流動且順滑。

周宥西從一端輕輕掰下一塊,金黃色的醬立即面皮流出。周宥西講撕下的面皮裹上這些醬,輕嘗一口,順滑而蓬松,香甜中帶一點點咸口,是一個好包子。

她的隔壁桌是四個中年男人,一邊吃一邊聊。就她聽到的內容而言,大概是在談生意。而后桌是剛到的三五個年輕人,一個抱怨今年的課表,一個抱怨試驗器的器材老化。

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身份階級,都在這一刻,共同享受早茶的魅力。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ge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