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所有介紹東華的文字敘述里,都會用到‘濱江臨海’這個詞,東華以往以及將來在現代產業社會里的氣度,也盡在這四個字里東華地方倒不是沒有人能看到新的格局所在,熊文斌主任早年在計委以及后期到政研室,都在做相關方面的規劃研究,陳兵主任更在新浦推動實踐,”沈淮接過陳兵的話,繼續說道,“我個人是渴望將這個鋼鐵項目建在新浦,希望能用大工業項目為東華未來的格局奠定一些基礎。”
在座的眾人,誰心里都不含糊,都能理解沈淮何以在此時重點提“濱江臨海”四字——東華市,兩區一縣濱江、三縣臨海、一區三縣位于內陸腹心,“濱江臨海”四字就道出東華市的地理框架。
多少年來,東華地方有見識、有能力的官員,包括最初推動將西陂閘區西南沿江三鎮劃出來建開發區,陳兵推動新浦港及新浦工業開發區的建設,都是依靠這個地理框架格局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人力時有窮,有想法是一方面,但是時代及自身資源的局限性以及舊格局習慣性的阻力,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突破。
陳兵九二年推動新浦港及新浦工業開發區建設,九三年下半年,他給調出霞浦縣后,霞浦縣的招商引資重點又轉回到城南開發區,新浦開發區的工作就陷入停滯。
由于水電、排污及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沒能及時跟上,新浦開發區這兩年就引進了幾家小企業,而早初計劃投資只需要兩三千萬的新浦港建設更是沒有著落。
新浦鋼廠項目,除了項目本身所帶來的五十億直接投資,對東華、對淮海不可或缺外,更能直接打開東華市濱江臨海發展的大格局。
淮海省雖然也在沿海省市之列,但多年來都缺乏有分量的海港城市,甚至可以說缺乏有分量的港口城市。
渚江畢竟不能跟長江相比,在疏浚之后,徐城段的渚江主航道也只能通航萬級噸客貨輪這使得徐城江海聯運的優勢,只限于跟國內沿海城市保持聯系,而更大噸位的外洋巨輪,則難以直接進入渚江中游,停靠徐城港。
在沿海縣市建設大型的海港,與內陸的公路、鐵路網以及渚江航運接駁,不僅是東華一市發展格局的問題,也涉及到淮海省發展大格局的問題。
田家庚到淮海省擔任省委記之后,重點推動渚江北岸的徐東高速工程建設、推動徐東鐵路的電氣化改造,又何嘗不是為這個大框架打基礎?
晉煤東出南線工程,涉及到晉煤、東南沿海省市電力需求的能源發展大格局,紀系隱身背后,在國家層面上進行推動,還遲遲不能上馬,淮海省要進行大框架的格局建設,只是依賴自身的積累跟努力,難度自然可想而已。
淮海省需要推動這個大框架、大格局發展的重型項目,新浦鋼廠項目也只有擺在這個大框架之下,才更能顯出分量來。
為新浦鋼廠配套建設的新浦港,一期就將建五萬噸級的泊位,建后年吞吐量就將達到一千萬噸;淮能集團為電廠項目配套建設的輸煤港,一期也將建三萬噸級的泊位,建成后年吞吐量將達到四百萬噸——雖然距離真正的大型綜合海港,還有一定的距離,但也能打下相當的基礎。
沈淮沒有直接提到淮海省發展的大框架問題,但李谷相信他能看到了淮海省示來發展的大格局在哪里,他不提,是他知進退,不爭功,但他提東華市“濱江臨海”,也是要告訴他們,他心里很清楚新浦鋼廠項目的分量,他不算過分的要求,也希望省里能滿足他。
中午就在淮海大酒店里用餐,田家庚下午四點鐘還要跟交通部的官員見面,談話就一直持續到三點半,沈淮與熊文斌、陳兵、趙東、宋鴻軍等人才告辭離開。
剛到東華大酒店歇下,屁股還沒有坐熱,小姑的電話就打過來問中午見面的情況
“田家庚到淮海省,還是想有一番作為了,而要形成淮海省發展的大格局,也不能拒絕派系外力量的加入——這應該是我們現在應該有的認識,我想田家庚也不應該缺這樣的心胸,”沈淮將中午談話的細節,在電話跟小姑說了一遍,說道,“而且我與熊文斌、陳兵以及鴻軍到淮海大酒店去見田家庚,相信趙秋華很快就會知道。我們也無意惡意擠壓省鋼以及趙系在東華的利益空間,將來的事,無非是誰能發展得更好的問題,相信趙秋華不會惡意阻撓新浦項目……”
“嗯,有這個基礎在,很多事情推動就會容易一些,”宋文慧說道,“對了,你們今天既然都在燕京,而且你又這么推崇熊文斌、陳兵兩個,你二伯想借今天晚上這個機會,與他們見一面,認識一下。你們晚上有沒有其他安排?”
“好啊,”沈淮說道,“我們晚上沒有其他安排。”
掛了電話,沈淮跟宋鴻軍說道:“二伯晚上安排一起吃飯,其他事都先推掉。”
宋鴻軍笑了笑,他知道沈淮心里未必舒服,但新浦項目規模這么大,需要國務院下國家計委等相關部門的審批,想要更順利的推動落實,除了省里的態度外,宋系全面的支持很重要。
二叔宋喬生也是借這個機會,表明支持新浦項目的態度,表明在沈淮與譚啟平之間做出新的選擇,而要小姑居中傳話,其實也是怕沈淮脾氣擰在那里,叫大家下不了臺。
宋鴻奇早早就從部里回來,陪同父親的秘韓劍一起先到豐澤園大酒安排酒宴的事,心里百味陳雜。
宋鴻義耍脾氣不愿意看沈淮小人得意的嘴臉;謝海誠人在燕京,宋喬生親自出面幫著調和,他就無法躲起來不見面。
差不多到時間,他坐車趕去豐澤園大酒店;沈淮、宋鴻軍陪熊文斌、陳兵他們,也就先他一步趕過來,坐在休息廳里說話。
“我爸在部里跟冀省的徐副省長有個約好的見面,可能還要過半小時才能脫開身。”宋鴻奇走出去,接謝海誠進來,解釋他父親要拖些時間才能趕過來。
謝海誠走進休息廳,看到熊文斌、陳兵等人站在那邊跟宋文慧談話,看到他走進來,也走過來寒暄,他心里感慨萬分,也只能笑臉以對,好像是老朋友在他鄉相遇一般親切。
譚啟平離開東華已成定局,東華的權力格局就要進行新的劃分,但梅鋼系至少能三分天下而居其一,而且將是根基最深固的一系。
海豐在東華陷入太深,撤出已經無可能,而且攤子鋪得散,利益容易給侵害,此時不妥協、不在一定程度上低頭,就不要指望著梅鋼系能維護海豐在東華的利益。
看著謝海誠臉上那勉強的笑容,沈淮壓著聲音,與宋鴻軍笑道:“你說他心里會不會比黃連還要苦?我們這些人,他以前連正眼看一下都覺得麻煩呢。”
宋鴻軍知道沈淮答應參加晚宴、與謝海誠同桌飲酒主要是出于維系大局的考慮,但心里怕是對謝海誠永遠都不可能有好感,能壓著聲音不當面奚落他,就已經是好脾氣了。
宋喬生倒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很快就直接從部里坐車趕過來;與宋喬生一起過的,還有成怡的父親成文光。
事前不知道成文光也會出席,看到成文光與二伯宋喬生一起走進來,沈淮也覺得很意外;宋鴻軍湊到他耳邊,笑道:“看來你跟成怡的事,你不從也得從了。”
沈淮苦笑一下,他不知道他二伯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但也能明顯感受到他二伯在很多姿態上,都在進行調整——也許這才是他的生存之道?
“你們的動作很大啊,”成文光看著沈淮走過來,笑著說道,“我知道你們要在淮海直接建一座國內第六大的鋼鐵廠,也很驚訝,也完全沒有想到,你們已經把工作做到這么細致了。”
“東華除了港口外,煤鐵礦產資源很匱乏,主要依賴外地輸入,就傳統的產業發展思路來說,并不適合發展鋼鐵,”沈淮說道,“不過rì韓鋼鐵產業崛起,迅速超越歐美,其對此身煤鐵礦產的資源依賴也極低,更多的是利用港口的低運輸成本,從海外大規模的輸入原材料,又大規模往外輸出產品,以形成比傳統的鋼鐵企業更明顯的規模優勢,而宜居、相對開放、經濟發達的海港城市,更有利于聚集人才,形成更大規模的關聯產業群——這就是以韓國項浦、rì本新rì鐵、富士制鐵等為代表rì韓鋼鐵產業的發展模式。熊文斌主任早在八十年代,就對rì韓鋼鐵產業的發展模式有深入的研究,提供東華市鋼廠應該沿江海布局的思路。梅鋼走這條路,既吸收rì韓鋼鐵產業發展模式里的優勢,也是想嵌入國內能源大布局之中,只能算是踏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做了些成績……”
沈淮介紹熊文斌、陳兵給成文光及他二伯認識,
“為了將新浦港建設成真正的海港重鎮,僅僅靠新浦鋼廠一個項目是不夠的,僅僅依靠地方上的資源也是遠遠不夠的,京投公司將來會是地方在燕京一個重要的融投資平臺。我們初步的計劃,是將想地方在新浦鋼鐵里所持的股份,全部劃給京投公司,由京投公司以此為基礎,為新浦港的基礎設施建設,拉到更多的建設資金。以后京投公司在燕京活動,還要成叔叔跟二伯多關照啊……”
成文光聽了沈淮的介紹,也大體能明白沈淮他們的安排:
陳兵暫時不離開燕京,但會進一步將東華京投做大,做厚實,這需要與省市進行進一步的博弈;熊文斌才是沈淮直接推進東華市常委班子、在市委層面代表梅鋼系利益的重要人選。
宋系要把梅鋼系真正融入進來,對熊、陳二人自然要給予相當的重視。
成文光與熊文斌、陳兵握手,笑道:“現在是個人才輩出、群星閃耀的大時代,我們之前的視野也是有些窄了,對地方上有能力的人才挖掘不夠,但細想想,整個國家的大發展,還不就是靠著地方上撐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