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白駒過隙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時間是悄無聲息的,總是在不經意中流逝,這轉眼之間,就到了四月的最后一天,四月三十。
今天清晨,一家人還是和深往日一樣,早早的就起床了。
今天楊世樂和楊世慶休假,所以兄弟二人都不會去鎮上。
楊永安和楊世福、楊世康兩個兒子也基本上都是在村東的荒地待著。
因為下水田也就意味身上會弄的一身泥,所以楊永安和楊世福、楊世康兩個兒子用一天的時間就把離家不遠出的三畝水田和村東荒地的四畝水田里的雜草和稗子都除掉了。
他們這樣做也是為了減輕張氏洗衣服的負擔。
這樣的話,張氏只需要在他們換下有泥的衣服,馬上把衣服洗起來就好了。
至于楊永安和楊世福、楊世康兩個兒子到村東荒地搬土,衣服上弄的土,只要拍一拍就可以繼續穿了。
因為這衣服只有在干活的時候才會穿,在家里的時候,洗一個澡穿干凈的衣服就行了。
這樣換衣服,不僅人可以舒服很多,張氏也可以少洗很多衣服,而且也不怕把好衣服留起來。
以種地為生的鄉下人,沒有那么多的錢去買好衣服穿,所以好衣服都是留在過年或是出門穿的。
至于在家里,自然是穿舊衣服了,料子不怎么樣的衣服了。
至于衣服上有補丁,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算是相對過得比較好的楊家村,習慣也是差不多的。
至于玉米地里的雜草,則是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除的。
他們兄弟二人就是趁著早上吃完早飯,楊永安送楊世樂和楊世慶兄弟二人去鎮上的時間,就趕緊到玉米地將各種各樣的雜草連根拔起。
這個時候不僅是田里的玉米苗長的快,田里的雜草也長很快,沒幾天,田里就雜草就會冒頭。
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就趁著雜草還沒有長起來的時候,就把雜草除了的話,就可以省很多的功夫。
小雜草除起來很容易,也很輕松,根本就費不了什么力氣。
但是等這些雜草在長幾天的話,除起來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除草的時候就要趁早。
所以兄弟二人才回趁著楊永安牛車送楊世樂和楊世慶去鎮上的時候去除草。
等楊永安回家后,就直接到家門口兄弟二人去村東荒地挖土了。
他們的生活,就基本上是這樣。
這段時間,楊永安帶著兩個兒子給水田除了兩次草,至于玉米地的雜草,就是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在除了。
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手腳也比較快,所以期間還可以抽出幾個早上去山腳撿一些柴火。
而楊雨薇呢!
她這段時間也挺辛苦的,雖然她自己不這樣覺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這段時間雖然忙碌,但是人卻很充實、很開心。
每天,吃完早飯,楊雨薇就會到山上去摘最嫩的野菜。
因為,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山里的野菜也一天天的變老了。
所以楊雨薇摘野菜的時候就只能摘野菜的最上面的嫩芽了。
但即使這樣摘野菜,野菜的味道也越來越不好了。
家里的小白菜、芹菜、豌豆尖和黃瓜也可以吃了。
小白菜長的不錯,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吃。
芹菜長的還不錯,還可以長,現在就一下子全部都割來吃的話,就有點不劃算了。
所以,家里的芹菜,張氏就做了兩次,都是炒肉吃的。
豌豆尖是一茬一茬長的,摘了一茬之后,就要等一段時間才可以在吃了,所以也是不能接著吃的。
黃瓜就更別說了,那是長一根,成熟一根才吃的,但是家里的黃瓜種的還是比較多,所以楊家還是可以常吃到黃瓜的。
家里雖然有幾樣菜可以吃,但是現在畢竟還沒有大量出,所以楊雨薇你都會上山去摘點細嫩的野菜,做一個添補。
這樣的話,家里飯桌上的菜色就不會那么單一了。
因為家里的男人干的活比較重,所以家里的雞蛋都沒都有拿出去賣了,而是留給家里自己吃。
不僅如此,張氏還去鎮上買過肉和大骨呢!
雖然說是給楊永安和楊世福、楊世康兩個兒子補補身子,但是家里的其他人還是吃了呀!
雖然只是沾光吃的,但是也是吃了呀!
除了摘野菜,楊雨薇上山就是撿柴火。
她一個人雖然力氣有限,但是楊雨薇卻很聰明,直接用繩子把捆好的柴火拖回家,這樣就可以省不少的力氣。
而且回家的路上下坡路,山路也可以幫不少的忙。
就是路面不平整,柴火前進的路是磕磕絆絆的,但是這是柴火,有不是人,自然也就不需要講究那么多,柴火是不是會疼了。
而楊雨欣,基本上都呆在自己的屋子里,繡自己的大圖,不過,每天,張氏都會強迫她休息。
所以楊雨欣這段時間雖然忙碌,但是人卻稍微胖了一點。
而張氏呢!
家里的三頓飯都是她做的,兔草也是她收的,雖然楊世樂和楊雨薇會幫她燒火,但是她還是挺忙的。
因為她還要做兒子楊世樂的喜服。
新娘的嫁衣是自己做的,而新郎的衣服就需要男方家做了。
楊雨欣自然是不合適做自己大哥的喜服的,所以這衣服就只能有張氏來做了。
所以,從下聘開始,張氏就開始準備給兒子做喜服了。
新郎的喜服雖然沒有新娘的嫁衣那么復雜,但是卻比普通的衣服要復雜多了。
雖然這喜服兒子只穿一次,但是張氏也想盡善盡美的把這喜服做好。
所以張氏在做喜服的時候是特別的認真的,她只希望自己的兒子在成親那天是最俊俏的。
畢竟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嘛!
所以這衣服自然是要做好的。
所以,這段時間與村里的其他人相比,楊家人每天都很忙碌。
因此,一家人的成果還是相當喜人的。
楊永安和兒子們又開了六畝的水田,楊雨薇收集了不少的枯木,楊雨欣已經把自己把山的輪廓繡出來了,張氏的衣服也做到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