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400章 【合作共贏】

第400章合作共贏第400章合作共贏←→:石油危機后,香港各行各業都陷入困境,玩具產業和塑膠產業更是重災區;本來利潤就不高,現在原材料暴漲,甚至出現短缺,所以一時間一些工廠處于破產的邊緣。

在這種困難時機,長江工業集團充分發揮行業領導者的作用,宣布‘平價’供應各類塑膠原材料給香港同行,以此共渡難關。

一時間,整個玩具、塑膠花、塑膠行業的工廠主紛紛絕地逢生,香港的這幾個產業也‘逆市發展’,繼續鞏固自己在世界老大的位置。

而林志超本人,自然也收獲大量的贊譽,香港華人領袖當之無愧。

長江工業集團。

林志超正在聽取集團副總經理王良、長江貿易總經理陸本勝的工作匯報。

“假如全力供應本港工廠主的廉價原材料,能堅持多久?”

陸本勝馬上說道:“得先考慮為長江工業集團預留一年的原材料,之后全力供應本港塑膠原材料的話,大概能堅持36個月時間。”

林志超說道:“預留八個月的自家供應,其余都平價供應給同行。石油危機預計也就半年的時間,倒是物價不可能再下跌,材料也會再漲.不過我們產品的附加值較高,比同行們日子好過。”

他的財富已經很高,需要更多的是影響力,要帶領香港玩具業、塑膠產業繼續在世界上加大影響力。

這是一種社會責任!

陸本勝馬上說道:“我明白老板的意思了!”

王良也說道:“這次我們準備了價值上億元的塑膠原材料在倉庫,若是按照市價出售,能獲利數千萬港幣。老板站在行業領導者的位置做出平價供應的決定,勢必會讓香港相關產業在世界上更具備影響力,這些企業主最近也紛紛對您表達了感激。”

林志超平常心說道:“我去年便預測中東不會平靜,所以不過是順手為之。倘若賭對,避免行業遭受重大打擊,給大家一個緩和的期限;倘若賭錯,我們也沒有損失,材料我們用得完。”

確實,他壓根沒有損失。

以他的身份,也不需要炒賣原材料賺錢了,以前倒是做過。

王良點點頭,隨后他說道:“對了,老板。加拿大帝國銀行總裁亨瑞·斯塔克下周來香港,到時候我安排你們會面。”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隆重一點,這個事情對我很重要!”

王良認真的說道:“沒問題!我們和加拿大帝國銀行合作很多年了,關系不錯。”

早年,長江工業集團將塑膠花打入北美,是通過北美一家日用品批發商;而這家北美最大的日用品批發商的合作銀行,正是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經過多年的相處,大家關系都算不錯。

而此次受林志超的邀請,加拿大帝國銀行總裁亨瑞·斯塔克來港考察長江實業集團,為其在多倫多上市做準備。所謂上市,就是在多倫多股市發行一部分新股,籌集資金,并獲得第三上市地位。

長江實業集團要發展,就得多籌集資金,去購買資產。所以發行新股集資、貸款等多種方式,林志超都會嘗試。

一周后。

維港中心。

“歡迎亨瑞總裁來到香港!”

“林先生,很高興又見到你!”

林志超和加拿大帝國銀行亨瑞·斯塔克友好的再次見面,兩人算是熟識。

這幾年,加拿大在香港移民中嘗到甜頭后,加拿大各省紛紛開設駐港機構,辦理移民事宜,卷走香港不少資產。

與此同時,香港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各國的企業紛紛來港發展分部,這是大趨勢。

“如此漂亮的摩天大廈,一定是林先生旗下的物業!”站在大廈的廣場上,亨瑞感嘆的說道。

“亨瑞總裁說對了,這確實是我斥資近億美金投資的摩天大廈,也是香港,乃至亞洲的最高的摩天大廈。”林志超自豪的說道。

這是實力的象征。

亨瑞笑著說道:“我很期待,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能和林先生旗下產業進一步合作,因為你是實力的象征。”

“哈哈,我也很期待,這里請!”

進軍加拿大,還得靠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而這一步棋,早年在和北美最大日用品批發商合作時,林志超便已經在籌謀。

接著,林志超帶領亨瑞一行人,考察了長江實業集團的寫字樓,并詳細介紹了長實集團的情況。

到了晚上,又是陪同大家一起在美麗華酒店會宴,林志超還邀請了馮景禧、李高福前來作陪,兩人都在加拿大生活一陣時間,加上現在又是香港的大富豪。而作為加拿大帝國銀行的總裁,也需要和香港的富豪們打好關系,或提供移民投資的幫助,或需要香港富豪的助力讓加拿大帝國銀行在香港站穩腳步。

“林先生,長江實業集團在多倫多上市,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現在正值石油危機,世界經濟遇到麻煩,你是否還是選擇在這個時候上市呢?”亨瑞認真的問道。

今天的初步考察,長江實業集團的實力給他留下很深厚的印象,這家企業已經在香港和新加坡擁有龐大的業務,且業務不局限地產,是不可多得的優質企業。

長江實業集團目前的市值45億港幣,較高峰時已經跌幅65。

林志超說道:“沒關系,資本市場廉價的同時,市場上的資產也廉價,這絲毫不影響企業本身的運作。”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只要開啟印刷股票的機器,就可以去換取市面上的優質資產,這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而站在企業主的角度來說,無疑就是股票稀釋和攤薄。但目前林志超持股依舊高達72長實集團,再加上市值依舊還有45億港幣,所以林志超想趁著最近抓緊時間從多倫多股市集資1億港幣。

馮景禧笑著說道:“林生的算盤,肯定是非常精明的,亨瑞總裁就不用擔心了,哈哈!”

亨瑞笑著說道:“聽說長江實業集團在倫敦上市,便是馮先生牽線搭橋。”

馮景禧回道:“我算是林先生的參謀,他有什么事情,我很樂意效勞。”

眾人笑了起來。

林志超和馮景禧的關系也不錯,他算是林志超的股票經紀之一,再加上幫助長實集團在倫敦上市,大家合作都多了起來。

不過兩三億雖然多,但也不致命,馮景禧之后迅速展開其它業務,進行回血。

整體來講,馮景禧這輩子是多災多難,本領不小,但奈何運氣太差。后世僅給后代留下十億多財富,遠不及新鴻基另外兩巨頭的家族富裕。

次日,林志超繼續陪同亨瑞一行人。

“林先生,我們帝國商業銀行也想來港發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議?”亨瑞誠懇的請教道。

請教只是表面上的,真正是想搭上林志超這個地頭蛇。

這就是利益互換!

林志超馬上說道:“目前香港經濟受石油危機影響,有一定的下跌,但這和國際形勢相關,所以并不是不行。而港府不允許外國銀行在港開設分行,所以帝國商業銀行若想來港發展,可以先成立財務公司。如果貴方有興趣,可以考慮和長江實業集團合作,成立一家財務公司,專門從事地產投資、住房貸款等業務。”

目前,香港的金融市場還是不直接對外開發,不允許外國銀行開設分行,也就是不能吸納存款。所以外國銀行來港發展,只能以財務公司等形式發展。

事實上,財務公司也能吸納存款和貸款,但外國財務公司肯定不行。

亨瑞大喜,立即說道:“林先生爽快人,待我們替長實集團在多倫多完成上市后,再在香港合作如何?”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沒問題!合作共贏而已!”

“合作共贏!”

春節過后。

長江實業宣布,開展一個為期十二年的金鐘建設計劃。

第一期工程是建設‘來福士廣場’,總計五層20萬平方尺的購物中心,包括地上三層、地下兩層,預計將在1977年竣工;

第二期工程是建設‘長江廣場’,將海軍船塢域多利兵房舊址的三十萬平方尺地盤,將修建一個一流的商業綜合體,包含一個面積70余萬平方尺的購物中心,以及兩幢酒店及酒店服務式公寓的摩天大廈、兩幢甲級寫字樓;整個長江廣場的樓面面積將達到500萬平方尺,預計將在1986年竣工。

消息一出,震驚整個地產市場。

好似相約好的一樣,置地也正式宣布——斥資6億元,開展一項為期長達10年的中區重建計劃。

第一期工程是重建歷山大廈,新的歷山大廈將于1976年建成,樓高36層,樓宇總面積35.7萬方尺,比舊歷山大廈多出11.9萬方尺。

第二期工程是拆卸重建告羅士打大廈及皇室行,為了將物業連成一體,以便興建一流的高層商廈及有廣闊平臺的商場,置地以畢打街對面的怡和大廈與會德豐公司交換連卡佛大廈,將于1979年在原址建成告羅士打大廈和與之相連的置地廣場。

第三期工程是拆建毗鄰的公爵行和公主行,建成與告羅士打大廈外形相仿的公爵大廈,整個龐大計劃于1982年完成。

兩個消息雖然很振奮市場,但奈何石油危機和股災的影響巨大,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浪。反倒是,不少人將兩家企業進行對比,誰才是香港最大的地產公司?

巔峰時期,長江實業集團市值110億出頭,而置地才70億港幣。但實際上,長江實業集團的市值有其流動股票不多,再加上新上市,所以沖得很高。

當然,整體資產應該也是長實集團高不少。

長江實業集團。

“老板,華人置業有意放售華人行大廈!”胡兆煦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匯報道。

林志超頓時來了精神,華人行大廈可是個優質物業,位于皇后大道中28號,也就是中環心臟地段。

這座大廈還有著很悠久的歷史:香港開埠初期實行‘華洋分治’,維多利亞城中環是洋人的地盤。英殖民時代的香港,在由洋行控制的香港心臟地帶‘中環’,當時的華人公司能在這里租場地辦公都算是一種揚眉吐氣。

1922年,香港郵政總局和香港法院的舊址拍賣,在英屬香港的華人們,把握住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以每平方英尺50港幣的價錢,買下了這塊地。1924年,這塊地上建起了中環第一座由華人投資的大樓。

然而,洋人自詡高人一等,不屑于華人同樓聚集,于是這棟樓便只有華人租客,故而得名‘華人行’。后來的半個多世紀里,無數的華人從華人行發跡,由華人創辦的首家交易所“遠東交易所”亦是在此誕生。

“如今股市暴跌,再加上石油危機,能購買這座大廈的買主不算多吧?”

“確實,哪怕置地的現金也是枯竭,華資地產更是沒有合適的買家,唯獨我們長實集團實力雄厚。”

胡兆煦自信的說道。

長江實業集團手中握有2億出頭的現金流,以及即將從多倫多股市集資1個億,老板還聯系了多家銀行,可以隨時貸款3億港幣以上。

所以,長江實業集團實力雄厚。

林志超說道:“那我安排李業廣和你一道去和華人置業商量,看看什么價格比較合適!”

胡兆煦點點頭,說道:“好的”

安排律師參與談判,是很正常不過的手段。

華人行價值上億港幣無疑,而且僅是一幢舊廈,需要重建。

林志超好奇的問道:“華人置業的背后是‘李佩材價值’、馮平山家族,沒想到也淪落到出售祖業的地步!”

胡兆煦說道:“如今商界就是這樣,新興財團崛起,老牌家族跌落,唯獨老板您的企業屹立香港商界二十多年,越加龐大!”

林志超笑道:“那我考考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胡兆煦說道:“隨著大批地產公司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并透過公開發售新股、配股、收購、兼并去擴大公司資產規模,拓展業務,香港地產業與股票市場的關系日益密切,相互影響大增,逐漸形成了香港經濟中的一個特殊現象——股地拉扯。當經濟好景氣時,地產市道暢旺,地價、樓價節節攀升,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資產市值也隨之上升,帶動股價上漲,上市公司便利用發售新股或將股票按揭以籌集資金,發展地產業務,形成地產與股市互相扯動上漲局面。而一旦經濟不景氣,地產市道轉淡,地價、樓價下跌,上市公司資產市值下降,拖累股價下挫,上市公司籌資轉趨困難,部分資金周轉不靈,公司被迫拋售地產物業套現,加劇地價、樓價跌勢,形成地產與股市互相扯動下跌的惡性循環。

‘股地拉扯’的形成,無疑給一部分深刻認識香港經濟、地產循環周期的地產發展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市道高漲時,股市亦被推高,這正是地產公司上市或發行新股的良機,時機把握得準,可在股市高潮中籌得大量資金用以發展,并趁地產低潮時大量購入地盤物業,幾個回合,實力和資產即可膨脹數倍。”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照你的說法,那就是很多老牌地產商看不清形勢,這次要被淘汰和拉下一批。你認為哪幾家地產公司最有前景?”

胡兆煦思考一番后,認真的說道:“新鴻基地產、新世界地產應該能在這次危機中,獲得成長。其它方面,合和地產遭受大難,怕是花費數年功夫才能爬起來;恒隆地產看錯形勢,斥巨資購買邵氏物業,現金流必定枯竭;大昌地產沒有勇氣獨立開發項目,裹足不前;福和地產,中規中矩,防守有余,進攻不足說到底,我們長江實業集團甩開他們太多了,實際上我們眼里一直只有置地,但也早已經超越置地。”

說到最后,胡兆煦自信的說道。

林志超笑著說道:“你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不過長實集團未來的發展,晚點我們還得認真討論下,第一個是綜合化發展、全球化發展;第二是董事會職業化發展。”

胡兆煦驚訝起來,第一個他能理解,但第二個卻有些不理解了。

董事會職業化發展,意味著老板打算將董事會‘職業經理人’化?

目前長江實業集團雖然上市,但董事會就是林氏家族的董事會,管理層算是職業化,但董事會是家族化。

“這些不急,一步步的走,走穩很重要!”

“老板說的對!”

實際上,林志超是打算培養第二代管理層一個想法,董事會職業化,也需要一個過程。當然,董事會職業化不代表林氏家族‘大權旁落’,只是意味著加入新鮮血液而已,不再全是企業培養出來的高層和董事。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