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481章 【矛盾出現】

在10月中旬時,佳寧集團罕有地宣布取銷派發‘中期息’,改由10股送1紅股代替,并籌備發行5億股優先股籌集資金5億港幣。

此舉立即暴露出了佳寧集團的困境,佳寧集團股價當即暴跌,一天之內跌去30。受此影響,整個香港股市亦大幅下跌,恒生指數急跌9.5,被視為‘堅固防線’的800點大關輕易跌破,股市總值損失152億港幣。

然而首先遭受厄難的,卻是佳寧集團的好兄弟——益大投資。

11月1日,益大投資宣布清盤,公司主席鐘正文潛逃出香港,遺下21港幣債務和其它擔保16億港幣。因為港府按照港英法律保留的‘大清法’中的‘債務世襲’判例,法院第一時間將鐘正文的兒子拘留,準備投入赤柱監獄服刑。

隨著鐘正文的逃離,香港商界無人不知益大和佳寧是孿生兄弟,鐘正文和陳青松多次聯手,打得火熱;益大如此糟糕,佳寧集團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佳寧集團有海外財團支持,但也不足以說明其沒有問題。

所以,證券處否決了佳寧的供股集資計劃,并開始對佳寧集團進行財務調查。

一時間,佳寧、益大相繼出現問題,還有一個地產大好友——置地,已經瑟瑟發抖!

置地的負債高達180多億港幣,若是拖到明年,總負債將高達200億以上。這個負債數額,遠超過置地的資產值。

維港中心。

在一間寫字樓里,林志超和五個兒子——林瑞寰、林瑞江、林瑞海、林瑞楷、林瑞誠,再加上自己的妹夫——林本豐,在會議室開會。

林志超首先說道:“八達通財務公司的目標,是成立一家銀行。當然并不是將八達通財務公司升級為銀行,畢竟這樣太過麻煩和費時間,而是準備收購香港的銀行。這一次危機,會引發銀行危機,屆時便是我們下手的時候。所以本豐,你要做好準備!”

林本豐心中震驚起來,他佩服自己的大舅哥,這未卜先知的本領,堪稱傳奇。

“嗯,我已經開始吸納專業的人才加盟,不過對外是講——我們八達通財務公司,要升級銀行。”

林志超點點頭,這樣做無可是非,畢竟不這樣講,很多人才都不會加盟。如果這樣講,再加上林志超的影響力,銀行類人才就會樂意加盟。

而八達通財務公司,有著輝煌的歷史,早期是長實集團和加拿大帝國商業公司合組的財務公司,一開始的業務是房屋按揭,也吸納存款(不能開設分行,但能私下吸納存款),后面又投資了賽西湖地產項目。

今年年初(1982),林志超便對八達通財務公司進行‘股權調整’,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順勢退出(已經完成使命——在香港站穩腳步)。

新的八達通財務公司股權結構是:長實集團、長江工業集團、環球集團、九龍倉集團、傳媒集團,這五家集團公司各持10股權;維港投資持股30股權、林志超家族辦公室持股20。

而自己的妹夫——林本豐,也被邀請過來擔任行政總裁,為接下來收購銀行做準備。林本豐一開始是匯豐銀行的中層,最近這些年在維港投資擔任副總裁,并進行了海外深造,所以深得林志超信任。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關于銀行的發展,我的想法是吸納多個‘問題銀行’,進行整頓合并,最終改組成八達通銀行。別看問題銀行虧損著,需要注資才能解救,但如果被港府或者匯豐、渣打救下來,再進行改造,最終他們一轉手,照樣賺錢出售。”

前世,港府接收的恒隆銀行、海外信托銀行,都從上面賺到錢。所以只要不是太大的虧損,只要挨過危機,很快就可能盈利。

林本豐說道:“只要資金實力足夠,再加上優秀的銀行制度和管理方案,打救一家銀行不是問題。其實很多銀行倒閉,多處于信譽崩塌,而老板你的信譽,不亞于匯豐銀行,所以收購瀕臨破產的銀行,確實最好擴張的途徑。”

隨后,林志超對五個兒子說道:“銀行的事情,暫時不需要你們操心,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就行。”

“是,父親!”

大家都明白,父親將五家集團公司入股八達通財務公司,是希望打造一個家族銀行,同時也希望利用這家銀行,團結五兄弟的感情。

至于另外的兩位兄弟,他們的事業是在海外,所以當然不會加入。

隨后,會議結束。

林志超和林本豐兩人留下,進行了會談。

“目前八達通財務公司的資金是2億美金,港幣下跌已經是定局,就看明年會不會暴跌!所以投資事宜無需急著入手,更重要的是銀行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我明白,會物色一些高級人才,讓他們加盟我們。”

“嗯,你先物色,若是有需要我出面的地方,就通知我。”

“沒問題!”

林本豐可是知道,自己的這位大舅哥實力,若是進軍銀行業,簡直就是可以一舉成為本土大型銀行的潛力。

“密切關注恒隆銀行,我覺得最先出事的一定是它!當然,只需要了解恒隆銀行就行,什么時候出手我有分寸。”

“好的”

林本豐已經習慣自己老板的這種預判,不過恒隆確實已經浮現出問題。

和記黃埔的會議室。

林志超正在和一眾高層開會,包括行政總裁李察信、業務董事夏伯殷、政務董事韋彼得、董事麥里思等高層,十幾位高層都是清一色洋人。

這種場面若是被媒體報道出去,一定是會有‘大振華人威風’的意思。

實際上,林志超早在五六十年代,便已經用華人當高管——當年的維港投資總裁克里斯,便是最早的。

“收購UnitedStatesColdStorage的事情,我是不同意的。和記黃埔當務之急不是去海外擴張,而是應該籌備私有化旗下四家上市公司。”會議一開始,林志超就直接說道。

UnitedStatesColdStorage,是美國一家公共冷藏庫物流公司。以李察信為首的管理層,最近意圖收購這家企業。

李察信聞言,臉上頓時有些難看,他們可是認為這個收購非常有利和記黃埔的。

“林爵士,目前香港危機爆發,前途未卜,我們管理層一致認為和記黃埔應該將重心放在海外!”

他話里的意思,顯然已經有‘威脅’的意思,而底牌則是洋人管理層達成了‘一致’。

林志超輕松的笑道:“六七年時,很多公司都是你這樣想的。而怡和系,一直是這樣想的。事實證明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千萬不要沖動的做出決定,則是對股東的不負責任。你們以為我沒有想到今天?那和記黃埔的現金流,為什么是兌換成美金存入銀行呢?”

說完,他眼神掃視十幾位高層,很快有不少洋人紛紛低下頭顱。很顯然,他們是被李察信脅迫的。

林志超心中有數,最多也就是李察信、夏伯殷、韋彼得‘三巨頭’有逆反之心,也能說是‘政見不同’。

李察信眼見林志超氣勢壓倒大家,馬上站出來說道:“此一時彼一時,這次英國面對的是一個不一樣的華夏,所以香港問題更加復雜,看看外面的移民咨詢處,就知道香港這次的動蕩有多大了!”

林志超說道:“有些問題要深入一點思考!不管怎么說,和記黃埔眼下的工作,依舊是香港為重心。至于海外發展,是將來手中現金充裕后的事情。”

李察信不死心的說道:“林爵士,和記黃埔的管理權在我們手中,我們希望長實集團只作為大股東,我們也是為所有股東考慮!”

林志超看向李察信,這簡直是在向自己發難,看來這兩年李察信是膨脹了。

李察信、夏伯殷、韋彼得‘三巨頭’本身能力沒有問題,所以這兩年林志超也信任這三人。這就導致他們今天,居然如此膨脹。

“李察信總裁,我希望你注意自己的言辭,長實集團擁有和記黃埔47的股權,和當年匯豐銀行完全是兩碼事!毫不客氣的說,長實集團隨時可以將股權增持至51,甚至馬上私有化。所以,我們是絕對控股,而你們只是我請來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和記黃埔的股東一定是更支持我的,不行你可以試試。”

他可不是李家成,需要等和記黃埔分紅后,再增持持股。

李察信頓時臉紅潤起來,馬上服軟道:“抱歉,林爵士,我為剛才的冒失道歉!”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我理解大家的想法,但是我能在商界三十多年來縱橫,從來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思考。所以越是這種處境,我們越是要冷靜下來思考,切莫沖動做出決定。目前和記黃埔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去私有化旗下四家上市公司,明年的工作重點便是如此。”

和記黃埔目前的現金流,已經高達3億多美金,差不多是20億多港幣。再加上銀行貸款,完全夠私有化四家上市公司。

重要的是,和記黃埔的負債率極低了!

散會后。

李察信、夏伯殷、韋彼得,見林志超已經離開和記大廈,才敢聚在一起商討事情。

“怎么辦?我們有反擊的實力嘛?”夏伯殷憂愁的說道。

李察信搖搖頭,說道:“看林志超今天的表現,若是我們不聽他的話,寧愿將和記黃埔私有化,也不愿意只當大股東。”

夏伯殷說道:“這么說來,長實集團是想掌權和記黃埔了?這樣一來,我們豈不是要對長江實業唯命是從。憑什么?和記黃埔本來就是我們英國人管理起來的企業,他林志超不過是仗著和匯豐銀行的關系拿下來,現在就想過河拆橋?”

三人隨后陷入沉默,思考對策。

隨后,韋彼得說道:“我有個辦法,至少可以阻攔長實集團和林志超掌權和記黃埔!”

“什么辦法?”

韋彼得作為政務董事,說白了就是管人事等工作的,他露出一絲狠厲說道:“最近幾年,林志超一直向和記黃埔及下屬企業的華人高級職員示好,我們只要排擠這些人,不然他們和長實集團連成一片,讓他們離職。這樣一來,長實集團和林志超就得繼續依賴我們,而不敢和我們鬧翻!”

李察信和夏伯殷眼前一亮,這確實是個辦法。

“就這樣決定!”

“給林志超一點顏色看看!”

三人在今天高層會議丟了顏面,不敢和林志超硬碰硬,但想到了使用這種小手段,一時間總算覺得找回了場子。

另外一邊。

林志超和麥里思在回去的路上,也交談起來。

麥里思說道:“老板,現在是大家政見不合,怕是很難齊心協力了!”

他加入長實集團后,就深受重視,所以還是和記黃埔的董事。

相當于,他就是林志超打入和記黃埔的棋子。

林志超說道:“不是政見不合,是他們太過短視!投資海外,本來我也是有打算的,但他們不該這個時候提出來。”

麥里思點點頭,隨后說道:“那現在該怎么辦?”

林志超說道:“你幫我約一下新加坡的馬世民,就說我想談談收購他的企業問題!”

麥里思好奇的問道:“老板是想讓馬世民來管理和記黃埔?”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馬世民身上有一種堅韌不拔的性格,是我比較鐘意的。不出意外,李察信等人也會徹底和我們鬧翻,預計得擠壓那些華人高級職員。”

麥里思不得不佩服自家的老板,又為李察信等人悲哀,一點都看不清形勢。

長實集團持股和記黃埔雖然沒有絕對持股,但也有47。更重要的是,長實擁有近百億港幣的現金流,隨時都可以增持和記黃埔的股權,甚至私有化。

當然,私有化是沒有必要的,現在哪怕增持至51股權,由于最近六個月股票價格都不高,所以按照最高價私有化,股民也不會交出籌碼。這種方式,便可以逃避全部收購的條例。(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