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逃生日常

第八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

姜然的不會勸人完全遺傳了她娘。

這么勸人,估計沒想死的都能給勸死。

什么叫“只是被人看到了”,那女人將裳穿好,哪怕死也要衣裳整齊的死,凄聲道:“他已經長大了,還有爺爺和嬸嬸——”

這叫什么話,楊丹玉皺眉:“你是當娘的,把希望全寄托在別人身上像話嗎?他才多大啊,何況他爺爺年紀大了……”

那個整理好衣裳年輕一些的婦人也低聲哭道:“嫂子,我知道你的心意,可不為別的也得為了孩子啊,正兒沒了爹再要沒了娘……”

她哽咽著說不下去,“你要死了,我呢?我是不是也要跟著死?否則也對不住楊家列祖列宗,對不住孩子他爹?”

年歲大些的忙道:“我不是……沒有……”

她話沒說完,突然抓著兒子的手朝她跪了下來,“小妹,嫂子知道嫂子現在沒資格求你了,可你看在正兒是你大哥唯一的骨血份上,求你看顧著些他,讓他平平安安的長大成人娶妻生子。”

楊丹玉傻了。

年輕一些的女人也傻愣愣的看著二人,“大嫂?”

“她是小妹啊,對了,銀寶不是在小妹家嗎?是不是也在這附近……”

記住網址.zw

楊丹玉聽到“銀寶”明白自己為什么看到這一幕心里會格外心痛,為什么聽到這幾人的聲音會有種熟悉的感覺,可她一時沒往那上面想。

她有些想罵。

這可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占了人家的身體,你想甩脫人家的親人,這是不可能的。

這不,讓她碰上了吧!

驚不驚喜?

“你你你……”一句“你怎么認出我的”還沒說出口,小小少年扶著爺爺趕到了,“娘,大伯母,你們沒事吧……嗚嗚嗚嚇死我了……”

接下來就是一場尷尬又驚喜的認親現場。

跟做夢似的,就多了一爹兩嫂子兩侄子。

楊丹玉都沒整明白,她都這樣了,大嫂還能看出她是女人,她又不是聲音很有特色的女人,卻只憑聲音就能認出她來,厲害厲害!

最讓她覺得尷尬的是面對楊銀寶的妻兒,雖說作惡的是楊銀寶,但這話怎么跟她們說?

還好古代的婦人大多含蓄,楊銀寶的妻子可能沒好意思問,倒是楊父認完親,訴說完自己一路的艱辛后,就著急的追問起兒子的下落。

當然也沒忘表示表示的問了問女婿和外孫。

至于外孫女,卻是連提都沒提的。

楊丹玉覺得,這老頭如此重男輕女,可能是原主這個女兒很少回娘家的原因。

要不然她也不會光覺得這些人熟悉卻沒聽出聲音來。

她心里暗暗提醒自己眼前這些人是原主的親人不是她的,沒辦法,誰讓人家的親兒子死在她女兒手里了呢。

誰讓這楊銀寶勾結外人來謀害她的女兒呢!

自作孽不可活……可她怎么和這一家人相處卻成了問題。

心里微微嘆了口氣,面上帶上些愁苦的笑容,“爹,出事當日,銀寶不在家,我們找了幾個地方也沒找到,大家吵嚷的厲害,說齊兵馬上就到,孩子她爹就帶著我們先出城了……”

看楊鵬舉那瞬間變黑的臉,她心里暗叫一聲“對不住了”,接著表演:“爹啊,您也別難過,銀寶福大命大,他在城里朋友也多,肯定能逢兇化吉平安吉祥的。”

真要那樣她就再給他一刀讓他快點去見閻王,這種人渣死了才好。

“弟妹啊,對不住,銀寶他……唉,我也管不了,要不然也不至于找不到他如今是生死不知。”

她發現了,弟妹小方氏可比嫂子大方氏堅強多了。

呃,也許是惜命?

小方氏慘白著一張臉,她先看了眼老爺子才輕聲道:“這不怪大姐,是直兒他爹……”

楊鵬舉唉聲嘆氣捶胸頓足,后悔不該把兒子打發去縣城女兒家,結果下落不明。

他責備女兒:“這么說你們一家都逃出來了?獨獨落下我兒子?那可是你親弟弟啊,你怎么能這么狠心就不找到他再出城……”

他失去了最后一個兒子心情悲痛,說點難聽的就忍一忍吧!

楊丹玉雖然說可以忍,可大江大山卻有些聽不下去了。

大山老實不說話,大江卻小聲嘀咕:“都找了沒找到,總不能為了一個人搭上另外四個人的命吧!”

楊鵬舉臉色一僵,也知道自己是遷怒女兒,別說家里是女婿說了算,就是他家里,他也不會為了兒媳婦而不顧兒孫的命。

大江又小聲嘟嘟:“罵那些有啥用,找到人才是正理。找不到人,不是還有兩個孫子嘛!總比那些全都死在齊兵刀下,和我們村那些埋在泥里的人家強多了……”

楊丹玉真想給大江點個贊,這孩子太機靈了,她不能說的話他全替她說出來了。

嗯,決定了,這孩子有出息,以后要能安頓下來可以好好培養培養。

楊鵬舉忍不住了,“玉兒,他們是?”

他罵女兒,這兩個小子管什么閑事?

不過他可不敢說出口,這二人一人手握菜刀一人捏著根木棒,那一直不說話眼神卻十分不滿的那個胳膊上還有傷,哪怕裹了布也透出血跡來,一看就跟大街上那些兇神惡煞到處搶東西的壞人一個樣。

“噢,他們是我侄子。”楊鵬舉愣了下重新打量那二人,許久才疑惑的問:“你侄子?可是女婿家那面的親戚?”

“不是,是我干爹的孫子。”

楊鵬舉差點沒跳起來。

既然是女兒的干親,那沒什么可怕的了,他瞇著眼質問道:“你認干親怎么沒有通知為父?”

簡直是不孝女。你親爹還活著呢你就認個干爹。

楊丹玉腦海里突的冒出這個爹平日板著臉訓這個訓那個的場景。

她感到有些頭疼,卻不得不回答。

“我們路遇大雨,不得不去村里避雨,正好借助在干爹家里,半夜雨越下越大,干爹救了我們全家的性命和大半村人的命,我們為了感謝他老人家就認了干親。”

她簡短的解釋了一下,十分委屈的說:“這不是沒辦法通知您嘛!”

楊鵬舉卻不是那目不識丁好糊弄的,他立刻抓住核心問題,直指問題本質:“你們經過張家集,離家里已經不遠了,為什么不去家里?若是怕連累到我們,那也該過去通知一聲,也讓我們避讓一番,萬一齊兵打過去,豈不是一家老小都要葬聲齊兵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