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無疆

第十卷 無限風光在險峰 第一百五十三節 多姿多彩,政治使命

第十卷無限風光在險峰第一百五十三節多姿多彩,政治使命

魏德勇在滬上打拼幾年,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也知道陸為民現在的發展,尤其是蕭勁風和齊鎮東當下的格局,所以也在齊鎮東的勸說下想要回來自己創業。

創業的方向也還是選擇了魏德勇自身的專業方向。

在滬上一家知名時尚雜志里工作的經歷和見識讓他覺得隨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國內先富起來這一部分人,或者說類似于國外中產階級這一階層群體的數量將會急劇擴大,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對消費、享受上的品質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與普羅大眾的消費層次也會逐漸拉開,而引領這一潮流變化的時尚傳媒將會成為一個巨大產業,魏德勇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領域的發展,才會返回昌州來找陸為民。

從齊鎮東那里魏德勇知道了陸為民現在的實力,雖然陸為民本人是走了政道,但是他背后的陸志華,以及現在他推出來的齊鎮東和蕭勁風,都已經是赫赫有名的青年企業家了。

尤其是陸志華,更成為全國無數人仰慕的創業天才,補精益髓液出讓給競爭對手三株集團更是成為mba教科書中的經典案例,而今年下半年受到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滑的影響,三株集團的發展局面也出現了一些停滯的趨勢,這個時候再來看華民集團轉讓補精益髓液顯得多么睿智而富有先見之明

雖然外界并不清楚補精益髓液的交易價格是多少,但是無論是企業界還是財經界抑或是金融界也都能從三株集團資金調撥情況大略判斷出這一次交易價格,至少是不離十,所以對華民集團坐擁如此豐厚的資金感到無比羨慕。

華民集團也并沒有就此停步,按照陸為民的建議,在沒有選擇好主要發展方向是,最大限度的向金融領域滲透,尤其是有了前期在民生銀行打下的基礎,陸志華當下的精力也主要放在了對民生銀行的投資上。

受到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經濟也出現了疲軟態勢,而一些在經營上出現問題的企業也都陷入了困境,其中不乏原來民生銀行的原始股東。

陸為民早就建議陸志華可以加大力度接觸那些經營狀況不佳的原始股東企業,由于當前民生銀行的經營業還沒有完全走上正軌,其實質性的股份價值也還無法顯現出來,加上有些原始股東急需變現資金,所以正式洽購的好時機。

對于這一點陸志華也十分贊同,所以今年除了在陸擁軍的標準汽車通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投入外。主要投資方向就是放在了擴大華民在民生銀行上的股權。

陸為民通過駱康在江浙那邊的商業人脈,聯系上了寧甬市經濟建設總公司,洽購其持有7500萬股民生銀行股權,與此同時陸志華也看看中了冰城亞麻廠所持9000萬股民生銀行股權,眼下冰城亞麻廠已經陷入了經營泥潭,如無意外。前世中好像2003年冰城亞麻廠就要破產,其股權也會提前被希望集團拿走,此時華民集團橫空出世,搶先就開始了收購之旅。

受到單一公司控股股權不超過百分之十的影響,陸為民又示意蕭勁風旗下的風華實業、齊鎮東擔任法人的風云通訊與華民集團三家共同參與收購,以避免觸及銀行規定單一股東不得持股超過百分之十的限制,現在這兩筆股權談判也都進入了緊鑼密鼓的最后階段。

同時憑借前世的記憶,陸為民又讓仍然在粵省計委工作的黃紹成幫忙聯系粵海桂城物資貿易公司,對方持有2000萬股民生銀行股權。積極謀求收購。

此時華民系企業集團已經隱隱成形,手中持有豐足的資金成為其最大的底氣,而魏德勇回昌江創業不過是小事一樁,華民集團投資成立的潮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魏德勇變成了法人代表,而《潮流》雜志社也在曹朗的幫忙下,迅速拿到了各種許可手續開門營業。

而《企業家》不過是《潮流》雜志的一份副刊性質的產物,當時弄出來也不過就是一個噱頭,但是魏德勇倒是頗有遠見,認為小眾刊物也許會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富裕群體膨脹。變成頗有市場的期刊,前提是你這份刊物能有獨有的受眾群體。陸為民也贊同他這一觀點,所以《企業家》這份雜志就以一個三至五年內不賺錢甚至虧錢都可以接受的觀念存活下來,從最初的五百本到半年后的三千本,已經算是一個相當難得的發展了,雖然它依然在虧錢,但是卻已經在昌江時尚界小有名氣了。

至于說《潮流》,憑借著魏德勇在滬上積累的經驗,加上高薪拉來的編輯,不計成本的宣傳,《潮流》只用了半年多時間就成功的在昌江取得了成功,儼然昌江時尚雜志類的頭牌,當然魏德勇的野心絕不僅僅只局限于昌江一省,他的目標是要在全國時尚類雜志做到最好,媲美《時尚》,他甚至已經在游說陸為民,在合適時間,將《潮流》雜志總部搬遷到滬上,因為只有那里才是真正的潮流所在,而只有在滬上,才能具備和京城時尚界競爭的資本底氣。

對于這些陸為民到沒有太多的關注,搬遷也好,留下也好,都不是他關心的事情,事實上他對《企業家》這個雜志甚至比《潮流》雜志本身更為感興趣,至少《企業家》這本雜志還能和自己的工作勉強能沾邊。

但即便是他再感興趣,也沒有想到自己在《企業家》這本雜志上的一篇隨意撰寫的應景文章,居然也能吸引到林和文的興趣,還把這篇文章介紹給了尚權智。

尚權智在赴京參加十五大時就在考慮宋州的下一步工作,陸為民那一夜的話打動了他,國有經濟是宋州經濟的主力軍,但是現在這只主力軍出現了困難,新形勢下如何讓這只主力軍煥發生機?國企改革是否就真的能讓宋州經濟走出困境?這兩個問題都困擾著尚權智。

在十五大期間,他就接觸過汪正熹和董昭陽,匯報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就是宋州班子還需要進一步調整,以確保下一步宋州改革發展大局的順利推進。

這是尚權智第一次正式向省委相關領導提出自己的意見。

之前到宋州兩年多三年時間,尚權智一直保持著較為平和的姿態,對于宋州班子調整的建議也大多遵循省里的意見,因為他知道當初在宋州班子調整問題上省里的意見不太一致,關于宋州局面的看法省里主要領導也有差異,加之梅九齡一直對省里領導施加影響,發泄情緒,那個時候冒然去觸動舊有格局,很容易造成宋州局面失控。

但是經過這兩年多時間潛移默化的消除影響,梅九齡在宋州的影響力已經被大大削弱了。

而在縣區這一級主要領導的人事調整上宋州市委也逐漸落實到位,可以說雖然在市一級班子里梅九齡原來的影響力雖然還殘存不少,但是區縣這一級,尚權智有相當自信,尤其是伴隨著蘇譙縣委縣府班子的大調整到位之后,他的信心就更足了。

只要區縣這一級的班子穩定下來,那么市一級班子的調整就算是動作大一些,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浪來,這是尚權智多年工作的經驗。

現在條件成熟了,尚權智認為宋州要改革要發展,就必須要打破原有桎梏架構,徐忠志、龐永兵乃至楊永貴、古敬恩和畢華勝等人都已經不太合適了。

徐忠志、龐永兵和畢華勝不用說,都是一丘之貉,沆瀣一氣,就算是找不到這些人的問題,他們也成為宋州改革發展的絆腳石必須要搬開了。

楊永貴和古敬恩雖然現在表現較為中性,但是尚權智認為他們倆同樣也不適合留在宋州了,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觀念看法都還停留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期,根本沒有隨著時代發展變遷而變化,留在宋州只會干擾宋州發展,拖宋州發展的后腿,

當然,尚權智也不指望一下子就把這些人都一步到位的調整,但是像龐永兵和徐忠志現在霸占著的關鍵職位必須要進行調整,這關系到宋州下一步改革發展是否能順利進行。

汪正熹和董昭陽都很認真的傾聽了他的意見。

在京十五大召開期間,和領導碰面交流的機會較多,尚權智也借著這個機會兩度介紹了宋州目前的格局和下一步打算。

汪正熹和董昭陽兩人也都知道省委下一步的一個重心節點就是要解決宋州的發展問題,這已經成為本屆省委省政府的一個重點工作,宋州不振興,那么也就意味著沒落的老工業城市出路問題沒有找到,在當前政治格局下,這關乎一級黨委和主要領導的政治影響和聲譽。

對于昌江來說,宋州就像目前中國大格局下的東北老工業地區,如何振興,這既是一道難題,更是一個光榮的政治使命。

(看精品小說請上看書窩,地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