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閔氏拿到兩張契約,心里的激動就不用提了。KaNsHu58
她長這么大,在娘家時就沒摸過一枚銅板,嫁到戴家后倒是摸過幾天銀子,可后來戴顯業和李氏好上后,便把銀子全收走了,她就是買根針的錢都沒有,又不敢和孫氏說。
直到“休妻另娶”的事鬧出來,孫氏才知道二房的銀子全沒了,到底為時已晚,銀子早被李氏母女花銷一空。
這也正是孫氏特別討厭李氏的地方之一,貪圖享受的暗娼之女,入了戴家,那就是無窮無盡的后患。
“大嫂,這個是問題了……可那銀子……”想到大房倒貼二房的那些年,閔氏就不好意思開口要銀子,可又想,這哪家分家不分銀子的?不給銀子,銅板總要給幾個吧。
閔氏懷疑,大房在縣城買完屋子后,就沒多少錢了。
這事,戴顯根早就囑咐過了,說是不看閔氏也要看杰哥兒,孫氏深以為然。
所以看到閔氏想要不敢要的熊樣,孫氏也不去為難她,轉身把事先準備好的銀子,當著戴青山等人的面,交給了閔氏。
等看清銀子的數量之后,眾人面色就變了。
五兩。
鄉下人家分家,不背債已經算好的了。
多少佃戶人家,幾輩子都分不了家,就是因為家里背得債太多了。
眾人相對視一眼,都對戴家大房有了新的認知。
首先這大方勁,倒是孫氏一貫的作風。
孫氏會過日子,有錢也不奢靡浪費,該他們家出的份例從來就不縮頭,可不該他們家出的,孫氏就成了最不好說話的那個。
再次,孫氏出手就是五兩銀子,那就是說戴顯根這房,剩下的肯定不止五兩銀子這個數。
不得了啊!
吞下一大口唾沫,戴青山肅了肅臉上神情,皺起眉頭和閔氏道:“閔氏呀,你大哥、大嫂這樣善待于你,你要銘記于心,日后謹守本分,將杰哥兒好好撫養長大……”
戴家族長不屑與閔氏說話,戴青山就代替族長向閔氏訓示。
閔氏先是得了房契和地契,如今又得了五兩銀子,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哪會在乎戴青山的口氣問題。
她當即抱著銀子眉開眼笑道:“記住了,好歹也跟大嫂學了好幾年,再不會讓我們二房和以前一樣了。”
“哼哼,但愿如此吧……”戴青山把話說完,盡到了族長的義務,就不再愿意和閔氏說話。
閔氏本就長得美,在戴家好幾年沒吃過苦,所以比同齡婦人要嬌嫩許多,所以這些族老們為了避嫌,能不和閔氏說話,就不和閔氏說話,免得傳出難聽的話,壞了自家聲譽。
請人來做見證,自然要辦酒席。
孫氏索性大方人做到底,把從縣城割回來的肉全部燉上,讓幾位族老好好開了一次葷。
可憐浦陽鎮上的張屠戶,已經殺不起豬了,上次殺了一頭豬,兩個集都沒賣完,最后還是一家人忍痛煮了吃掉,自此,張屠戶掛刀了,只等什么麥子開割時候再動手開宰。
“娘,您為什么當著大家的面,一下給二嬸那么多銀子?”
對于分家時候,孫氏一次性拿出五兩銀子給閔氏的這種露富行為,戴雙琳表示頗為疑惑,因為孫氏自來主張財不露白,可這次卻破戒了。
“這事兒和平時不一樣,你二嬸的心思咱們且不去想,只說她嚷著要分家,真是因為那個孩子嗎?不是……她是因為覺得受了委屈,正好借著這個由頭說出來罷了。既然她有了這樣的心思,你不一次把她喂飽了,下次她還會覺得我們對不起她。而我當著族老的面拿出這些銀子,就是怕她以后再說三道四……”孫氏把原委悠悠道來,自從兩房分家之后,孫氏對戴雙琳可謂是和聲暖語,再沒了先前的吆二喝三與不在意。
戴雙琳有些明白了,這是堵住閔氏的嘴,免得她用完銀子之后,又生出其他念想來。
看來,她娘孫氏是真對閔氏死心了,一點后路都不給閔氏留了。
且說閔氏分了家,真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走路辦事都與往日不同起來。
素來與她交好的幾個婦人,聽說兩房徹底分了家,便鎮日里對閔氏拍馬逢迎,只為了閔氏收麥子時,能夠讓她們家的男人來幫工。
閔氏也防著別人沾她便宜,更防著大房還在生她的氣,就拒絕了讓戴顯根幫忙找人收麥子的事,應承下幾位好友的請求,答應讓她們幾家的男人幫著收麥子。
轟轟烈烈的麥收開始了。
烈日曬得人渾身發燙,天空中漂浮著各種稻草麥芒。
割麥、曬麥、打場、揚場……
大半個月忙碌下來,捂了一冬的這些人,幾乎個個都脫了一層皮,變得黝黑蹭亮起來,哈哈一笑,一口白牙都能閃花人眼。
可等戴顯根把夏糧要多收一成半的事說出來,大家伙再也沒人露出白牙了。
閔氏得知了這個消息,倒沒在意。
二房現在地多人少,又不用供戴顯業讀書寫字,所以就算是夏糧要多交一成半,二房的日子也根本不用發愁。
這不,風聞兩房徹底分家,閔氏娘家的哥哥嫂子們,幾次上門要幫閔氏收麥子,卻都被閔氏不冷不熱地拒絕了。
閔氏見多了孫氏對娘家弟妹的態度。
兩年多前,孫氏對娘家那是掏心掏肺的對待,所以孫氏的幾位弟妹,便也奉承著孫氏。
而現在,孫氏對娘家的幾個弟弟和弟媳婦,態度是模棱兩可、不冷不熱,那幾位婦人反而有些害怕起孫氏來,但凡孫氏說的話,無有不應的。
有了孫氏的前車之鑒,閔氏有樣學樣,換著花樣拿捏娘家的哥哥嫂子們,果然是初見成效。
原來對她極不尊重的幾位嫂子,如今見了她,不光好話一籮筐,還搶著幫她做著做那,一口一個姑奶奶。
閔氏得意極了,暗道果然還是分家的好,這日子都舒心不少。
麥子揚完場,曬透之后,就得裝甕封起來,免得受潮生蟲。
估算著自家能收到的麥子,閔氏特意又去買了一只大甕,放在太陽底下暴曬了兩日,準備放麥子。
“怎么才這么點?”閔氏看到幾個壯漢搬到院子中間的麥子,不由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