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養娃日常

第625章 女官

一住筆趣閣,精彩。

劉識點點頭,他和彭瑾一樣嬌慣著暖暖,雖然彭瑾的想法聽起來未免有些脫俗,但是他也能理解。

一個人的學識,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也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時論雖說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放眼看看那些高門大戶的當家主母,那些風采卓絕的女子,又有哪一個是真的只識得幾個字的。

“這件事,你容我好好地想一想。”劉識思量片刻,勸撫彭瑾道,“就算是要請女先生來府教授暖暖,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不如,這樣吧,咱們先問問暖暖自己的想法,你看如何?”

彭瑾嘆息一聲,道:“也只能暫且先如此了。”

好的先生,哪里是那么好找的,更別提還是極為珍稀的女先生。

而且就算是請來了女先生,萬一暖暖自己不喜歡進學,那也不過是逼迫暖暖壓抑自己天性罷了,未必會有好的結果。

等暖暖和劉湛劉澈三姐弟謝別張倫回來,劉識和彭瑾就將孩子們都叫到跟前,說了今后的打算:“湛兒和澈兒是提前定好了的,等到翻過年來棲霞書院開了學,就要正式進書院學習的。而渤兒還小,啟蒙還需要個一年半載的。暖暖,你是怎么想的,是再請個先生進府教習,還是跟著母親學習掌家等庶務?”

暖暖愣了愣,顯然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躊躇半晌,老老實實地開口答道:“我還沒有想過這件事,不如,容我想想再做決定?”

劉識和彭瑾非但沒有催促,反而很欣賞暖暖遇事仔細思量再做決定的做法。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可不是倉促間就能下定決心的。

“那行,等你什么時候做出決定了,再來和你母親提。”劉識開口笑道,又囑咐劉湛和劉澈,“至于湛兒和澈兒,可不能因為張先生的請辭就自我懈怠,要將這幾年的所學好好地梳理梳理,為開春后入棲霞書院進學做好準備。”

暖暖和劉湛劉澈三姐弟齊齊應諾。

到了晚飯時,劉識設宴,為張倫餞別。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放亮,張倫便起身告辭了。

暖暖和劉湛劉澈三姐弟,一路將張倫送出王府街巷,依依不舍,貼心祝福。

張倫瀟灑揮手辭別,勸勉道:“相處數載,今朝一別,各自珍重。我也沒有什么好留給你們的,唯有書冊幾卷、素琴一張聊作贈別,都放在學堂里。但愿他日再見,你們都能各逞所學,各得所愿。告辭!”

暖暖和劉湛劉澈三姐弟齊齊拱手,贈別祝福:“學生恭送先生,遙祝先生一路順風。”

張倫未曾回頭,瀟灑揮手作別,登車而去。

待馬車消失在街角,暖暖和劉湛劉澈三姐弟才打道回府,面上都有些失落不舍。

相處數年,一朝離別,大家都覺得心中似乎缺了一塊,一時間難以適應。

好在新的日子總是相繼而來,等到劉識敲定了劉湛和劉澈入學棲霞書院的時間,兩兄弟又開始為了來年的入書院進學忙碌起來。

而暖暖一向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之外,忙著舞刀弄槍、飽覽大好風光的,傷感了幾日,也漸漸地恢復了往日的活潑。

更別提還有一個劉渤,整日地跟著他們后面“姐姐長”“哥哥短”的一刻都不得閑,鬧得他們姐弟三人就連靜靜地傷感一把都很難。

等心緒恢復之后,暖暖仔細想了想劉識先前問她的問題,認真思索半日,終于下了決心,回復劉識和彭瑾,說是她于庶務一事雖然不算精通,但也已經算是慢慢地入門,剩下的就是慢慢地熟練罷了;而她雖然不真心喜愛讀書,卻覺得如果能再找到張倫那樣循循善誘的夫子,多多學習也是必要的。

劉識和彭瑾很高興暖暖能有這份冷靜和見識,便開始張羅著給她請女先生的事情。

只是這世上真正能夠受到良好教育的女子,多是出身富貴,哪里需要到別人家里做女先生;而那些拋頭露面地教徒授學的女先生多是為生計所迫,出身一般,少年時也難得有機會接受極好的教育,讓她們來教暖暖,還不如彭瑾自己來。

所以這一來二去的,直到臘月,這女先生都沒有請到。

進入臘月,家家都開始備年。

這幾年大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富足安穩,這鬧起年來也就更加的熱鬧喜慶了,整個京城從進入臘月起,就一直沉浸在熱鬧歡騰的氛圍之中。

等到臘八節時,寧安伯府照例得了宮里賞賜的臘八粥。

只不過這一回和往年不一樣,除了臘八粥,還有一位四十來歲的女官。

劉識和彭瑾一時弄不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

高公公見狀便笑著解釋道:“貴妃娘娘聽說寧安伯府的西席先生前不久辭了職,兩位公子要去棲霞書院讀書,而永寧鄉君卻一直沒有請到合適的先生,正好蕭女史得圣上恩典出宮,貴妃娘娘便請托蕭女史到寧安伯府來做女先生。”

臘月初時,汪妃娘娘因為生育有功,更兼大力推廣育兒經驗澤被天下有大功勞,被太熙帝冊封為貴妃,超越四妃,成為真真正正的皇后之下的第一人。

而這個蕭女史,劉識和彭瑾也略有耳聞,出身權貴,然而父輩卻因為涉及已故大皇子一脈,在太熙帝登基之后遭到了清算,蕭女史則隨家中女眷被充入掖庭。

只是蕭女史運氣極佳,剛進宮就幾元錢得到了太后娘娘的眼緣,被收用慈寧宮,后來更是因為才學出眾、穎悟異常而出任女官,被調至御書房伺候太熙帝筆墨,深得太熙帝的信任。

有時太過忙碌,太熙帝甚至還會讓蕭女史先行替他查閱奏章,按照事情的緊急程度分好類,供他按次序批閱。

將近四十歲的女官,在宮中除了榮養也沒有更廣的前程了,蕭女史此時請求太熙帝恩典出宮,想來也是想擺脫宮中枷鎖,在晚年活得更加輕松恣意一些。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