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風流

第八百四十二章 逝者(下)

李世秋長得酷似父親李永國,年齡在四十來歲的樣子。他臉色又黑,由于為父親操辦喪事,嘴唇上胡須沖了不少茬子出來,眼睛還帶著血絲。他來到了周昌全面前,看見桌上只有糖果,連忙又從鄰桌端了一盆花生和瓜子。

“李二娃,別端這些,你坐過來,我有話問你。”周昌全直呼李世秋的小名,讓他告在自己的身旁。

李世秋順手拿了一個紙杯,將紙杯里的水一飲而盡,然后道:“周省長,我父親平時沒有什么毛病,每年老干局組織的體檢,也沒有查出什么毛病,沒有想到會有突發性心肌梗塞。”

周昌全仔細看了看李世秋,道:“你今年多大年齡了?”

“我滿了四十四了。”

“那你和洪部長一個年齡。

聽到周昌全詢問得這樣細,李世秋感機遇來了,他感慨萬端地道:“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世秋,我記得你當兵回來就在茂東的鎮里工作,現在還在鎮里工作?”

李世秋點了點頭,道“我在茂東紅嶺鎮工作。

“你現在是什么職務?”

“現在是紅嶺鎮黨委書記,我先后走了四個鎮,當了四年副鎮長、六年鎮長,四年黨委書記。

周昌全對紅嶺鎮還有些印象,道:“紅嶺鎮是茂東的一個經濟大鎳,很有些名氣,雖然在山里,可是距離茂東并不遠。”

李世秋道:“紅嶺鎮的錫礦藏量豐富,開發力度比較大。”

問明了李世秋的情況,周昌全又問道:“你的哥哥和弟弟在微什么?”

李世秋道:“我大哥在鐵州二中教書,目前是特級教師。弟弟在嶺西市檢察院,是反貪局的普通。

周昌全再次嘆息,道:“你們三兄弟參加工作的時候,都可以留存沙州,你們爸爸在沙州當地委領導直至退休,接近二十年,可是子女一個都沒有安排在身邊,他的情操讓我們敬仰。”他扭頭對洪昂和侯衛東道:“洪昂、衛東,看看革命老前輩,對照檢查自己,總會讓我們感覺慚愧。”

閑聊了幾句,周昌全直入主題,道:“你在鎮里面當了這么多年的干部,想不想調動一下。”

李世秋略為思考,道:“當年從部隊轉業,我個人原本想回沙州工作,可是我父親正在在沙州當地委副書記,分管著組織,他不讓我回沙洲,要我到最艱苦的地方,我就到了茂東最偏僻的鄉,從最基層工作起,一干就是二十年。現在的工作地點紅嶺鎮還算最靠近市區的鎮,條件還算比較好。我從來沒有在機關工作過,現在也是奔五十的人,看能否有到機關工作的機會。”

周昌全是鐵了心要為逝去的領導李永國辦點實事,道:“你想留存茂東嗎?”他沒有等到李世秋回答,指著洪昂道:“這是沙州組織部長洪昂,想調回沙州,我馬上給洪部長安排任務,鎮黨委書記是正科,可以考慮安排副處的位置。”

李世秋道:“我父親性子剛直,在沙州當領導的時候得罪了不少人,我現在不想調回沙州。”

侯衛東聽說李世秋在紅嶺鎮當過鎮長和黨委書記,紅嶺鎮是茂東有名的錫鎮,能在這種大鎮穩當一把手,能力肯定不容置疑。而且從氣質來看,李世秋既有軍人氣質,也有著基層領導的練達。他便有了招才之意,卻沒有急于表態,聽著李世秋的想法。

聽到李世秋不愿意回沙州,他看了周昌全十眼,道:“李書記,我是省政府副秘書長侯衛東,以前在益楊青林鎮和縣委都工作過。

李世秋道:“父親多次給我講起過你,感謝這么多年,秘書長對父親的照顧。”

侯衛東道:“我有一個建議,如今茂云市經濟發展迅速,急需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李書記在紅嶺鎮工作過多年,工作經驗豐富,茂云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周昌全明白侯衛東的心思,道:“衛東這是在為自己招攬人才,世秋,衛東即將到茂云去任市長,你在紅嶺鎮工作多年,管過礦山企業,在茂云有用武之地。”

侯衛東問,“李書記,你最擅長什么,有什么具體的想法?”

“我們基層干部都是萬金油,除了專業技術很強的部門,其他部門都還是可以,我聽從組織的安排。

侯衛東知道李世秋說的是實話,他是學法律的

到了工作崗位以后,根本沒有從事過專業工作,而是從一個部門調到另一個部門,目前的狀況是什么事都知道一些,可是什么事都不是專家。這種專業狀況也是適合當前領導干部的能力需求。

他腦子轉一轉,也就有了想法,道:“李書記,我是真心請賢。那你就要稍等一段時間,我現在還未到茂云上任,我到茂云工作的時候考慮你的調動問題。至于具體工作,你先到市政府這邊掛個職務,然后根據實際需求來安排。”

父親突然去世,讓李世秋很悲傷,他從茂東趕過來以后,見到了沙州市委老干部局局長,他和老干部局局長是同學,在商量后世之余,順口說了說自已的事,他知道有了周昌全常務副省長的安排,他應該很快就能到副縣鏃7,多年沒有解決的瓶頸居然存輕易間解決了。

周昌全這次從嶺西趕到了益楊,總算為老領導解決了一個具體問題,這就讓他心里感覺好受一些。

聽說常務副省長周昌全來到了益楊縣,沙州市和益楊縣的領導馬上就行動起來。市長楊森林給市委書記寧璣打了電話,道:“周省長親自參加吊唁,治喪委員會主任還是由你來掛著。”

寧洌道:“我還在北京,明天約了發改委的一位領導,準備匯報建火力發電廠的事,應該希望很大。這邊的事,你就全權處理。李永國是正廳退休,治喪委員會就由我來掛名主任。等會我給周省長打電話,向他說明情況,你趕緊過去,把人大、政協兩位領導一齊叫上。”

寧璣馬上又給周昌全打了電話。

周昌全道:“我們要緬懷逝去的同志,更要繼續老同志的精神,不必拘于形式,沙州火電廠是很重要的項目,現在有了希望,更要抓緊盯牢,省里職能部門有人參加沒有?”

“發改委魯軍副主任一直在幫助我們,他是專家級人才,對我們幫助很大。”

寧奶所說是實情,魯軍以前是計委副主任,現在是發改委副主任,他的業務能力很強,參加了省里所有的重大項目。也正因為業務能力太強,好幾次調到地方任正職的機會都錯過了。

周昌全直管著魯軍,更了解內情,他道:“魯主任是搞項目的好手,同中央部委的人很熟悉,專業上的事你要多問他。”

周昌全打完電話,益楊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先后都到了。

益楊縣委縣政府的領導都是近兩年才上任的。縣長高寧從市政府到益楊縣工作好幾年,寧初來了以后,他才當上了縣委常委,成了常務副縣長,這一屆,他終于成為了益楊縣長。縣委書記朱剛是一位看上去就很精明的一個人,是從省委空降下來的少壯派縣委書記。

朱剛和高寧到來不久,沙州市長楊森林趕到了靈堂,隨后沙州市人大、政協領導人也到場,花圈很快堆滿了靈堂,剛才還有些冷清的靈堂熱鬧起來,不斷有剎車聲音響起來,不斷有領導走進。高志遠等離退休的老干部也陸續來到了現場。

在嶺西紅白皆是喜事,大家按照沙州習俗,各自按照職務的高低圍坐在周昌全身旁,抽煙,磕著瓜子花生,談天論地。這種情況下,悲傷的只是親人,有少數人存在著緬懷之心,更多的人是湊熱鬧。

老太太見到到靈堂的人多,甚感安慰,她抽了個空,將三個兒子叫到小屋,開家庭會議。

李家長子剛剛數完錢,道:“今天來的領導比想象中要多得多,收了不少錢。按照習俗,出殯以后,我們家宴辦酒席,來了這么多各級領導,怎么辦?辦不辦酒席,辦成什么檔次?”

老太大道:“酒席還是要辦,不辦,顯得不仁

李世秋當了多年鄉鎮領導,將世事看得明白,道:“這事簡單,現在周省長沒有走,多數領導都沒有走,我們找塊黑板,寫時出殯時間和中午酒席時間地點,請親朋好友參加。”他解釋道:“各級領導事情多,不一定能參加酒席,但是我們出了通知,這就算是盡了禮。”

今天有這么多領導來吊唁的原因,是因為周昌全副省長到場,否則最多就是市委老干局出面操辦喪事。可是看到老太太心里高興,三個兒子都不忍心點破。

李家人開完家庭會議,便由李家老大出來寫黑板,李世秋則拿著煙條給諸位領導散煙,同時請各級領導吃午飯。

散完煙,李世秋特意過來請示侯衛東,道:“現在到了飯點,我們在附近安排了桌席,請周省長一趨吃午飯。”

(第八百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