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色

118章 兵荒馬亂

一直到了申酉之交,還未見到元容歸來,略有幾分擔心的盧氏便叫了人去于家打聽。

畢竟元容跟于家小娘子該是一起的,這會子是都沒回來還是怎樣?

結果人一到了于家,就聽見于下娘子已經平安到家多時,見崔家來人詢問,竟驚詫道:“崔九娘至今未歸?她可是走在我前頭的呀!”當即就嚇得那崔家管事面色一白。

這代表什么?若是按照常理,元容早就該到家了,就算中間出了什么岔子,也該派人回來知會一聲!可是這兩者都沒有!

崔家管事當即便匆匆忙忙的告辭離去,倒是于家小娘子不悅道:“這崔家的人怎么如此失禮?”

“胡說什么!”于家夫人當即面色一沉,看女兒不以為然的模樣,便抬手一點女兒額頭:“你怎么這樣沒心沒肺!你是跟崔九娘一起去的,如今你倒是好端端的回來了,崔九娘卻出了事,你還有心思計較這個!”

于小娘子撅著嘴摸了摸額頭道:“她出事又不是我害的,關我什么事?”

“你怎么這樣傻呀!”于家夫人有些恨鐵不成鋼道:“你跟崔小娘子同行,結果她出了事你卻好好地,你道是崔家不會多想?這幾天你莫要出門了,給我在家好好待著!”

且不說于家夫人這邊教育女兒,只說崔家,那管事火急火燎的跑回崔家,跟盧氏這么說,大家就知道壞事了。

問題是元容她也不是自己出的門,身邊也還帶著人的,所以她這一旦出事,就不是小事呀,尋常的混混流氓能辦到嗎?正好崔元靖和元熙他們都在家,這會兒正在盧氏房里等消息呢,一聽這個就急壞了。

“阿婆,須得趕快派人去找!”崔元靖面色一沉,立即就站了起來。“孫兒親自帶人出城去!”

一旁元熙見狀也忍不住道:“我跟三兄一起去!”她可是敢跟刺客動武的人,并非是一般文弱的大家閨秀。

盧氏眉頭一蹙,只是還未吭聲,就聽得門外傳來一聲:“胡鬧!”卻見簾子一動,是崔元盛扶著崔善凈走了進來,崔善凈看了看元熙道:“你一個女子,這樣晚了出去作甚?”

又道:“此事非同小可,你們出面還是分量太輕了,”說著便扭頭吩咐侍立一旁的婢子道:“去把大郎他們都叫來!”才接著道:“此事還是你們叔父出面,三郎若是不放心可以跟著。四娘就老實待在家里陪著你阿婆!”

崔善凈口中的大郎他們。自然不是指崔元盛他們這些人。而是指崔璋之他們兄弟,有崔善凈發話,不過一會兒功夫,三兄弟就前后腳的來了。后面還跟著各自的媳婦和兒女。

元容失蹤不是小事,大家聞訊便俱都過來了。畢竟雖然只是侄女兒,可誰叫是崔家的小娘子呢,這事兒可是打的崔氏的臉,不獨哪一個人,再說萬一落到旁的小娘子頭上呢,索性這幾個都還拎得清,沒有幸災樂禍的。

只聽崔善凈道:“過會兒坊門一關,怕是不便。大郎先帶人出去找,三郎去宗仁坊見你大伯,靖哥和你二伯去一趟齊國公府!”說完又扭頭道:“替我更衣,備車,我要去永安坊!”

因為長安一百零八坊。到日落時分是要關坊門的,除非有某些特批的手令,不然在外走動是犯夜禁的,要是沒有手令,崔璋之這一出去就得等到明日開了坊門才能進來,而崔元靖去齊國公府,就是要手令的,還能順帶讓齊國公排派出人手幫忙。

而這樣的大事,通知崔善為也是必要的,至于崔善凈自己,他要去拜訪的,正是當朝的相公,中書令宋章。崔家小娘子失蹤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是若延伸開去想一想,就覺出來大問題了,崔元容身邊兒帶著人的,莫名其妙失蹤了,這是誰干的?誰有這么大的膽子還能有這么大的能耐?這可是長安城外!

于是崔家人分頭行動,女眷在家里等消息,然而漫長的一夜過去,也并未等來任何消息,不,應該說是沒有任何好消息。

這讓崔家人的心頭都有些沉甸甸的,照目前看來,元容這失蹤絕對不是她自己走錯路的了,十之是被人劫了!而且這劫人的怕還不是普通沖著錢財來的賊寇!不然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總是要有一個的!

崔家這樣大張旗鼓的找人,自然是沒法子保密的,當然也沒想過要保密,因此不過半日功夫,元容失蹤的消息就已經傳遍了。

眾人對這事反應不一,但不管是跟崔家交好的還是有仇的,都是驚怒交加,這可是天子腳下啊,就有人敢劫了世家之女!縱然是想要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人家,也不得不提高了警惕,要知道這些人既然敢對崔氏出手,也一樣可能對旁人家出手。

而此事造成的震動也很大,聽說連太極宮中的圣人都發了怒,特意派出了羽林衛去尋找!不得不讓眾人又感嘆了一回崔小娘子的受寵。

而此時,也有另一對父母正急的好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他們家不僅孩子丟了,還不敢聲張!

太子妃一邊抹淚一邊哭道:“殿下,這崔氏也丟了小娘子,會不會跟二郎是遭了一樣的難?崔家這般大張旗鼓的找人,咱們卻只能偷偷摸摸的找,這,萬一二郎出了點什么事,可叫我怎么辦?”

“莫說這些不吉利的話了,二郎不會出事的!”太子蹙著眉,抹了額頭一把道:“這事兒崔家能大張旗鼓,咱們卻不能聲張,萬一那賊人曉得了二郎的身份,反而對他下了毒手呢?你道是此事為何鬧得這樣大,阿爹這是借著尋找崔九娘之機叫人去尋二郎!不然一個小娘子,何以有這樣大的臉面!”

沒錯,蕭承訓同學也失蹤了,就跟元容失蹤前后腳的事兒,只不過東宮這邊原先沒當一回事兒,畢竟蕭承訓也是個半大郎君了,太子妃也不會非得拘著兒子在身邊兒,只是聽說了崔九娘失蹤,太子妃這才心里一咯噔,忙派了人去找兒子,結果沒找到。

這一下子太子妃就慌了!忙叫人去通知了太子。

話說之前崔家就鬧得滿城風雨的,太子還在想崔家有點小題大作,雖然略微同情,可還是事不關己,哪想得到轉眼工夫就牽扯到了自己兒子身上?雖然太子好幾個兒子,可誰叫蕭承訓是他最疼愛的那一個!

這事是不能瞞著圣人的,于是太子當即就去跟他爹說了,圣人一聽連自己孫子都失了蹤,這還了得!當即就摔了茶杯,然后就召喚了羽林郎將火速入宮。

而不明內情的人只以為這是圣人對崔家和元容的寵眷,卻不曉得這里頭還夾雜著一個皇孫。

太子妃不敢哭天抹地是,生怕隔墻有耳被人聽了去,只能小聲的哽咽自責著:“要不是我帶走了那許多護衛,又將二郎留下了,便不至于此了!都是我的不是,害的二郎遭了這一劫!若是二郎有什么萬一,我就跟著他去了!”

“你這是說的什么話!你是三個孩子的阿娘,你若是跟著二郎去了,那其他孩子怎么辦?”太子不由低聲斥道:“你是太子妃,不是尋常婦人,莫要說這等沒用的話!”

看著妻子哭的快要斷氣,太子心里亦是煩躁的很,他甚至有些陰謀論了,長安城可是天子腳下,若那些是單為錢財而來的賊人,誰會不長眼單挑那帶著一串子護衛的人家去劫?會不會就是沖著他這個太子來的呢?

這時候被太子妃派去盛景園調查的人也回來了,太子一聽便立即道:“快叫人滾進來!”那人便當真連滾帶爬的進來了,將太子妃走后蕭承訓做了什么都交代的一清二楚,包括蕭承訓見了元容,跟她說了什么話等等。

那人也是個乖覺的,便把元容的行止也給查了個清楚,太子一聽說元容明明是跟于家小娘子一塊,結果于家小娘子無事卻偏偏崔九娘出了事,心中的狐疑便更重了,怎么想都覺得這其中有著一股子陰謀的味道。

為什么于家小娘子無事?為什么她就那么巧被耽擱了時間?為什么這一路上竟然什么痕跡都沒有?為什么蕭承訓和崔九娘并非同路而行,卻偏偏都出了事,而其他人卻好好地?

太子不由得開始思考起來,如果說最后事情查明是崔九娘受了蕭承訓牽累,那崔家會不會直接跟他翻臉?而如果反過來,是蕭承訓受了崔九娘的牽累呢?除非兩個孩子完好無損被救出來,不然無論是誰出了事,恐怕帶來的后果都很嚴重。

想到最近那個攪風攪雨的三弟,太子蹙起的眉頭就更緊了,到底是不是有人在后頭算計這件事?

壞了!太子想到這兒,卻忽然一拍案幾,若此事真是有心人在背后搗鬼,那蕭承訓的身份對方必然是知曉的,那他便是隱瞞也沒用,豈不是代表著蕭承訓的人身安全可堪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