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色

326章 一團和氣

安樂公主提出的意見倒是中肯,但問題是,如今臨近年關,各處都忙,哪有這時候辦什么宴會的?

何況安樂公主才鬧了一場大笑話,接著又沒了兒子,怎么說都有些晦氣,如今卻要再出風頭,這不是明擺的招惹人說嘴么。

圣人尋思了一下,他倒是有些無所謂的,便看向秦王道:“你意下如何?”

秦王心里一喜,道:“安樂如今恐不太合適,不若交給王妃主持罷?”如此一來,倒也不怕旁人搗鬼了。

然而聽到安樂公主耳中,卻以為秦王對她有所不滿,當即心中不喜,搶道:“二兄可是忘記了,如今這時候,阿嫂必也忙的分不開身,二兄這豈非是為難阿嫂?更何況——”安樂公主掩口一笑:“阿嫂對那崔九娘頗為喜愛,若是阿嫂來主持,恐怕難以持正呢。”

秦王面色一肅,安樂好歹也是皇家女兒,能不知道他兒子的婚事王妃是做不得主的?給兒子娶崔氏女本就是他的決定,安樂卻攀扯秦王妃,分明是居心不良,難道她早就跟太子站到一塊兒去了?

卻聽安樂公主繼續道:“這件事本就是我先提起的,阿爹就允了我罷,總也得有始有終不是?若是二兄覺得此時不妥,那邊等到年后開春再辦,二兄放心,我如今正為二郎齋戒,到時這一身晦氣必然已洗凈了。”安樂公主說著,已然紅了眼眶。

圣人女兒不少,然而最疼愛的長樂公主不是愛撒嬌賣癡的性子,余下幾個小公主都對圣人頗為敬畏,也不討圣人喜歡,因此圣人倒是很吃安樂公主這一套。見她提起了傷心事,心下一軟,便不由的松了口:“也罷。就交給你。”

“阿爹!”秦王很不高興的喚了一聲,想要勸說圣人改變主意。

“二弟無須著急。”太子笑著開口打斷秦王的話道:“我們家二郎還未娶媳婦兒呢,便是等到明年開春,也耽誤不了三郎娶親的,畢竟三郎的媳婦兒將來也是王妃之尊,還是要仔細探查為好。”

“好了!”圣人眼神一閃,沉聲道:“此事就這么定了,二郎不必再說。”圣人一擺手,便是不打算再更改主意的態度。秦王心里有些發堵,而太子則是眼中有幾分輕松愉快之意。

攪黃了我的事很開心嗎?秦王嘴唇癟了癟,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而后沒好氣的白了太子一眼。

太子目的達成,看見秦王的表情更是心中愉快,然而嘴唇才剛剛翹起,就見圣人又看向了太子道:“說起來,二郎和陳氏女年紀也不小了,婚約既定,明年春就成婚罷。我會令禮部負責此事,你不必太操心。二郎成婚后,才好辦三郎的事。”

太子翹起的嘴唇瞬間就癟了下去。他兒子對這門婚事很不滿意。心里很有抵觸啊,這會兒強制他成親……太子抬手摸了摸鼻子,罷了,回頭還是讓大郎去跟二郎談罷,有大郎在,那臭小子翻不了天。

圣人在秦王府溜達了一回,吃了一頓飯,帶走了一個廚子,便又裹著太子帶著大隊人馬回了太極宮。徒留下秦王站在風中相送的蕭瑟背影。一陣風寒風吹來,卻是叫忘了穿披風出來的秦王忍不住抖了抖。

秦王妃從隨從手里接過披風給秦王披上。柔聲道:“二郎,圣人已經走遠了。我們先回罷?”

圣人帶著太子親往秦王府上游玩,相談甚歡還一起吃了頓飯,這表明什么?縱然秦王府素來行事低調,但圣人大張旗鼓的來,大張旗鼓得走,看見的人很多,于是這消息也很快就傳遍了長安,主流猜想便認為這是圣人依舊愛重秦王,太子和秦王兄弟情深的表現,所以什么暗流涌動啊,東宮和秦王不對付啊,那都是謠言,看見沒,大家其實都很和諧。

元容聽說的時候很是詫異,差點就比口里的茶水嗆到,連忙拿帕子擦了擦嘴道:“這是從哪兒出來的猜測?”簡直太不靠譜了好嗎,就好像是專門來米分飾太平的,如今明眼人誰不知道東宮和秦王有嫌隙?說白了,就是東宮忌憚兄弟!

想到前世那場慘烈血腥的奪嫡之亂,元容就不由得撇了撇嘴,要說天家沒有父子兄弟親情,那定然是胡扯,再怎么樣也是從小相親相愛的,就是一條狗養的時間久了還會有感情,何況人,但是這親情又是脆弱的,尤其是在那至高無上的椅子面前,君不見就是地主豪強的門庭,也還有為了爭奪家主之位打的頭破血流的呢。

元容笑著搖搖頭道:“這種話聽聽就行了,千萬別信,對了,晌午送來的東西都入庫了沒有,叫胡娘子取些羊肉片,再調些芝麻醬來,晚上咱們煮羊肉鍋子吃。”又指著阿墨道:“昨兒阿兄叫人送來的一疊灑金箋收好了沒有?若是費了一點兒,我可不饒你!”

阿墨手里正拎著茶壺進來,聞言便笑道:“早收好了,九娘放心便是。”

阿青也跟著笑,脆生生的道:“九娘還不放心阿墨?她可是個再仔細不過的人了,得,您二位先說著,我去廚房傳話,九娘還有沒有要吩咐的,一并說來可也省的我再跑一趟。”

元容不由笑罵道:“偏生你話多!還敢支使上我了?你快去罷,回來我還有事兒要跟你說。”

結果阿青前腳才走,家里就來了天使,竟是宮里麗妃娘娘派來的內侍,盧氏派了人過來通知,元容得了信便立即換了衣裳趕往春山堂,半道上還碰見了匆匆忙忙抱著孩子過來的嫂子王玉屏,姑嫂兩個只相視一笑,便沉默著進了屋子。

先行禮,行禮過后便聽見盧氏道:“如今我家里的孩子都來了,娘娘有何吩咐,還請示下。”

“不敢。”那內侍并不拿大,連忙笑道:“老夫人莫要多禮,奴婢奉命而來,是傳達麗妃娘娘的意思,麗妃娘娘說,今年入宮覲見之時,還請帶上幾位娘子,讓娘娘也看一眼。”說著又取出兩個盒子來,雙手奉上道:“此乃娘娘賞賜,還請老夫人過目。”

第一個盒子里,倒非是什么價值連城之物,乃是兩支碧玉發簪,一支是艷冠群芳的牡丹,一支是經霜傲雪的寒梅。第二個盒子里則是兩套一模一樣的長命鎖,明顯是給小孩子的禮物。

這長命鎖肯定是給王玉屏的孩子了,那簪子是何意?盧氏不解其意,便看向那內侍,豈料內侍并未給盧氏解惑,只道:“娘娘說,兩支簪子不過是她一番小小心意,算不得什么,只盼著早日相見。”

內侍很快便告辭了,盧氏尋思了一會,便先把長命鎖給了王玉屏,道:“雖不是什么貴重東西,好歹也是娘娘的心意。”

王玉屏哪里敢嫌棄,左右都是麗妃一番好意,便是不值錢的一根草也是心意不是?便忙歡歡喜喜的接了,道:“您說的哪里話,娘娘惦記著兩個小子,便是他們的福分了。”

盧氏笑笑,又指了指盒子道:“你們看,這簪子……”

王玉屏沒動,她先得了一盒禮物了,雖然是給她兒子的,但也不好再跟小姑子搶東西,便撇頭看向元容道:“妹妹若是喜歡,便都拿去罷,我有這長命鎖就夠了。”

元容卻是搖頭,抬手拿了那支梅花簪子道:“想來姑姑是知道我喜歡梅花,才賜了這一支簪子,而這一支牡丹,可就不是給我的了,倒是更適合阿嫂。”說著便微微一笑,“阿嫂莫要推辭,等到入宮那日,我們便將這簪子戴上,豈非更好?我一個腦袋要是戴上兩朵花,還不要被人笑話。”

但元容心里卻是疑惑不已,雖然說已經好多年不進宮,但也不是頭一回了,麗妃為何要專門派人來提點一句?難道是怕她忘記了規矩,或者是心里緊張害怕?再看看手上的簪子,元容總覺得哪里有些奇怪。

還不等她想出個所以然,便聽到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是崔謙之特意來告訴她的,說是秦王府那邊特地來表示歉意,秦王在圣人面前提出婚約之事,卻因太子打岔而沒成,要等到明年開春,也許會有某一位娘娘親自相看!

秦王府也不想拖著崔家,但這事兒辦的,真是不太漂亮。

崔謙之安慰女兒道:“九娘也不必氣惱,我看秦王誠意甚足,想來不至于會中途變卦,至于太子,他能攪合了一回,下一回就未必這樣便宜了,只要你到時好好表現,想必不管是哪一位娘娘,都不敢睜眼說瞎話說我九娘不好的。”倒是太子,這么做也未免太小氣。難道以為我九娘嫁不進秦王府就必得選擇東宮不成?

反正太子和秦王一母同胞,皇后已逝,高位上的娘娘們不管是有私心的,還是沒有私心的,又何必為了幫一方而得罪另一方?倒不如秉公持正,將來無論在誰手底下都好說。

元容呵呵一笑,崔謙之說的雖然有幾分道理,可是奈何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明白這個道理呀,有些人就是沒有自知之明,不撞南墻不回頭,你能拿她什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