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從長流村回來的沈闕夫婦,在沈家大宅門口,站了半天也未等到通傳回信的人,沈闕就明白,這是崔氏的意思,她不想見他們夫妻兩個。
沈闕無奈,只能帶著戰栗離開沈家大宅,去見了二叔沈鵬躍。
沈鵬躍還在公中,他的夫人蔣氏倒是在家,聽說門童回報是沈闕回來,驚喜之余竟親自跑到門口迎接,拉著沈闕左看右看,確定是她親侄兒,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原本高興想笑來著,總是忍不住要掉幾滴眼淚。
“叔母,我回家來是大喜的事情,怎么還哭了你。你這樣會讓我覺得你不喜歡我,那我立馬掉頭就走人。”
沈闕故意調侃著,就是不想讓叔母太過傷心。
“你這孩子每回安慰人,都不撿好聽的話說。”蔣氏笑著,眼神一瞥,看到站在沈闕身邊的戰栗,問道:“這位是……”
“哦,叔母,你先請我進屋,我再給你接受。”
在這個叔母面前,沈闕可以毫無顧忌,好像她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
蔣氏想著,既然是沈闕帶回來的姑娘,那差不多就是他意中人,心中又是一陣歡喜,趕緊將兩人請進內院。
沈鵬躍潔身自好,不與京中權貴同好,自成婚起也只有一個結發妻子,沒有妾室、同房,到如今也只生了一個女兒,此刻將沈闕邀進內院倒也沒有不妥的地方。
沈闕拉過戰栗,向蔣氏介紹道:“栗子,快見過叔母。”
看著蔣氏和顏悅色的樣子,應該挺好相處的人,戰栗對她印象不錯。不過,此刻聽到沈闕介紹,要向叔母問好,這就有些為難了。
聽說京中權貴重規矩,那給叔母問好要不要行禮呢?行什么禮?難道跟古代電視劇里一樣,可問題是她不會啊,照葫蘆畫瓢就怕弄巧成拙。
戰栗正猶豫的時候,蔣氏主動拉過戰栗的手,拉到自己的身邊,仔細打量,真是個可人的小姑娘,夸贊道:“栗子,這名字真好。谷糧之物,只大吉之意。”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能被蔣氏夸出花來,戰栗覺得這個叔母真是個好人。
她欠了欠身,說道:“對不起,叔母,我出生鄉野,規矩不全,還請您多多指教。”
蔣氏是個寬厚的人,她本來就出身平民,當年她父親對沈鵬躍有恩,臨終之前將她托付給沈鵬躍照顧,沈鵬躍這一照顧就是一輩子。
她心中感恩,對任何事情都能寬容對待,如今見了戰栗,仿佛看見自己年輕時候,喜歡的要緊,哪會計較她懂不懂規矩的事情。
蔣氏將正在做功課的女兒叫來,見了好多年未見的六哥哥,坐著說了一會話,就聽見下人來報,說是國公爺回來了。
沈鵬躍回來了,沈闕也就坐不住了。
蔣氏原本想將沈鵬躍請到內院,一家人難得坐在一起說上話,被沈闕阻止了,他決定親自去見沈鵬躍,事關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根本馬虎不得。
沈闕離開,戰栗也跟著起身,對于內院的家長里短不感興趣,只關心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本來整件事情戰栗也都知道,沒有瞞她的必要。更何況最重要的證據,還藏在她的身上,戰栗必須得跟著,沈闕便默許戰栗跟在身后,去見了沈鵬躍。
“六郎回來啦。”
沈鵬躍還穿著,雖然年過四十,可是看起來風采依舊,像足了二十歲風姿綽約的少年郎。
“六郎見過二叔。”沈闕拱手彎腰,向沈鵬躍行禮。
沈鵬躍將沈闕扶起來,看著四年不見的侄子,百感交集。
“二叔,我有事情要跟你說,很重要的事情,事關沈家的生死大事,我們去書房談吧。”
沈闕握住沈鵬躍的胳膊,看似在寒暄,其實是在壓低聲音交談。
沈鵬躍看著沈闕的聲音,是在玩世不恭下藏著的嚴肅,點點頭,道:“隨我來,去書房談。”
他又看了一眼戰栗,用眼神示意道:“這位也跟著一起談正事?”
“這是自己人,二叔放心。”
隨后,沈鵬躍帶著沈闕去了書房,并且嚴令府內侍衛看守,不準任何人來打擾,也不允許任何人靠近書房半步。
“說吧,到底什么事情,能事關沈家的生死?”
一門兩公爵的沈家,如今正受皇恩盛寵,還沒有什么事情,能決定沈家的生死。
“造反……”這兩個字沈闕并未出聲,只是說了個口型,然后繼續說道:“的事情,足夠嚴重吧。”
雖然沒有出聲,光是那兩個字的口型,都讓沈鵬躍嚇了一跳,直接從座上站起來,疾走兩步,抓著沈闕的衣服:“沈闕,這可涉及到幾百條人命的事情,可不能信口開河。”
沈氏一族歷經幾代,加上族人、仆人在內,足足有幾百個人。造反可是誅九族的大罪,這些人可全都得跟著送命。
“不是信口開河,有證據的事情。”
沈闕斬釘截鐵的說道。
“是誰?誰敢做這么膽大包天的事情?”
沈鵬躍想來想去,都猜不出這個人是誰。
以沈鵬秋和沈鵬躍為首,向來效忠皇帝,誰敢越過這兩位長輩,做出這么膽大妄為的事情。
“沈映。”
沈闕盡量用客觀的語氣說出這個名字,就算沈映幾次三番想要他的命,但是看在如今沈家危難的時候,他可以拋棄前仇舊怨,讓他懸崖勒馬。
“不會,我不相信。”
沈鵬躍自認為了解這個侄子,溫文儒雅、文韜武略,頗受族人喜歡。現如今在官場上也很是得意,晉升很快,對政事也很有見地,將來又能繼承齊國公的爵位,他犯不上做出這種自毀前程的事情。
“我有證據。”
沈闕向戰栗使個眼色,讓她將藏在身上的證據拿出來,戰栗點點頭,去了屏風后面,將綁在大腿上的書冊取出來,又從屏風走出來,將東西交給沈闕。
“這是飛花堂收集到的消息,你仔細看看我這個大哥,最近一段時間做的事情。被賜了兵權,不懂得韜光養晦,反而四處拉幫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