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嫡女帶錦鯉

第413章 交代

(女生文學)

因為短缺,才會常常引起紛爭,這下好了,他今天去看了鹽田,白花花的一眼望不到頭啊,

“臣仔細品嘗過了,與平日所食之井鹽,并無二致,可放心食用。”

他在奏折中這樣寫道,洋洋灑灑的暢想了未來,年輕的皇上一看到折子,就跑去找了自己的爹,

“你說什么?明慧竟然曬出了鹽!以前也有人這么干了,可那個鹽太苦了哇,根本吃不了,”

“父皇,馬明說他嘗過了,與井鹽并無不同,明慧肯定有什么法子,否則她才不會白干呢。”

以他對曼卿的了解,這姑娘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的,鹽肯定沒問題!

太上皇雖然不管事了,可對這等民生大計還是很了解的,當下就給兒子出了很多主意,兩人一直商量到了深夜。

第二天,剛上朝,知府的第二封加急折子也到了,里面詳細匯報了境內賣鹽的政策,說是郡主所定,皇上看了是哈哈大笑,

郡主真是睿智啊,他一下放了心,跟大臣們商量,耀城出了海鹽,他要用國庫銀子去批發,然后賣給鄰國,賺取銀兩。

“皇上,明慧郡主肯賤賣嗎?要是價格太高,中間怕是沒多少利潤啊。”

“這個你們就不懂了,郡主才不會貪圖這點小利呢,”大臣心里吐槽,小利?小利你高興成這樣?

這些事馬明也跟曼卿匯報了,說是皇上有意收購她的鹽,

“你跟皇上說,鹽池的產量是有定數的,每年給他成品的三成,價格就按市場的六成收吧,畢竟,干活的要吃飯。”

她算過,整個耀城地區全都吃用海鹽,三成足矣,剩下的那部分,可做為腌臘使用,還有小規模的販賣,讓轄下的商人們也賺點錢吧。

她自己就有個用鹽大戶呢,旗下的醬場完全交給了大柱負責,他獨當一面已經兩年多了,在制作上也有自己的心得,曼卿曾經嘗過,比京城出品味道好。

“開拓新產品是不能停的,除了黃豆,還可以嘗試用小魚小蝦,這些東西不值錢,又不容易存放,可要是做成蝦醬,味道也是很鮮美的。”關鍵是,他們不缺鹽啊。

大柱已經有了兩個孩子,沉穩干練,脫去了早年的憨勁,他這次來,除了跟主子匯報工作,還想說一下小弟的事,李叔、李嬸來了這邊后,曼卿就讓他們退休了,現在跟大柱一起生活,算是頤養天年了。

小柱跟了文瑾多年,卻文不成武不就的,現在文瑾走上了修真之路,不能再帶著他了。

“小柱么,讓他來找我,咱們產業這么多,還怕沒事做嗎?”

“是啊,大柱哥,我這里很缺人呢,小柱來幫我,可是再好不過了。”有了劉松的話,大柱也放心多了,這個小弟心氣高,對于制醬不喜歡,他也不能強扭著。

當晚,他們姐弟叫來了小柱,詢問他的打算,

“奴才,奴才還是想跟著少爺,”

小柱有點委屈,原本想著,少爺做官建府,他便是那大總管,沒想到,少爺要去做神仙了,可自己這些年凈顧著玩,啥也沒學會呀。

也不是什么都不會,人情世故這些,他可是門清,畢竟在書院里,跟著那幫子隨從一起,聽了不少豪門的辛秘呢。

“跟著少爺?這么些年,你學了些什么?來,跟我說說。”

小柱不敢說話,當年他和小柏一起跟了少爺,可人家現在都是舉人了,雖然小柏當年直接進了學堂,可自己要是愿意,也不是沒這個機會。

“人各有志,可跟著少爺是不行了,他將來的路,一般人跟不上,所以你再想想,除了這個,還有想做的嗎?”

“那,我不能留在郡主府嗎?跟著劉叔。”

“這個行,可是小柱,別人不說,你看劉松,還有你哥,那將來可都是一方總管,就算你二哥,也是缺一不可的人才,你就甘心留在府里打個雜?”

一府總管,有歷練的人才能擔當啊,平日也多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小柱并不合適。

半天沒說話的文瑾,心情有點沉重,這么多年,他一心讀書,對這個伙伴有些忽視了,現在看他難過,自己也不好受,

“小柱,這么些年,你也認了好些字,就跟著小松吧,他會教你的,留在府里是舒服了,可天天在一個地方,多沒意思啊。”

“我愿意去,可是,要是不行的話,還能回府嗎?”

“呵呵,怎么不能?郡主府就是你的家,如果真的只想在府里待著,等劉叔下來,你就是大總管!”

對于當年那些人,她都會護著,雖然自己不一定長期留在大安,可郡主府不會解散,幫過她的人都要養著。

小柱高高興興的找劉松去了,沒想到,幾天之后就入了道,

原來,這里的天地如此廣闊啊,根據曼卿的指示,耀城成立了商會,劉松就是那會長,他總管著封地所有商品的運轉,在這里行商,再也不是散蝦游勇了,而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

小柱的特長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協調起事情來,游刃有余,頭腦好,又識字,很快便成了劉松的一員大將。

外公又開始在空間長住了,這次他說什么都不大出來,老人家說了,她喜歡到處亂走,自己住在里面才不會被丟下。

曼卿想想也行,馬上要去試練塔了,這次去,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文瑾也在空間閉關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即便去了天涯海角,也沒所謂了。

阿霜和阿原肯定是跟她走的,可是嬤嬤他們不可能跟啊,尤其是書香這幾個丫鬟,當晚,她跟嬤嬤說了實情。

“她們,還有文瑾那邊的人,我就托給嬤嬤和劉叔了,本想著讓二柱和書香早日完婚,誰承想,二柱的心里卻惦記著侍硯,這個事李嬸太獨斷了,還得嬤嬤從中調停下,”

“您要走很久嗎?”嬤嬤看她連這些都交代了,心里難過的不行,

“也不是啦,有可能很快就回來了,也有可能要久一些,所以,不能耽擱她們的終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