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云_第四百四十七章自毀長城影書
:yingsx第四百四十七章自毀長城第四百四十七章自毀長城←→:
大梁同下唐的和談失敗,兩方不但是沒有談攏而且還大動干戈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后果:大梁和下唐的議和使臣悉數喪命,據說是大梁先動的手。議和已經徹底沒戲了,兩國徹底撕破臉,下唐為了報復大梁直接將剛剛搶到手的焱城屠城了,一座上萬人口的城池在幾日的時間內便成為了一座鬼城,這樣還不解恨,下唐已經在焱城外召集了大軍要再次進犯大梁的都城宣城。
如此的消息在幾國之內不脛而走,最為吃驚的便是大梁的國民了,他們絕對沒有料到和談會是這么個后果,面對著近在咫尺的外敵,都城內的百姓們都坐不住了。有人脈和財力的富商們已經收拾細軟和家眷,打算趁早離開都城,可憐那些窮苦的底層百姓,他們只能等待別人強塞給他們的未知的命運。
好在朝廷還能正常運轉,好在梁帝還在,這下百姓們至少能稍微安心一點。然而事實真的如此么?
“必須要拿出我大梁的魄力來!一定要讓下唐知道我們大梁的厲害!”一直在朝堂上叫囂要不顧一切對下唐動武的便是垂垂老矣的蔡權,這一次和談中損失最大的就是他了,膝下唯一的兒子就這么死了,到了現在連尸首都沒有找到,白發人送黑發人,如何不讓蔡權憤怒,也正是憤怒讓他徹底失去了理智,他不顧一切的要對下唐開戰,根本不惜大梁的存亡。
說起來真的有些諷刺了,就在幾天之前主和聲音最響的便是蔡權。以如今大梁的軍事實力是否能和下唐一戰還難說,一旦再次開戰那西涼是否會趁火打劫,而大梁是否有能力兩線甚至是多線作戰都是未知數。
“皇上,臣以為京師的城防沒有懈怠過一日,眼下我們同下唐的這一戰是免不了了,畢竟下唐的小相在這一次和談中殞命,這一筆賬漆雕樂正一定不肯善罷甘休。為今之計,還是以皇上的安危為第一要務!”
“如何?千汲,你這是要朕離開京師么?”
“正是!”沈千汲回答得斬釘截鐵,“這一戰既然免不了了,微臣愿意留下來督戰,但是皇上乃是大梁的未來,絕對不可以出現任何閃失,還請皇上早日南渡。”
“笑話!”蔡權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沈大人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軍有神殺突騎在,還可以從南面調兵過來支援,如何就認為此戰我們必敗?”
“蔡相失子之痛微臣可以理解,但是絕對不能因此就將連大梁的安危都不顧了!神殺突騎的表現朝廷都看見了,連澹臺秋安人在哪兒都不知道,加上之前神殺突騎的表現,蔡相以為他們的戰斗力如何?”
說到這里澹臺文沽的臉像是被人狠狠扇了巴掌一樣火辣辣的,他自知這件事絕對是逃不過去的,索性站出來說道:“回稟皇上,神殺突騎一直以來都對皇上對大梁忠誠,這一點末將可以用性命擔保!至于家弟至今生死不明,末將相信他一定是戰死了,澹臺家族絕對不會出現臨陣脫逃的敗類的!”
“皇上”言柯冉出列對著梁帝和大臣們將自己身上的文官官袍脫下直接丟棄在了地上,隨后朗聲道:“脫掉官袍微臣就變成了末將,御林衛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都是末將一手培養起來的,他們的戰斗力絲毫不遜色于常規軍隊,保衛皇城的責任就交給御林衛!”
沈千汲暗暗握緊拳頭,他對于言柯冉的再一次出格表現非常的不滿,這個人不是他能隨意掌控的,這個時候竟然還不按照他的計劃行事,這般魯莽的后果只能由他自己嘗了。
“朕能有你這般的駙馬,朕心甚慰!”梁帝激動的從龍椅上起身,正打算繼續探討具體的作戰計劃,結果言柯冉諫言道:“皇上,末將同樣認為沈大人的建議是正確的,這個時候還請皇上早日離開都城,如此此戰末將才能放心大膽的全身心投入!”
“連你也認為朕需要逃走?”原本激動的梁帝此時不由得大失所望,他胸口劇烈起伏幾次之后斷然說道:“下唐都打到了我大梁的門口,朕絕對不會臨陣脫逃的!這一次朕要御駕親征,朕要讓那些外敵知道大梁絕對不是好惹的!”
蔡權的眼睛亮了,及時下跪激動的老淚縱橫,顫顫巍巍鼓動道:“老臣有生之年能看見皇上這般的勇武,老臣也算是不枉此生了,下去見了先帝老臣也能問心無愧了!既然皇上都要御駕親征了,那老臣這把老骨頭愿意成為皇上的馬前卒!”說完就一個接著一個磕頭,咚咚咚的聲音在宮殿內回蕩著。
張淮遠眼見蔡權都這么拼命了,也立刻跪下來什么都不說,同蔡權一般一個勁的磕頭。有了他倆的帶領,一批大臣都如法炮制,若是數數人數差不多是現存大臣人數的一半。當然沈千汲和言柯冉以及他們背后的一批大臣暫時沒有動作,這其中就包括了江維楨。
江維楨從心底里是認同沈千汲和言柯冉的意見,他并不是認為梁帝不應該御駕親征,相反的他恰恰認為這一舉動能極大的激發戰士們的作戰積極性,對于去的京城保衛戰有難以估量的正面效果。可是他知道的沈千汲怎么會不知道?但是他們依舊是勸諫梁帝先行離開京城,究其原因就在于京城的防守實在是讓人不敢茍同。
最為重要的力量便是神殺突騎,可自從澹臺歸宗死了之后,神殺突騎哪里還有大梁第一鐵騎的風采?幾場戰斗下來,勝負各半,其中獲勝的還是因為有了廣遠軍的幫忙,就他們的戰斗力,如何讓人能有信心?再看從南方調過來的軍隊,人數是不算少,可他們的戰斗力呢?這些由朝廷豢養著的軍隊因為大多都是朝廷官員、富家子弟在其中混日子,所以根本沒有經歷過多少的實際戰斗,他們巧立名目騙取軍餉倒是個頂個的高手,可是真正上陣打仗了他們根本就是烏合之眾。
剩下一半站著的大臣們眼睛都盯著站在最前頭的兩人,這兩年來他們倆已經成為了這些大臣們的領袖,他們倆不動他們就得跟著。朝堂之上的格局難道不清楚么?梁帝是鐵了心要御駕親征,沈千汲和言柯冉竟然一再違逆皇帝的意思,他們這不是明擺著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么?這些一直追隨兩人的大臣們不由得心里打鼓,關鍵時候的選邊站隊可是至關重要啊!
“老臣實在不明白沈大人和駙馬爺為何一直都不愿意讓皇上御駕親征,反而要皇上逃跑然后落下一個載入史冊的罵名?你們是不相信皇上御駕親征能取勝還是別有用心?”蔡權使出了最毒的一招,他的一雙吊眼像狼一樣盯著兩人。
“皇上既然已經下定決心,那么微臣........”
“末將還是堅持皇上南渡!”沈千汲回頭看向了言柯冉,就在他打算放棄的時候最后堅持的人竟然還是言柯冉,“皇上,您是大梁的希望,只有您在位大梁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您絕對不可以出現任何的閃失!”
“夠了!駙馬你是不相信朕還是不相信勝神殺突騎的能力?抑或是真的如蔡相所言,你有另外的私心?”
“皇上,末將是大梁的駙馬,末將的一顆心全部都放在大梁的國勢上,愿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那好!朕就命你率領御林衛鎮守皇城!”梁帝扭頭看向了澹臺文沽命令道:“神殺突騎戍衛京城,澹臺文沽,這是朕最后給你的機會,南部調過來的軍隊全部都聽從你的調遣!”
澹臺文沽可磕頭道:“末將一定不辱使命,還請皇上放心!”
事已至此,大局已定,言柯冉就算是再堅持還能如何呢?他眼睜睜看著沈千汲最后也跪下了,接著身后噼里啪啦一聲響,不用說那些大臣們也是如此的。最后的大殿之內竟然只有梁帝站著和言柯冉半跪著,其他的所有人都是雙膝跪地。
梁帝將眼神定格在了言柯冉的身上,久久凝視之后甩袖離開,徒留下跪滿了大臣的大殿。
在朝著皇城外走去的時候言柯冉一路上都在思索,究竟在思索些什么沒有人知道。就在方才他算是同沈千汲徹底分道揚鑣了,沈千汲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言柯冉質問,質問他為何不能堅持原則,為何在生死存亡的時刻不能保持住國家棟梁的形象。當然沈千汲沒有過多的解釋,他反而反問言柯冉,既然明知不可為而為,若沒有駙馬的這個身份會是如何的下場。
“我始終都記得在書院中學到的,夫子告誡我們,越是生死時刻越是體現為臣為將的風骨!這是大梁軍人的風骨,這是我誓死都要堅守的風骨!”這是言柯冉的回答,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言柯冉仿佛再次看見了白石夫子,說出的話連自己都有些感動。
不過沈千汲沒有感動,他冷冷一句話就讓言柯冉啞口無言“青山書院都是逆黨,你也是么?”
是啊,我也是么?言柯冉已經不止一次問過自己,自從書院被徹底剿滅,原先的同窗們分道揚鑣,他便已經失去了說這句話的資格,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今生再也沒有機會重新撿起來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