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中華

第799章 權力游戲

第799章權力游戲

第二更

瓦西里少將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況下,準備舉槍自殺,不過,他這愚蠢的舉動最終被隨行的軍官團及時的阻止了下來,此刻,持續了近1個小時對雙城子的炮擊竟然神奇的停止了下來,而對面尾隨炮兵團準備展開縱深進攻的中隊,則開始緩緩收攏攻擊線。

就在俄官們誠惶誠恐之時,前線傳來了消息,從中隊的防線上,對方放回來兩名第七哥薩克騎兵團的上尉,他們帶來了中隊雙城子方面軍指揮官的薛超將軍的致瓦西里少將的最后通牒。

此時此刻,瓦西里少將倒是還有第二個選擇,那就是從雙城子撤離,退入東面浩瀚的丘陵地區,向南翻閱6080公里的山路后,可以退至阿爾喬姆要塞,或者向東行150公里,可以逃竄到東面的阿爾謝尼耶夫城。

就在俄國人考慮投降還是逃進山區做野人時,后方的潰兵帶來的糟糕的消息,在雙子城南方進入山區的平原地帶,潰兵遭遇中國騎兵的追擊,死傷慘重,已經潰敗回城……這消息讓瓦西里少將徹底斷了離開要塞的念頭,而就在是戰是降艱苦的思想博弈之時,又有一名俄官被放回來,帶來了更加直接的命令……

半小時內不作出決定,將以炮兵來代替談判對話!不過,這一次薛超允諾一個讓所有俄國人砰然心動的條件,繳械后的俄人。戰后將被遣返回國,并且在作為戰俘期間,獲得日內瓦條約中平民待遇,同時接受中方的保護!”

看到周圍俄官完全喪失繼續作戰的意志,瓦西里少將立刻派出阿柳卡上校到中國駐軍地談判投降事宜,消息傳開后,雙城子軍隊立刻崩潰了,一部分軍隊安于接受現實,等待被繳械,而另外一部分俄國士兵逃離城市。試圖遁入山區……不過,他們卻遭到外圍大批中國騎兵的圍殲。

8日傍晚,新軍三鎮、烏鎮的步兵開始接收俄隊移防的部分炮臺,同時將俄國投降的士兵繳械后關入臨時戰俘營,9日上午,瓦西里少將走出遍布殘垣斷壁的雙子城要塞,在城外向雙子城前敵指揮官薛超、劉永福交出了他的佩劍。

雙城子戰役的結束,標志著收復濱海、阿穆爾行省取得了戰略性勝利,卡納庫伯要塞駐防列昂尼德上校在9日下午就收攏到部分從雙城子逃竄回來的潰兵。聽說駐兵兩萬余的雙城子要塞在不到一周的攻擊后,被中隊占領。他立刻意識到自己駐防的要塞已經成為了中隊下一步攻擊的唯一目標。

兩萬多人的雙城子要塞都沒堅守住幾天,自己這一個兵營式要塞的結局,他可不是白癡,當晚,9000余俄隊在列昂尼德上校的帶領下,趁著夜色遁入東面的丘陵地區,竄向東面臨海的阿爾喬姆城。

二鎮章奎所轄四個團尾隨追擊到半夜,無奈對附近丘陵地區并不熟悉,加上俄國人滑腳實在不慢。僅僅截獲了一千多人的輜重和火炮營,這些倒霉的部隊,因為重武器和馬車的拖累,根本無法在丘陵地帶快速運動起來,被包圍后,很快就放棄了抵抗。

而第二天沿著綏芬河紛紛而來的三鎮步兵和炮隊,看到已經易幟的卡納庫伯要塞。也是大為驚訝,要知道,二鎮因為擔當穿插分割敵軍的任務,可沒有重炮和工兵營。就連火炮也只有小口徑的迫擊炮!

薛超從趕來迎接的章奎嘴里聽到俄國人望風而逃的消息,也是十分意外,什么時候,俄國人也變得如此怯戰……不過,能夠不犧牲戰士的生命奪取這關鍵性的戰略要地,那自然是不錯的選擇,兩人立刻合兵一處,揮師殺向海參威的門戶阿爾喬姆要塞。

10日晨,北京總理府,內閣總理大臣李中堂、監察院魁首翁同龢、軍政部總長秦鎧一早就閉門議事,濱海行省戰略性勝利的消息傳來,李中堂、翁同穌那也是興奮不已,這重拾舊山河的偉業,他們兩人雖然并非親手操辦,但是,在他們的位置上,那鐵定也是要分得一份榮耀的……

當然,這兩位老狐貍還是有些疑問的,畢竟這一次可是和北方的惡鄰徹底的撕破臉了,兩年前剛剛簽署伊犁條約,將西北邊陲安定下來,而這一次,雖然主動挑釁的是俄國佬,但是,一旦收復故土,那可是了不得大便宜……問題是……

“烈風,聽說你和英國公使鮑爾,最近走的挺近的!”李中堂一開口就說在點子上了,聽到李中堂之言,一副老邁模樣的翁同龢眼光一閃,這位對于那些洋人公使,一項都不怎么待見,雖然因為身居新政府三大巨頭、主要是監督官員的職責,現在并不直接和洋人打交道,但是,聽到和洋人談交易的情況,這位可是一項都持反對態度。

秦鎧倒也沒什么好隱瞞,朝兩個老狐貍拱拱手,這兩位就是天生的對頭,好在自己現在行事只局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三人也知道如今的分權模式,能夠把新政府維系下來,那也是相當的不容易,所以,運作這半年多來,也算是平穩。

不過,實際上三大集團的矛盾也正在逐步尖銳起來,只是這里的三位盡力克制而已,秦鎧掏出一份薄薄的公文轉給李中堂,“中堂,我已經說服英國人支持我們對俄國的作戰,當然,我初步允諾了他們這些條件,而英國人也在外交和軍事上允諾給予我們支持!”

文件在李中堂和翁同龢手里傳遞了一回,兩只老狐貍看了之后都是神色陰晴不定,李中堂和英國人可沒少打交道,赫德、金登干、威妥瑪爵士與他關系都還算不錯,不過,他對英國紳士的感覺卻并不看好……這些英國佬,表面一片公正的模樣,做起事情來卻是唯利是圖,自己從購置鐵甲艦之時,就被英國佬坑了幾回。

而翁同龢基本不跟因洋鬼子來往,這會兒兩人對望一眼后,都對秦鎧能與英國人達成這樣幾乎可以算是互惠的條約感到不可思議!

“烈風,這些條件看起來確實不錯,英國人還同意向我們免費提供軍火的支援,而我們付出的僅僅是在濱海行省30年的探礦權和優先采礦權……英國人如何肯簽署這樣的協議!我們又如何能確信他們來執行這一協議!”翁同龢還是搶先問出了他的疑問。

現在的局面已經明朗了,秦鎧倒是不介意介紹一番歐洲的局勢,更是把巴爾干半島的局面說的嚴重了三分,突出英國人需要中國新政府在外東北上牽制俄國人的重要性,而將俄國海軍徹底封殺在遠東,對于海權立國的大英帝國而言,這可是無法抵制的誘惑。

當然,秦鎧對于英國人向他提供的一些政治上的支持,很自然是選擇性忽略了,而兩個老狐貍聽了之后,卻不約而同想到了這個問題,看待秦鎧的表情也多了幾分古怪!

可以說,新政府走到現在這一步,秦鎧勢力的壯大,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原本的想象,李中堂在外東北戰事上不是沒想過要攙和上一腳,甚至私下向正在整編淮軍的劉銘傳詢問,能否派出整編過的淮軍參戰,結果下面淮軍一聽說要出國境作戰,一個個鬧騰著厲害,劉銘傳考慮到淮軍整編還未完成,所以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而李中堂之后也搞了一些小動作,比如在軍費撥付上借著淮河絕提之事,遲遲不發,沒想到這秦烈風不動聲色,而他得到消息,北上的新軍船只日夜不停……可見自己的小手腕根本不可能節制對方,這多少讓李中堂感到一些無力。

此一戰之后,這秦鎧的威望和他獲得來自地方和列強的支持,都將是自己所無法超越的,李中堂和翁同穌自然都意識到這個局面的產生,兩人都不約而同的考慮起如何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力,至于秦鎧……這已經不是他們所能遏制的對象了!

稍晚時刻,秦鎧拿到了內閣三巨頭的協商結果,對北方濱海、阿穆爾行省的攻勢,將獲得舉國之力的支持,內閣特別撥付2000萬兩白銀作為特戰費,而這筆資金的出處,多少讓手頭緊張的李中堂感到為難,不過,秦鎧大包大攬的出了個主意。

兩千萬兩白銀的國債立刻被內閣批復發行,由南洋銀行承接,而日后償還則從關稅中撥付,國債收益則直接存入南洋銀行,以提供新軍軍費開支,而更大手筆的投入,則是秦鎧關于新軍軍制改革的報告,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個草案。

目前國內的新軍面上有多個派系,其中最強大的莫過于秦鎧的南洋新軍,而正在整編的淮系新軍,名額上雖然不少,但是戰斗力低下,這一點,李中堂也只能恨其不爭,此外,還有云南岑家軍、湖廣張之洞的湖南新軍,此外,各地還有一些由舊巡防營轉編的軍隊,算不得新軍,卻也是實際存在的武裝力量。

而秦鎧這一次拿出的大手筆,則是大幅度擴張統一國家武裝力量!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