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中華

第1253章 宣戰

1909年10月5日,秦鎧匆匆從北方實驗室回到北京,參與絕密計劃的北方實驗室在數年的運作后,已經形成了十分穩定的運作模式,大批國家精英級的科研人員成為了實驗室研發的支柱,來自政府和各大產業基金的資金,更為各項研發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全文字閱讀

最近一次秦鎧與特斯拉這個小胡子一番暢談后,卻意外產生了一項讓他想象一下也十分激動的研發項目,特斯拉更是懷揣夢想的表示,這是他自上一個特斯拉塔之后最完美的計劃……

秦鎧隨后立刻向負責北方實驗室的特勤上校下達了死命令,一旦小胡子提出任何大規模建設,都必須第一時間向實驗室委員會報告,一年前這廝重建了一座小型特斯拉塔展開試驗,卻摧毀了為實驗室供電的小型火力發電廠配電機組,當然,對于特斯拉的計劃,他倒是興趣盎然。

當然,回到北京自然不是來履行他那個科技發展委員會主席的職責,俄國佬竟然在德國主動尋求和平的情況下也強硬的發起戰爭,這絕對讓整個歐洲的政治家們都跌破眼界,要知道,德國目前國內狀況并不理想,席卷歐洲、美洲的全球第十六次經濟危機結束不到一年,各國政府也就剛夠喘口氣。

而引發上一輪經濟危機的因素,也是各▲▽國始料未及的,隨著以中國、德國、美國掀起的鐵路新一建設,加之電氣產業帶來了龐大的電廠投資,原本各國都期待從這么多新興工業中獲得經濟的崛起。但是。金融投機卻率先在俄羅斯帝國爆發。隨后俄國本土股市遭遇滑鐵盧似的崩潰。并隨后影響了法國、英國、德國,最終導致了離岸的美國市場崩盤。

但是,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受創最嚴重的,絕對是最早爆發金融危機的俄羅斯帝國,大量歐洲資本率先出逃,導致俄國工廠大范圍倒閉,俄羅斯帝國大臣委員會不得不向沙皇提出禁止資金出境的計劃,但最終迫于各國的壓力。卻無法實施。

同期,由美國、德國的生產能力迅速擴張,帶動了生產能力大部分都是在俄國經濟危機爆發之初投產,由此帶動原材料價格的飛漲,原材料鋼鐵、銅、鉛等價格上漲超過7成,由此又再度重創了俄羅斯帝國的重工業……唯一讓俄國重工業茍延殘喘、存活下來的緣由,還是來自于俄國海陸軍費的投入。

在這種情況下,俄國竟然義無反顧的對奧匈帝國宣戰,從軍事同盟的角度而言,這也意味著。俄羅斯帝國已經對德國宣戰,這正是歐洲各國震驚的重要原因。而首當其沖的就是法國人的態度了!

通過介入英法“吉桑賈危機”的機會,秦鎧成功的激化了英法矛盾,只是,很顯然歷史的趨勢頗有些難以捉摸,加上德國、法國的矛盾實在難以彌合,根據情報司獲得的消息,英、法、俄三國在去年最終還是達成了一項秘密的“三國協定”,這項協定的內容,相比原本歷史上由法國一力促成的舊“三國協定”而言,對英、法、俄三國的約束性大大降低,但是,三國將矛頭指向德國還是被毫無疑問的寫入文書。

只是,由于這份三國協定的簽署已經晚于原本的歷史,加之巴爾干半島的沖突又被意外提前,這導致了英國、俄國兩國殖民地談判上還留著尾巴,所以,法國人如今在三國協定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一旦法國決定參戰,則英國也可能會被如同歷史軌跡一樣加入戰爭。

這……顯然不是秦鎧愿意現在全盤接受的狀況,大國合縱毫無疑問都是利益上的矛盾,所以,10月5日抵達北京的當晚,他就親自拜會了英國駐華公使鮑爾,這位資深英國外交官由于在遠東的杰出成就,如今在倫敦方面擁有極大的發言權。

他帶來了深思熟慮的條件,“我們希望與英國政府一起承擔起維護國際貿易安全的責任,所以,我們希望能得到貴國在歐洲戰爭中中立立場的確認,否則中國為確保中立地位,將不得不對馬六甲海峽施行嚴格的限制航運,同時為確保中國遼闊海疆的安全,我們也將在太平洋、印度洋部署遠洋軍力!”

作為資深駐華公使,鮑爾自然對于中國的立場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歐洲戰爭顯然會受到中國的嚴重關注,畢竟,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一個亞洲大國,而是一個世界性的超級大國,中國政府的統治、中國文化已經讓整個東南亞到澳洲都成為了一個巨無霸級別的聯邦制強國。

英國的貿易從這個遠東開放的國度受益匪淺,但是,萬里之外倫敦的那幫政客,顯然并不了解遠東的能量,即便是在那場中英大海戰之后,政客們依然如此陶醉到白人的世界中,當中國已經將軍力的觸手伸到了阿拉伯海、東非沿岸時,女皇王冠上最奪目的珍珠——印度,如今也已經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

雖然秦鎧只是宣稱中國將施加在遠東的控制力,但事實上,要封鎖紅海亞丁灣,對于已經在穆卡拉部署海軍的中國而言,也絕對不是不能做到的事情——雖然這么做,對于中國的傷害也十分嚴重,但在國家利益面前,任何激烈的行為都有著必然性。

所以,他馬上明白了其中的緊迫性,一番緊張的交涉后,他謹慎的向秦鎧保證,“親愛的秦,我會在12小時內確保由關鍵的人物將信息送到阿斯奎斯首相那里,但我無法保證倫敦方面的回應,但我認為,英國與中國擁有絕對一致的國家利益!”

對于鮑爾的表態,秦鎧還是十分滿意的,這個英國人顯然是一個可以打交道的對象。至少。對于中國的力量。鮑爾比大多數倫敦的政客有著更清醒的認識,“親愛的鮑爾,我還帶來了中國政府的誠意,如果英國政府能夠維持中立立場,我們將會告誡德國人,確保澳洲英屬領地以及印度的安全!”

德國遠東艦隊,由于得到來自中國的大力支持,相比原本歷史上的那支艦隊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擁有1艘貝奧武甫級戰列艦、1艘德國自主建造的馮坦恩號戰列巡洋艦、1艘毛奇級重巡洋艦,此外還有4艘頗具威力中型戰艦,如今已經成為了遠東一支不可忽視的海上力量,并且在長崎和蘇比克灣建有永久性軍事基地。

如果一旦英國對德國宣戰,而中國政府維持中立立場,對德國遠東艦隊和軍力不予處置,毫無疑問,近在咫尺的澳大利亞英國控制區以及印度海岸線將會成為德國人的首要目標……當然,白癡也能想象,如果德國人要采取行動。必然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或者是繞行蘇門答臘,這一切的關鍵——顯然就是中國的態度。

等消息在6日中午送進白金漢宮時。整個歐洲的局勢已經如同雪崩一般的發生著變化,俄羅斯帝國強硬的宣戰后,已經于4日下午進入烏克蘭境內,并且開始在烏克蘭靠近匈牙利邊境的軍事重鎮利沃夫要塞集結,同時,俄羅斯帝國尼古拉二世向法國提出,一致對外準備對抗德奧同盟。

到了6日,從法國總理府向白金漢宮傳遞的信息顯示,這一次俄國人顯然是早有準備,從宣戰到進軍不過短短4天,但是,集結在利沃夫要塞的俄隊已經達到了35萬之眾,而俄國更是向法國政府保證,將在一個月內,將從黑海以及路上鐵路再次集結至少50萬大軍。

這意味著,從利沃夫要塞進入匈牙利國境這短短的80公里的緩沖帶,將會在至多數天內就被數十萬高喊著烏拉的俄國人踩平,而根據法國政府掌握的消息,奧匈帝國在匈牙利邊境上的軍力在目前已經展露出疲態,僅有一個軍團3個軍,約10萬陸軍。

但是,俄國同德國和奧匈帝國有一條共同邊界,延伸一千一百余英里,那時是俄羅斯帝國的波蘭行省,俄國陸軍可以從這漫長邊境線上近二百五十英里寬的突出部,向西或者西北進攻德國,向南進攻奧匈帝國……而這一次,俄國采取了從利沃夫要塞方向進攻的做法,顯然是為了避免刺激西北線的德國陸軍。

西線與德國的邊境線,距離柏林只有一百八十英里,俄國人一直來試圖切斷東普魯士領土,那是一塊夾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之間的領地,但是,盡管俄國對于斯拉夫軍隊有著充分的自信和驚人的數量,但相比這時代公認的第一流陸軍——德國陸軍,擔任東線指揮官的迪米特里耶夫將軍顯然有著清醒的認識。

迪米特里耶夫將軍所轄的俄國第三集團軍采取了阻擊東線德軍,將主攻方向放到遠離俄德邊境的奧匈帝國赫爾曼.庫斯馬內克將軍所轄的第四集團軍方向……

白金漢宮當天就召集了內閣討論應對俄、奧戰爭的問題,阿斯奎斯首相在謹慎聽取閣僚們的建議后,特別向擔任海軍第一大臣的費舍爾勛爵提出了他的擔心——一旦對德宣戰,皇家海軍是否能夠掌控遼闊的海洋。

有著海軍傳統小麥色皮膚的費舍爾勛爵,是阿斯奎斯內閣中為數不多與中國大過交道的官員,在仔細闡述了他關于皇家海軍控制力的判定后,他最后拿出一份最新的海軍報告,向在座的所有閣僚提出了一個問題:“17年前,我們軍力占據紙面上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失去了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17年后,我們要應對德國的挑戰的同時,是否還有可能戰勝一個正處在鼎盛時期的中國?”

這個多少有些揭瘡疤的問題,頓時讓內閣會議的氣氛立刻緊張了起來!作為第一海軍大臣的費舍爾顯然最具有海軍的話語權,他的意思已經十分的明白,如果是在大西洋上作戰,皇家海軍遍布的補給線顯然可以從四處出擊圍殲進入這一海域的任何敵人,即便是中國海軍也無法在無法補給的情況作戰。

同樣的,皇家海軍若是駛入太平洋海域作戰,如今大英帝國唯一的補給港在澳洲悉尼,西海岸雖然有港口,但是防衛能力低下,估計還沒開戰就會被中國海軍徹底封鎖或者是摧毀!試圖從悉尼出擊整個南海和太平洋,這幾乎是癡人說夢的做法……更何況,要從印度港口駛向澳洲,這原本就是一場賭博式的遠征!

面對這個紙面上都無法獲得圓滿解決的問題,阿斯奎斯首相顯然知道了應對之策,10月8日夜,中國駐英國大使陳波得到了來自白金漢宮的回應,英國政府有條件的同意了來自北京的要求,阿斯奎斯首相提出,如果與英國關系密切并且早已宣布永久中立的比利時不遭到進攻,英國將保持在歐洲戰爭中的中立地位。

電報送到北京總理府時,已經是9日的清晨,一夜未眠的周瑞東顯然并不完全滿意這樣的結果……英國人在歐戰問題上,很明顯還是偏向于“三國協定”的締約方法國和俄國,將比利時列入條件,很顯然,英國人也意識到,如果法國人在正面構筑的防御體系,顯然不是豆腐渣工程,英方早已意識到,一旦發生戰爭,德國人迂回進攻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百。

這樣的話,英國人在回應了來自中國的呼聲時,也同樣把德國逼到了一個難以發揮的位置,如果德國實施了施里芬計劃,毫無疑問就是同事對英法俄三國宣戰,阿斯奎斯首相判定,無論如何,威廉二世不會瘋狂到這種程度……

清晨,正在府邸晨練的秦鎧也拿到了這份消息,也是略感輕松,威廉二世再怎么自負,肯定也明白如今的局面,自己對歐洲現狀的合縱,至少也保持了目前脆弱的平衡,這或許能為德國佬爭取到關鍵的時間!

匆匆用過早餐后,秦鎧立刻趕赴總理府,關鍵時刻,倒也不是不放心周瑞東的處理,但他顯然不愿意置身事外,至少,可以為中國接下來做些事先的策劃,這方面,估計這時代也不會有人比我更有資格。

但是,等當天的內閣會議剛剛審議完《臨時征兵草案》,從外匆匆趕來的軍政部軍官卻再次帶來讓人擔心的消息……法國政府不顧來自英國的警告和磋商,已經于7日凌晨對奧匈帝國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