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怪談,我能無限違反規則

第159章 圣誕小鎮5

少年嘴角含笑,“大家每年都會舉行報佳音的活動,今年我覺得應該來一場更有意義的歷史課。”

“大家知道報佳音的由來嗎?”

一群半大孩子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頭問號。

但隊伍里有幾個較為年長的大人,他們一提起這個來,就滔滔不絕:

“這個我知道,也給你們這些孩子說說節日的起源,讓你們對圣誕節有更深的了解。”

傳說在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個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

根據圣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后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圣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逐漸演變成了為人們帶來福音的一個活動。

至于圣誕節,顧名思義,就是圣人誕生的節日。

平安夜是圣誕節的前夕,寓意著耶穌誕生的夜晚會給世人帶來平安幸福。

那群半大孩子聽了,都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原來是這樣,我一直知道這個活動,但并不知道這個活動的淵源……”

對圣誕節的起源有了更多的認知和了解,孩子們也擁有了更深的歸屬感和真實感。

見沒有為難到他們,紀林蘇并不氣餒,繼續出題,一副誓要考倒他們的任性模樣。

紀林蘇指著圣誕樹,笑得像一只狡詐的狐貍。

“大家看看圣誕樹上的裝飾,比如圣誕樹頂端的星星,掛在圣誕樹上的彩球、鈴鐺、手杖型裝飾物等等,都各有含義,你們知道它們分別代表什么嗎?”

孩子們數臉懵逼。

這可把他們問住了。

他們只知道一直以來的傳統就是如此裝飾圣誕樹,現在想想,為什么要放手杖型的裝飾,而不是長條形或者其他形狀呢?

圣誕樹頂端為什么放置星星,不放月亮呢?

“咳咳。”紀林蘇清了清嗓子,終于輪到他表演了。

少年拍了拍手,指揮起來,“紀老師小課堂開課啦!大家排排坐,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上課!”

所有人都懷揣著好奇,在屋前空地上的木椅上坐了下來。

少年的嗓音清涼如水,不徐不疾,舒緩又寧和,讓聽的人不自覺就放松了緊繃的身體。

“圣誕樹頂端的那顆星,象征著伯利恒之星,它啟示著耶穌降生的位置。

歐洲冬青那帶刺的葉片,象征了耶穌受難時頭頂所帶的“荊棘冠”,而紅色的果實,代表了耶穌所流出的鮮血。

銀白色彩帶表示耶穌基督的圣潔,金色彩帶表示榮耀。”

有湊熱鬧的小孩子跑過來,指著圣誕彩球,奶聲奶氣的詢問:“大哥哥,圣誕彩球代表什么?”

紀林蘇微笑著摸了摸小女孩的頭,“圣誕彩球的原型是蘋果,象征著人間天堂伊甸園富足的供應。”

一只雪白的小奶狗跑了過來,頑皮的用爪子撥弄著自己脖子上掛著的金色小鈴鐺,鈴鐺發出清脆的叮鈴聲。

“鈴鐺的原型是牧羊人手中的鈴鐺,牧羊人搖動它能讓迷失的羊兒尋著聲音回到牧人身邊,寓意迷失的人們,尋聲找到上帝這位好牧人。”

紀林蘇蹲下,rua了一把狗頭,又指著它脖子上的蝴蝶結,“蝴蝶結象征著我們應該被神永恒的愛緊緊的聯系在一起。”

咔巴咔巴……

一個小男孩咬著嘴里手杖型的糖果,含糊不清的問:“哥哥,為什么糖果要做成手杖型?”

紀林蘇也從口袋里摸出一根手杖糖來,咬在嘴里,慢慢開口:

“手杖原型是曠野中牧羊人的手杖,牧羊人用它來將跌入陷阱的羊羔重新拉上來。而倒轉的拐杖與耶穌‘Jesus’的首字母‘J’相似,因此也寓意耶穌。”

眾人齊齊點頭,連小奶狗都跟著哼唧了幾聲,像是明白了紀林蘇所說的話。

大家都笑了起來,眼底倒影著燈光和燭火,交相輝映。

哪怕有燈光照耀,但每家每戶還是點起了蠟燭。

燭光搖曳,閃爍著炙熱溫暖的光芒。

蠟燭是平安夜星光的象征,也代表了人們對伯利恒之星的感謝。

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起了圓形的圣誕花環,圓形的花環沒有開始沒有結束,象征著神對人們的愛無始無終……

每一件裝飾的背后,都蘊含著人們最美好的希冀。

它們都代表了愛與幸福。

這個平安夜,他們過得比往年更有意義,聽完了一個漫長的故事,思緒都飄到了遙遠又奇異的世界里,憧憬不已。

“好了,現在——下課!”

孩子們意猶未盡,仍然賴在門口不愿離開。

紀林蘇裝模作樣的揉了揉額頭,“老師累了,咳咳……”

“那老師你好好休息,我們自己繼續去報佳音!”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出聲,七嘴八舌的說著。

他們迫不及待要去報佳音,并且把這些故事說給小伙伴和他家的狗子和小貓聽了。

就算狗子和小貓不聽,也要強行按頭給它們普及!

彈幕同樣聽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加入隊伍,成為核心,改變隊伍,蘇老師不愧是你。”

“智者改變自己,強智者改造別人。”

“我笑死,狠狠拿捏一群好騙的小詭。”

“但凡這群小詭有個幼兒園文憑也不至于被唬弄住。”

“不過紀老師小課堂還蠻有意義的,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傻傻的過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蘇神怎么悵然若失的望著遠方了?噢這該死的深沉感。”

“我猜,蘇皇是想到了華夏國的春節吧,華夏國的文化底蘊是最深厚的,那些節日背后也有著更深刻的內涵,但時過境遷,節味漸淡,甚至有些節日都要被人遺忘了,令人痛心。”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讓我先去翻翻華夏典籍……三月三上巳節?它逐漸在歷史長河中湮滅,只在古籍上得窺一貌,確實遺憾。”

觀眾們在唏噓漸漸被淡忘的傳統和文化底蘊。

那些承載著濃厚文化的節日被忽視,甚至被無恥之國堂而皇之的偷過去占為己有!

那是華夏國人民幾千年匯聚而成的心血和智慧結晶,就這么一點點被搶占吞噬,著實可惜。

眾人都被紀林蘇深沉的目光給弄得傷感起來。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